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2016-05-30 19:33:09)
标签:

丫鬟警卫室

花露岗海燕楼

容安小舍

金陵狮子林

胡维辛捐献

分类: 生活

     胡家花园的老宅,我在八十年代去看过,门头很精致。住宅外面凌乱,到小山上体育锻炼的人不少,湖水浅,没有景致。

     现在的胡家花园老宅,重点介绍胡恩燮和胡光国,他们是晚清时代的人,胡光国在民国时期依然活跃。

    愚园(胡家花园)开放后,很多人对这座金陵名园的历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愚园参观,说明牌上都会写其创始人是清末人胡恩燮。
    胡恩燮,是一个很复杂的人,若要填表,他的身份栏里写什么?坊间说得较多的是胡恩燮是官,是苏州知府。这个说法对吗?
    胡恩燮并没有当过“苏州知府”
    《清史稿》云:“胡恩燮……后以功叙知府。”旧时,按照规定的等级次第授予某人官职,以及按照所谓功劳大小给予奖励,都称“叙”。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经晚清将领向荣等人的举荐,胡恩燮仅获“赏蓝翎六品”。按规定,知府为五品甚至四品衔。这六品肯定是不够格的。后来,胡恩燮成为候补知府。这“候补知府”,只是虚衔、荣誉称号,连运动场上有上场机会的替补队员都不如。至于,有的诗文中称胡恩燮为知府。显然是他人为示恭敬,将“候补”二字省略了。
    胡恩燮不是知府,当过其他官吗?且看看他的档案。
    胡恩燮早年考取国史馆供事,作为县丞(略同“县长助理”)候选。1854年,他因其父亲病重,辞职回到苏州。1861年,他在扬州担任孔家涵厘局(即税务局)总办的副手,为清军筹措军饷。1863年,他调至东台大桥厘局。
    1865年,胡恩燮有一次赴京接受吏部考察的机会,当时,他母亲患病,遂放弃了这次机会,将母亲迎回南京。    1868年,他在江宁织造衙门任幕僚,1873年,在苏州织造衙门任幕僚。这样看来,说什么胡恩燮仕途通达之时淡泊名利,辞官归里,大智若愚,建造胡家花园,显得勉强。
    多次参加战斗,他也算一名“武将”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胡恩燮冒死出入天京三十六次。这段经历知道的人较多。鲜为人知的是,胡恩燮在这期间曾招募一支队伍。这年除夕,向荣命胡恩燮率队攻城。胡恩燮“连夜出队”,冒雪前进。第二天正月初一“黎明,(胡恩燮)带队抵孝陵卫随大营兵”攻城。“城上炮飞如雨”,胡恩燮“低首随大旗至城下”,所带队伍,无一人后退。
    1854年3月20日夜,胡恩燮引导清军江南大营副帅张国梁所率清军“四更抵神策门外”,在通过沟堑时胡恩燮被太平军埋下的竹签戳伤了脚,由人搀扶“绕至贼营后潜伏约五更”(编者注:“贼”是清军史料对太平军的蔑称,下同)。由于城内接应者未能移动、点燃太平军架设在城门口的重层大木栅,无法打开城门,接应者又被太平军发现,清军一番激战后以失败而告终。
    数日后,向荣命胡恩燮去江浦带回投降的太平军水勇三百人。当时“江上烽烟相望,炮声震天”,洪波汹涌,江中“无一客舟往来”,胡恩燮由大胜关“驾一叶扁舟逆流潜渡”。返回时遇太平军水军,他“藏舟芦苇中,率三百人伺击之。深夜击沉贼舟数艘,生擒伪将军刘显英等七名,渡江而归”。向荣就把这三百水勇交给胡恩燮指挥。闰七月十九日,七桥瓮之战危急时刻胡恩燮率水勇三百参加战斗。
    胡恩燮不是在编的清军军官,如此表现,堪称军功突出,向荣等人举荐也在情理之中。
    工诗善文,佳作颇丰,他是文人
    胡恩燮擅长诗文,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愚园(胡家花园)初建,他著《寄安别墅记》,以“寄”字说明天、地、万物及人的依存关系。他认为人和物的联系是短暂的,筑园只是求得心安而已。
    胡恩燮一生所著诗文颇丰。只是在颠沛动乱中散失多多。后来,他的儿子胡光国搜集了一部分,将其一些诗作辑录在诗集《偶忆诗草》和愚园“三十六咏”中。行家评价说,他的诗文“志和音雅”。
    他的一首“秋夜”被民国初年徐世昌编修的《晚晴簃诗汇》收录。诗云:“蟋蟀啼不止,虚斋秋夜长。隔帘见河汉,云影淡微茫。竹树弄疏响,罗衣生嫩凉。流萤解人意,来照读书床。”他在曾国荃去世时撰写挽联:“奇勋恢半壁东南,继文正培养承平,元老历三朝,古今有几;史笔表一门忠义,与惠敏后先殂谢,大江数千里,遐迩同悲。”这副挽联收入《中国对联集成》。
    创办徐州利国驿煤铁矿,他是实业家
    1881年,胡恩燮不顾年老多病,毅然接受左宗棠的委托,创办徐州利国驿煤铁矿。胡恩燮深知,“利国煤铁关系国家之富强”,亲自“监造房屋,购置机器,殚毕心力”,日夜经营。一个官督商办的煤铁矿实业于1882年10月5日得以创立,在中国的近代冶炼史、工业史上留下辉煌一页。为了开展业务并与各界人士加强联系,胡恩燮在徐州、南京和上海等地设立办事机构。
    胡恩燮“依西洋公司之法”,采用先进的机器设备排水、提煤和排除瓦斯。他主张选“数人分赴英、法煤铁各厂专心学习”,学成归来“全权自我操矣”。提出对“西法必先通其义,而后仿效”,认为“凡事必因地制宜”,应根据我国情况,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用土法参以西器”。在经营管理上,胡恩燮认为需“时时科算成本”,管理者应“率先节俭”。
    胡恩燮既依赖“官府”更依靠“市场”、既采用“土法”又引进“洋法”,创建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近代化煤矿,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徐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原主任余明侠教授长期研究徐州煤矿史,他称胡恩燮是“徐州煤矿近代化的奠基人”。2011年夏末,他来观看愚园复建工程时动情地说,胡恩燮是爱国的实业家,应给他塑像。

