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2015-11-09 22:00:34)教育应该是把无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而不是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无问题。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应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回答转向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让学生在猜测、思考、尝试、碰撞交流中去体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有效性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然而反思我们目前的课堂,以把问题都解决了为目的,以为学生没有问题了就说明学会了。
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的核心就要处理好“独立学习”、“小组学习”与“班级展示”三个环节。独学,一定要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而不是带着答案进课堂。小组交流不是对对答案,说说各自学到了什么?小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充分的独学基础上,学生通过独学理解了、掌握了的内容还用小组交流吗?为此,其核心是解决独学没有解决的问题,通过相互启发看能否得到解决;如果小组交流解决不了就需要交给全班了,借助整班的力量看能否解决;如果还不能解决就需要老师出手了,通过老师的讲解在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激起学生更多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延续探究的时空。
“给孩子一个启发,学生就可以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教师的课堂教学职责就是创建好学习能量场,把学生置于适切的问题情境之中,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激发学生的问题欲望。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重要的多,请想办法让你的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