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首唐诗直言周敦颐的上承世系

(2018-02-07 09:26:46)
标签:

文化

历史

旅游

                       一首唐诗直言周敦颐的上承世系 
                                 
                                      八亩台人 2018年2月 

      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所作送周鲁儒赴举诗并引》,直接点明了与周敦颐同族的周鲁儒的上承世系,因此,也就相应揭示了周敦颐的上承世系 ,大家可以下研究一下刘禹锡的这首诗:
     引言:昼居外次,晨门曰:“有九疑生持一刺来谒。立西阶以须。”生危冠方袂,浅拱舒拜,且前致辞称贽,其文颇涉猎前言。居五六日,复袖来,益引古事以相劘切。与之言,能言其得姓因家之所自,暨县道乡亭之风俗,望山名水之概状,罗含所未记,朱赣之未条,咸得之于生。由是,始列于宾籍,临觞而司斟,观博而窜言,有日矣。初,邑中人闻有生来而二千石客之,骈然来观。迁客裴御史遇生于坐,抵掌曰:“人固有貌类而族殊者。周生,疑罗玠也。“众咸冁然,而熟视生,疑也愈甚。夫形似,古所有也。优孟似叔敖,而楚君欲以为相。人殊而貌肖,犹或欲用之。玠生于衡山,而生生于九疑,其似诚匹也,无乃蹑其武,升俊造,仕甸服,佐君藩,为御史乎?古文人无避事,即有而书之,尚实也。行李之贶,则征夫诗曰:

宋日营阳内史孙,

因家占得九疑村。

童心便有爱书癖,

手指今余把笔痕。

自握虵珠辞白屋,

欲凭鸡卜谒金门。

若逢广坐问羊酪,

从此知名在一言。

     上面这首诗里的首句直接指出九疑村人周鲁儒的身世,即是”宋日营阳内史孙”。
   宋日”:应为南北朝时期的刘宋朝时期,即公元420--479年。
   营阳内史”:即指刘宋时期的营阳郡内史,为营阳郡的最高长官。
      “ 孙”:指裔孙。
      因此,这句诗明示了周鲁儒的世系,他是在刘宋时期
即公元420--479年出任过营阳郡内史之职的周氏裔孙
      这位营阳内史是谁呢? 留待考证。这首诗对于考证周敦颐家族上承世系,具有十分重要参考价值。
      唐朝刘禹锡《送周鲁儒赴举诗》里的宋日营阳内史,因家占得九疑村“诗句,   才是周敦颐上承世系最直白的答案!   
      其他说法都是浮云,不足为凭!
       当然,诗里也同时提示了,周鲁儒是唐朝时期延唐县九疑村人,非常清楚自己上承世系情况。



附一 “内史”参考资料 
地方官制

汉朝
汉高帝刘邦建立汉朝后,改秦朝的郡县制为郡县、封国并存的郡国制。封国分为王国、侯国两等。汉初,王国辖有多郡。王国设置的官员有丞相、太傅、内史、中尉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其中只有丞相由朝廷任命,内史等官均由诸侯王自己任命,内史仅次于丞相。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削减王国封地,仅留一郡,诸侯王也丧失了治国权,丞相改称相,王国官员皆由朝廷任命。汉成帝时,罢中尉,由内史兼掌中尉的职责。绥和元年(前8年),又罢内史,由相全权管理王国,相当于郡守。东汉初,恢复了内史等王国官吏的建制,不久之后又废除。

晋及十六国
晋朝太康十年(289年)十一月,将王国的相改为内史,其它封国的行政长官依然称相。郡王封国的内史,相当于郡太守;县王封国的内史,相当于县令、县长。后废除县王,只保留郡王,内史职责相当于郡太守。要郡亦有以内史代太守者,如东晋会稽郡。
   
