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风塔的砖石结构
标签:
重修振风塔碑记佛堂吴坤修的坐像图王宗徐 |
分类: 文物 |












“督帅行署”博客说:2014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庆振风塔”在重修的过程中,于第三层塔门外部两侧共发现十六座封堵起来的壁龛,现打开一龛,惊现一幅精美的红缨披甲神像壁画。此次发现十六座封堵起来的壁龛,分别位于振风塔第三层八面塔门两侧,现已打开的壁龛高1740mm,宽610mm,深310mm,龛内壁画高1930mm。壁龛画中神像面部饱满,八字胡须,头戴盔缨,脖系白色方巾,右肩红色左衽长袍,左肩披铠甲,腰系长带,足踏毛绒战靴。右手于前胸结手印,左手下持长腰带。整幅壁画有多处绘画起稿定位线痕迹。笔者根据古塔建筑特征,推测此壁龛位于振风塔第三层西南角左壁龛(东南侧)。从该壁画中神像造型分析,笔者认为神像是“道教神仙”或“佛教护法武士”可能性很大,壁画中神像头盔处破损严重,似宋代铜盔笠帽或明朝铁盔笠帽,局部红缨明显,排除清代顶戴花翎;神像服饰具有宋代将领战袍风格,面部八字须,是典型的宋代人物绘画手法,因服饰特征,暂时排除满清八旗将领。为了保护振风塔壁画,迎江寺维修人员另在其它三处壁龛均只开启顶部一角,现出同样神像侧面头饰部分,旁有红色火焰纹,以及红缨头盔,皆疑似宋、明风格。根据壁画神像面部、头饰及服饰等特征,初步可以确定该十六幅壁画创作不晚于明末清初,不排除宋代、清初可能性。
振风塔为七层宝塔,每一层都有自己对应的名称。第一层:一方雄镇,第二层:二水遥分,第三层:三极垂光,第四层:四大皆空,第五层:五妙境界,第六层:六朝遗胜,第七层:七级浮屠。
在登塔路线的设计上,使用了独特的迷津手法:
一是在登塔的二层出口、三层入口,使用了脱节螺旋,所以游人往往到了二层,找不到三层的入口。
二是在五层至六层,又巧妙地运用了反时针方向的螺旋踏跺,塔门迥异多变,游人十有九者迷津。二至六层塔室各有四门供游人远眺,门外有回廊玉石栏杆环卫,可以循廊看塔,亦可凭栏极目。塔的最上一层无廊、无门,仅南面置一高位拱窗。在塔的第六层,有根直径为0.45米的刹杆向上直通塔刹,刹杆底为一枕木(宽0.52米,厚0.30米),两端伸入六层底部墙体。
三层佛龛也多。






前一篇:迎江寺振风塔2014年发现的碑刻
后一篇:天柱山大峡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