    这是进入胡家老宅的入口之一:“容安小舍”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还可以直接进入“铭泽堂”院子。

     “容安小舍”,就在金陵狮子林景区东边这道花窗墙走廊的里面。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院子里放着胡维辛捐献的老宅物品:石桌和石凳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这是吃饭的地方,在东西二厢房里,可见人口众多。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此房距离围墙很近,仍然留出可以采光的狭缝。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所以光线很好。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第二进有厨房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有磨坊,有粮仓。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这第二进的中间堂屋,很是讲究。门外院子后是第一进的堂屋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从石凳这里,可以到东侧的主人住房。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这是二层的骑马楼。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这种结构,在南京老民居里是常见的,几千座这样的南京风格居民楼,毁于Jianghongkun主政的时代。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这是进入南侧大厅“铭泽堂”的北门。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二楼的堂屋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这是胡恩燮女儿(唯一的)的琴房。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这是胡小姐的卧室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南窗外是天井,封闭式的,没有“张生”之流可以敲窗的可能。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除非爬房顶。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卧室有天花板,琴房没有。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这是胡恩燮母亲的女工之所。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这是胡恩燮母亲的卧室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同样,南窗外是封闭的天井。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除非爬房顶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也是卧室有天花板,外间没有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消防管道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喷淋头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楼梯旁,就是丫鬟的住所。东西二座楼梯对称的。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走廊宽敞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这是胡恩燮母亲房门门槛,求老妇人办事的人,不少啊!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这是胡恩燮女儿这一侧楼梯的门槛,真家伙,是来找小姐的人踩出来的。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下楼吧,小姐后来嫁到吴家去了。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一楼的堂屋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胡光国的书房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这是胡光国的书房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胡光国夫妇卧室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这是胡恩燮的书房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这是胡恩燮夫妇的卧室,在东首。
南京胡家花园里的老宅
    这样的民居,不算特殊,江南类似的场所很多。在设计方面,有些细节是不错的,比如丫鬟就住在楼梯旁,类似警卫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