标签:
杂谈 |
回到原点——阳光对中国人(东亚黄种人)的健康危害真有那么严重吗?
引用权威机构的文献资料无疑是良好的习惯、使得观点交流具有较为统一的标准与依据。这里我引用2008年美国NIH资料来说话: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290997/
这篇文献的大意是:阳光中有害健康的是紫外线辐射(UVR)。UVR还分为UVA与UVB。两者导致伤害的权重不同、但都能对皮肤造成威胁是事实。 其实、UVR对于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的前提是大剂量照射——公众信息所关注的多数是大剂量阳光暴露下的危害。然而实际上UVR暴露对于全球整体伤残调整生命年数(DALYs: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该指标衡量人的预期寿命因早亡与残疾而缩短的程度)的影响权重却仅占0.1%(WHO、2006年)。为什么?因为与UVR相关的人体疾病看似不少、但却多数是比较温和的(Benign)、也就是说紫外线相关疾病发生率可能较高但却较难对人体健康造成实质性的重大伤害、除非是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且西方白人与中国人(东亚黄种人)在皮肤癌风险方面的差异可谓天壤之别:中国的皮肤癌流行水平仅占所有恶性肿瘤的二十分之一都不到、同时澳大利亚的皮肤癌发病率竟然高达中国的100倍以上。澳大利亚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皮肤癌流行水平与其人种、地理位置、气候、光照强度以及空气质量均有关系、而与之相比中国在一些方面呈现着截然相反的状况:譬如中国大城市普遍空气污染严重、而严重空气污染可导致紫外线辐射强度减弱多达50%。凡此种种无不说明在中国过度关注阳光与皮肤癌的关系完全是杞人忧天(当然紫外线对于白内障的影响与人种差异关系较弱亦是事实)。
接下来是重点。相形之下、WHO却报告称全球每年竟然有高达33亿年的DALYs可能是因为UVR暴露量过少造成的(大白话:太阳晒得太少了)。WHY?长期阳光暴露得太少会对人体的肌肉骨骼系统造成相当不利的影响并且可能会令得各类自体免疫疾病以及皮肤癌以外(可能更加)威胁生命的癌症风险提高。此外阳光的另一大作用就是通过光合成补充人体维生素D。这个话题业已说烂、不提。绝大多数维生素D缺乏之肇因仍然是阳光暴露不足。
阳光的其他益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①结核病(肺结核)的缓解、尤其是症状活跃期(Active)肺结核。
②大剂量阳光暴露的确与所有三种主要皮肤癌类型强相关。但是阳光暴露的另一面却是预防了某些其他癌症的发生。即、过少的阳光暴露相反也会导致其他类型癌症发生几率升高:
淋巴癌、乳腺癌、卵巢癌、大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及其他癌症。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过量阳光暴露是一个确切的皮肤癌因素、然而流行病学调查亦提示持续阳光暴露能够令早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率提高。即、大多数恶性黑色素瘤反而是发生于人体照射阳光最少的部位、而职业性的长期阳光暴露反而降低了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几率。
部分科学家担忧过多强调避免阳光暴露引发皮肤癌可能会反过来蒙蔽了上述其他可能对生命健康造成更大威胁的癌症种类。注意这么一句话:【若你自北向南行进你会发现每100000人群之中的皮肤癌病例数可能增加了两到三例。但同时你还会发现其他主要类型癌症的病例数却减少了30到40例。因此当你在评估紫外线(阳光)造成的负面影响时、最好的策略看来并非是单纯建议公众避开阳光。—“So when you estimate the number of deaths likely to be attributable to UV light or vitamin D, it does is not appear to be the best policy to advise people to simply keep out of the sun just to prevent skin cancer.”】