     南朝的宋、齐、梁、陈承袭晋制。
   “五胡乱华”时期的北方政权亦然。

《晋书·职官 》:诸王国以内史掌太守之任,又置主簿、主记室、门下贼曹、议生、门下史、记室史、录事史、书佐、循行、干、小史、五官掾、功曹史、功曹书佐、循行小史、五官掾等员。
《晋书》记载的内史有:
       淮陵内史、平原内史、清河内史、河间内史、梁国内史、西阳内史、汝南内史、下邳内史、始平内史、谯国内史、高密内史、临川内史、太原内史、吴国内史、吴郡内史、彭城内史、随郡内史、会稽内史、琅邪内史、乐安内史、新蔡内史、成都内史、常山内史、武陵内史、长乐内史、陈留内史、淮南内史、庐江内史、顺阳内史、宣城内史、南平内史、历阳内史、吴兴内史、秦国内史、武邑内史、鄱阳内史、上庸内史、晋陵内史、邵陵内史、安丰内史、义兴内史、丹阳内史

      南北朝
北魏初期,有郡县无封国,爵位皆为虚封。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进行汉化改制,创建开国五等爵,一如晋制,王国的行政长官称内史,其它封国的行政长官称相。北周时,废国存郡,作为王国官吏的内史一职也随之取缔,后世不再复置。


隋朝以后
隋炀帝在诸郡设通守,为太守之副,在京兆、河南者称内史。
元世祖时改王傅为内史,内史府有中尉、司马、谘议等官。
《送周鲁儒赴举诗并引》
         
     
附二   九疑村指延唐县九疑村,见延唐九疑人李郃所作《贺州思九疑作》诗 
        
《贺州思九疑作》
      唐·李郃

我世家九疑,山在宅之阳。

林丛依虚壁,峭拔绝坤方。
卓植斗杓南,序列俨成行。
烟岚缈相接,午影常中堂。
去留如有期,胜览夸新妆。
少怀不羁思,那能击空桑?
对此疑山高,目悬几成尩。
飘风微我荡,此兴颀然长。
幸随长者车,身便神亦爽。
讵仍手中扶,扶摇上翱翔。
云开跻峦顶,万丈诚孤亢。
俯瞷总群植,纤纤若毫芒。
上兴汗漫期,倒景撤罔浪。
璇玑盘胸次,灿烂皆文章。
清风时掀髯,世虑浑相忘。
伸手叩元关,阊阖鸣金琅。
九垓若可极,纵身托穹苍。
四眺凭空忽,兴尽思弓藏。
翩然下其肩,稽首来帝旁。
有严淑多士,登造皆贤良。
探怀摅忠荩,吾亦倾吾囊。
锋芒避英锐,铅椠费挥张。
胪传动天阍,颜厚何可当。
腾章控多逊,遗珠映奎光。
蔽贤吾焉敢,亦将励名芳。
维皇怒斯赫,投檄并炎荒。
怅望九峰云,母远在莲塘。
夜分缉余绪,旦期裨衮裳。
美人弗可见,此心中忙忙。
朝曾瓦巅松,夕把流霞觞。
何当解羁绁,量移慰凄怆。
媸作卢敖游,愿为曼倩狂

长揖别临贺,策马指延唐

时携二三子,葺彼山阿房。
苋苋迹其故,余复奚所望。

 


附三:《“羊酪”究竟作何解》  黄山长(宣传部)

      连州刺史刘禹锡的不少诗作,开头都有一段序言,把作诗的缘由交待得清清楚楚,因避其父刘绪音讳,序言多称“引”而不称“序”。请看元和十二年(817年)作的一首劝学诗《送周鲁儒赴举并引》:宋日营阳内史孙,因家占得九疑村。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余把笔痕。自握虵珠辞白屋,欲凭鸡卜谒金门。若逢广坐问羊酪,从此知名在一言。

       诗前有引言洋洋300字,说九疑山的书生周鲁儒温文尔雅,在赴举前专程来连州向刘禹锡请教。主人平日与周生闲坐,弈棋、饮酒、谈地方的风土民俗。巧的是,周生的相貌与谪官裴御史认识的衡山名士罗玠像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由此主人联想到古时优孟因为貌似楚相孙叔敖,楚庄王欲以为相的故事,潜台词是周鲁儒也会像衡山乡人罗玠一样,前途无量。又以周生所述身世、乡俗与嗜学,为其赴举应试赠诗壮行。后来周鲁儒不负刘禹锡的点拨与鼓励,果然高中进士,入朝为官,据说宁远九疑乡人曾镌《周鲁儒碑》纪其事。

