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都的一个农庄里,曾经见到一只鸭,
喙的根部是红色的,其他部位没什么特殊的状态。回到房间里和打惯蛋的人一说,一个当地人回答,那是小鹅。我说没有见到拱起的额头啊,他说,小鹅没有隆起额头的。我不知对不对。
回来看资料,可没有我见到的那种样子的鸭子,相近的有二种:
红冠水鸡, 红冠秧鸡, 原名:红鼻水鸟, 学 名: Gallinula chloropus
又 名: 黑水鸡、红骨顶、水鴐令、过塘鸡
英 名: Moorhen
形态特征:
体长33公分,全身羽毛呈黑色,嘴红色,嘴先端为黄色,嘴基连接红色额板,注意,嘴是尖的,和我见到的水禽不同。脚为黄绿色,翼暗褐色,体侧有一列白斑,尾下覆羽两侧为白色。雏鸟全身乌黑,额头有鲜明之红点,由亲鸟带领觅食。

鸭子也有红鼻子的。
番鸭又叫瘤头鸭、洋鸭、麝鸭,学名Cairna moschata,与一般家鸭同种不同属。番鸭主产于古田、福州市郊和龙海等地,分布于福清、莆田、晋江、长泰、龙岩、大田、浦城等市县。
闽北主产区在古田县一带,饲养黑色番鸭,公鸭运销本省闽东、闽北各地,作生产“半番”之用。它的配种能力强,受精率高,所产“半番”体型大,长膘快。每逢新春繁殖季节,各地皆到古田选购公番鸭。古田县湖滨、大桥、鹤塘、杉洋等公社饲养量较大。在大桥公社调查122户,共养626只,每户平均饲养5.2只。
闽南主产区,在福州以南沿海的莆田、晋江、龙溪等三个地区十余个市、县,以及福州地区。龙溪地区和厦门市郊的番鸭为黑白杂花,其余地方皆为白色多。惠安、泉州、南安的番鸭顶部有一撮黑毛,全身为白色。福州市郊的白番体型较大。
番鸭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福建省饲养历史悠久。据1763年编纂的古港《泉州府志》记载:“番鸭状似鸭而大似鹅,自抱其蛋而生,种自洋舶来。”又据1729年《福建通志》中“闽产录异”云:“极大而红鼻者为番鸭,雌雄配方抱卵,须留一卵压巢母鸭方陆续再下,卵尽自咬项下笔为藏以伏之,一月出雏。伏而五日内闻砻磨之声则卵孚矣。[半番]小于番鸭,[莱鸭]小于半番,皆不能抱卵,……”另外,在主产区古田、莆田、闽侯等县的县志,也都有记载。

我见到的鸭子,也不是这样的,没这么丑,眼眶也不是红色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