③抑郁症(尤其是冬季抑郁症)。抑郁症尤其在冬季高纬度国家已呈现高度流行趋势、与光照不足密切相关。
④英国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的研究结果显示阳光中的UVB可降低血压——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可降低两成左右。波士顿医大指出阳光还能减少动脉硬化与糖尿病等疾患的风险。
罗列上述信息的目的极其明确——是否需要晒太阳属于营养学与健康护理领域的决策、需要客观全面而平衡的信息。为何需要平衡的信息?因为:
①太阳光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极其错综复杂的。正面与负面影响葛藤纠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简单地下定论:不应该晒太阳!或者应该晒太阳!必然沦为粗暴主观的唯心论。
②晒太阳还是不晒太阳是需要综合地、谨慎地、充分地、因人而异地作出针对性具体建议的。每个对象性格不同、年龄性别社经地位不同、人种肤色不同(深色皮肤人种可能需要5-6倍的阳光暴露剂量以光合成与浅色人种相同量的维生素D)、健康状况不同、不可能存在任何一刀切模式、必须case by case地分析情况给出建议。
然而有些媒体的科普没有做到这一点。虽然有时也引用权威机构信息、却在行文及信息整合的过程中将话题向着晒太阳有害健康上有意无意地诱导:过度强调均一的风险与危害、却同时忽略了健康保健对象人群的高度多样化与阳光暴露之益害这一课题本身在医学领域的巨大争议。
美国皮肤病学会(AAD)强烈主张回避阳光、于是该机构的观点就等于真理了吗?AAD是什么机构?简单来讲就是负责公众皮肤健康的卫生机构、倾向于强调阳光暴露的危害是AAD的本能立场。理由很简单:皮肤以外的疾病或者健康问题与AAD原则上关系淡薄许多、所以AAD必须撇清责任做干净自己的分内事、而其他问题哪管他洪水滔天。更何况、AAD默认是针对皮肤癌风险最高的白人人种作出的建议、将其当作信条来对待完全不合适属于东亚黄种人的中国人。
AAD反复强调阳光导致白内障与皮肤癌的风险。这并没有错、可是难道公众健康课题只要解决了皮肤癌与白内障、全球70亿人口就能喜大普奔地向120岁进军了吗?
或者更进一步:【难道晒太阳是仅限于医学范畴的考量吗】?
http://ww1/large/7c3fe21bgw1eo7t472i8hj21kw16o1kx.jpg
进化决定人类绝非地鼠或蚯蚓那样的地下物种、从类人猿至今人类的生活从未能离开阳光、即便阳光是双刃剑。我们在阳光下采集、在阳光下狩猎、影片秋菊打官司中还在玉米地里野合。阳光是我们保持良好情绪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否则无法解释高纬度地区冬季高度流行的Seasonal Affected Disorder(SAD)。
人的健康意识往往与其基本科学素养齐平。不知有多少本可适当晒太阳的成年人懒得不行、宅在家中给自己编造无数理由不见天日、不动筋骨。如此生活习惯的危害与阳光导致皮肤癌与白内障的风险究竟哪个更大?我看似乎不是那么容易回答的课题罢。
最后我想顺便提一下语境:翻看主要权威机构有关阳光暴露的信息之后我个人的总体印象是:阳光暴露有利有弊、围绕一些具体观点存在较大争议、是否晒太阳应该因人而异、可向保健医生或医生咨询、对于公众的宣传需要传播平衡信息(Creating a Balanced Message)。除了AAD相对激进一些之外、我完全没有品味出【我们不应该晒太阳】这般语境。甚至【不应该以补充维生素D为目的晒太阳】这句话我认为亦是假命题:如此理论的话语在实际层面完全不具备操作性。正常人不会也不应该用这种奇怪的思维去思考损益。补充维生素D永远只可能是晒太阳的顺带理由之一、我们不是在阳光下像个傻逼那样抬起手臂撩起袖子拿起秒表掐好时间等到600秒后高呼大功告成、然后从阳光底下闪退、宣布自己今天的维生素D算是补完了——荒谬至极。绝大多数人明明是本能地喜欢并追逐着阳光:我们在阳光下有氧运动、放松心情、与朋友们愉快交流、我们所收获的远远不止是维生素D、更有舒畅的心情、融洽的友情甚至是炽烈的爱情。反之、慵懒地躲在室内远离阳光甚至单纯仰赖维生素补充剂不但是消极的人生态度、也完全可能导致其他健康问题。
只要注意避免长时间暴晒、躲开夏季正午前后烈日的灼伤、面对高强度紫外线辐射做好适当防晒措施、戴上太阳镜。作为黄色皮肤的中国人、你完全可以、并且应该为健康拥抱阳光、无须过虑。
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