       刘禹锡善用新旧典故。《送周鲁儒赴举》引言所说的罗玠,应为新典。《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载:“罗玠,衡山人,贞元五年(789年)己已科进士,为及第关宴,曲江泛舟,舟沈,玠以溺死。后有关宴前卒者,谓之‘报罗’”。罗玠在皇帝视线之内沉溺于长安曲江池,薄命如此,徒为士子茶余谈资。刘禹锡中进士比罗玠只迟了4年,所以讲他用的是新典。

      此外,本诗还引用了3个旧典。

           一是营阳、九疑。

       旧九疑道州为营阳地,西晋吴宝鼎元年(266年)分零陵郡南置营阳郡,晋末从零陵分营阳郡,宋(南北朝)沿袭。又,《史记·五帝本纪》: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此言周生家世渊源颇有名望。

        二是虵珠、鸡卜。

       虵珠,即灵蛇珠,东晋《搜神记》有一则故事:隋侯出行,救大蛇,岁余蛇衔夜明珠来报,曰灵蛇珠。鸡卜,本是越人的一种占卜术。《史记·孝武本纪》载:“是时既灭南越,越人勇之,乃言:‘越人俗信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昔东瓯王敬鬼,寿至百六十岁,后世谩怠,故衰耗。’仍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天坛,亦祠天神上帝百鬼,而以鸡卜。上信之,越祠鸡卜始用焉。”孝武即汉武帝,是一位开疆辟土、功勋卓著的统治者,开创了西汉最辉煌的历史,他与秦始皇一样,浪漫不羁,时时都想着与神仙见一面。《史记》说他“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为求长生,在平定南越后,把南越鸡卜之术引入都城禁地。九疑属五岭腹地,古南越地也,自然也有鸡卜之俗。刘诗说周生不仅勤学苦读,还在赴考前按地方风俗举行了占卜仪式。

        三是羊酪。

         羊酪本是由羊乳制成,刘禹锡诗用“羊酪”,方家笺注或语焉不详,或无端揣度。《刘禹锡连州诗文笺注》谓“羊酪”为“羊乳”,“指农牧琐事”。高志忠《刘禹锡诗编年校注》引用他人笺注,说“鸡卜、羊酪,盖讥其人乡曲之见,语杂嘲诙,不足深论。”其实,如刘禹锡对周生有调侃之意,则刘诗前后显然难以连贯,不仅与周生“危冠方袂,浅拱舒拜”、彬彬有礼的斯文形象大相径庭,对全诗的理解也会谬之千里。    陶敏《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也认为“羊酪”用的是旧典,是一则南方人机智应对北方人嘲问的故事。    “羊酪”与“营阳”之典均出之南北朝,《世说新语·言语》云:“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家乡在江南松江府的陆机,到北方拜访太原人王武子,王武子叫仆人捧出羊酪,对陆机说:“请问江南有何美味能够比得上它呢?”陆机答:“我们千里湖的莼羹,没放盐豉就已经足以和羊酪媲美了!”陆机语动四座,“千里莼羹”的名言由此而生,故唐韩翃有诗云“从来此地夸羊酪,自有莼羹味却人”。 若逢广坐问羊酪,从此知名在一言”,是刘禹锡鼓励周生既要树立信心,也要充分估计到面临的困难,只要从容应对,像陆机一样,凭一句话就可以闻名天下!刘禹锡学识渊博,激励后学的手法,独具匠心。  在经典浩瀚的文化大洋中,期冀对每一个典故都得到准确无误的笺注,是不可能的,所以,难免出现文难切题的解读,此也切合古人“学无止境”之义。“羊酪”究竟作何解?此诗言“羊酪”,实为借典勉励士子苦学励志之言,而非“乡曲”之谈也。2014年03月19日    来源:南方日报


附四:http://y1.ifengimg.com/e01ed39fc2da5d4a/2013/1122/Logo.gif河南偃师杏园唐墓2001年出土《李郃墓志铭并序》


志盖  唐故渤海李府君墓铭
志文  唐故贺州刺史李府君墓志铭并序
    吾痛吾兄赋命不年,享禄不丰,以促以刻,不果贵,大茹其毒。将葬,欲铭其墓,宜有文乎。呜呼!吾兄之道塞于时,名可耀万古,而年位偕不至。俾及夫子之门,德行不愧颜闵,文学不愧游夏。遭其用,术业不愧伊咎稷契。扬吾兄之道,冀传于世,传于家,宜脗其毒而文于铭也。吾名不高,道不光,文不售于时,宜有文乎?苟为之,则蘙吾兄之德,且卑吾兄之道。是吾之文冀传于世不可也。然吾之文,信于吾兄,著于吾家。吾冀吾兄之道,不朽于吾家而传于吾子孙。则又宜文于铭也。呜呼!其序云:
会昌三年正月廿七日,贺州告刺史亡。府君大和九年由监察御史贬端州员外司户,开成三年十二月,天子以投荒冤殁者动念,诏量移朗州司马。四年,岭南节度卢公钧奏为副经略使,报可。五年十一月除贺州刺史。人不知所出,或云:府君留南土久,熟其风俗,朝廷欲苏息蛮夷蠢类,故选才人为牧。不知此真朝廷旨否?府君生五年,能念诗书。九年,有文章。历落沉厚,举止器度,必见远大。十五年,则以生物为己任。廿七年,举进士,文压流辈,敌乞避路。再试京兆府,以殊等荐。会礼部题名有家讳,其日径出。主司留试不得。明年就试,主司考第擢居第一。后应能直言极谏。天子读其策,诏在三等。时友生刘蕡对诏,尽所欲言,乞上放左右贵幸,复家人指役。自艰难已来,左右贵幸主禁中事者皆立使目,权势日大。近者耳目相接,无所经怪。蕡一旦独轩讦当世难发事。时俗骇动,聚口(左讠右卓)讪。考司虑不合旨,即罢去。然蕡策高甚,人间喧然传写,不旬日,满京师。稍稍入左右贵幸耳。左右意不平,欲害蕡者绝多,语颇漏泄。府君虑祸卒起,不可解,欲发其事,俾阴毒不能中,乃亟上疏言蕡策可用,乞以第以官让蕡,冀上知其事本末,即蕡得不死。疏奏,天子以为于古未有,召宰相问:宜何如?宰相奏不可许。由此上尽知蕡策中语。蕡祸卒解。府君犹左授河南府参军。尚书韦公弘景为河南尹,雅知才术,事有细大皆委之,无不适所。韦公主诺而已。韦公除东都留守,署推官,奏大理评事。府变,温公造为河阳节度,奏为掌记。居二年,转里行监察。其年十月,温公除御史大夫,请为监察御史。明年七月,由御史谪官。府君重然诺,守信义,尝以不欺闇室为心。与交友之分,爵位必相先,患难必相死。此亦天性所长也。居常自负,意豁如也。及处闺门,敬长行,友昆弟,抚生侄,临事精细周密,人莫有及者。百行必具,百善无缺。蹇于其生,岂司善恶者舞夭寿之权以欺生人乎?吾观天赋生物,多穷薄之。自古理日常少,则善人良士振滞之数可知也。俾善人良士皆不得时,是天意果穷薄于生物不疑也。不如是,何夺吾兄之速乎?府君娶河东裴氏夫人,皇潞州大都督府户曹参军渐之孙,前大理评事溱之女。夫人则卢滑州群之外孙女也。高明淑干,妇其家,和其长幼。其家皆贤之。先府君一年而殁,年卅。生二男子,一女子。男曰小经,曰龙郎。女曰泰来子。府君皇御史中丞、赠兵部侍郎怀让之曾孙,皇户部侍郎、同州刺史、山南西道采访使、赠户部尚书揖之孙,皇饶州乐平县尉严之子。会昌二年十二月十五日殁于贺州刺史宅。年卌五。三年八月廿八日,与夫人偕葬于河南府偃师县亳邑乡土娄南管之原。府君姓李氏,名郃,字子玄。弟鄠泣血为铭以志云:
名不必高兮,行不必羶。
苟熏灼甚兮,掇其生之蹇连。
丰恶刻善兮何为则?然丰恶刻善兮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