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男式老榆头-南师大余多慰
男式老榆头-南师大余
多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403
  • 关注人气:63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金粟庵中的谜

(2015-03-15 07:15:01)
标签:

南京金粟庵

慈觉大师

天台智者大师

维摩诘居士

南京瓦官寺

分类: 生活

        南京城南的门西地区,集庆门里的凤凰台北边,  有一条小巷,五福街, 靠近来凤小区, 有一座庙宇, 是一座规模不大的名为“金粟庵”的寺庙,过去的地名是秦淮区金粟庵路22号,金粟庵占地面积为一百多平方米,属一进一院结构。但这座庙却富有传奇色彩,它曾留下顾恺之、杜甫等历史名人的足迹,并且还与一个著名的佛教典故有关。
  顾恺之作画瓦官寺
  金粟庵位于南京集庆路以北,来凤街以东,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这个说法可能证据不足, 因为这个说法实际是指瓦官寺),与六朝时的凤凰台故地和清代愚园(胡家花园)遗址邻近。民国《首都志》记载:金粟庵因地近瓦官寺而得名,为瓦官寺故地遗存。据说“画祖”顾恺之画“金粟如来”(维摩诘居士像)时在此打过草稿。
  早在东晋时,门西集庆路一带属于瓦官寺所有,而瓦官寺所以有名,不仅有佛教的宗派起源原因,还有一个原因, 是因为六朝时才华横溢的大画家——顾恺之为其作画。顾恺之,后人称他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杜工部钟情“金粟影”
  公元364年,瓦官寺为修葺寺庙僧舍,向各方化缘,但愿意捐钱的施主不多。顾恺之来后在缘簿上写下一百万(铜钱)的数额,然后让寺院给他准备了一堵墙,他关上屋门,在里面画了近一个月,创作出不朽巨作《维摩诘示疾壁画》(亦称“维摩诘居士像”),只是没有画上眼珠。顾恺之要方丈贴出告示,凡在第一天看这画像的,要捐十万结缘钱,第二天看的要捐五万,之后则随缘乐助。在约定的日子,顾恺之将眼珠点上后,维摩诘栩栩如生,像是要走出画面一样,立即引起全城轰动,众人争相入寺一睹维摩诘的神采。
  据说杜甫在漫游金陵时,特别喜欢瓦官寺这幅《维摩诘示疾壁画》,他在金陵的朋友许八, 送给他一份此画的临摹本,用一首长律表达了他当时看画的情景:“看画曾饥渴,追踪恨渺茫;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
  “方丈”称谓出自“金粟如来”
  清咸丰(1851-1861年)年间毁于兵燹,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修。解放前夕,尚保留有大三进、小三进,共有山门、大殿、祖师殿、客堂、寮房、斋堂等房屋数十间,建筑面积1000余平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庵内房屋被几家单位占用。文革期间,金粟庵被改作“新跃金笔社”的街道小工厂,生产钢笔中黑色塑料贮水芯。20世纪90年代,在政府的关心和金粟庵住持全乘的努力及众多善男信女襄助下,部分修复了金粟庵,其部分殿宇于1993年6月20日修复落成,建有一楼阁,匾上写有“金粟晨钟”四个大字,由赵朴初题写,阁内有一口钟,钟面上是维摩法像。钟亭,亭上悬着一口青铜钟,其上铸刻了维摩诘法像,系摹自敦煌壁画。

        寺庙朱红色的拱形门楣上写着“虎头馀绪”(道出该庵与顾恺之及瓦官寺的历史渊源,“虎头”指顾恺之,时人昵称其为“顾虎头),并有“文殊问疾处,恺之画图时”的漆金对联,亦是指顾恺之画《维摩诘示疾壁画》的典故。2009年时,门前的一副楹联是: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维摩诘亦称维摩,意为“净土”或“无垢”,佛经中言其乃天竺国耶离城的大乘居士,善于应机化导,曾向释迦牟尼遣来问疾的文殊、舍利弗等阐扬大乘佛教的深奥哲理。
  佛教的菩萨基本都是出家的菩萨,唯有这位维摩诘菩萨是在家菩萨,所以被称“居士”。他本是一位十分富有的财主,家中金银如山,但自己却为了修行过着清苦的生活,只住在一间一丈高、一丈宽(十平方不到)的石室内,故而后来寺庙中最有学识的和尚就称“方丈”,久而久之“方丈”就成了庙里住持的别称。
  这处寺庙为何叫“庵”
  众所周知,“庵”通常指尼姑居住的地方,这处寺庙为何称为“庵”?请教金粟庵住持全乘。他解释说,庵在古时指的是一种类似茅棚的小草屋,即所谓的“结草为庵”。旧时文人墨客的书斋亦称“庵”。自汉代以后,建了一些专供佛徒尼姑居住的庵堂,于是“庵”也就成了佛教女子出家行佛事的专用建筑名称了。
  顾恺之为瓦官寺作维摩诘居士像时,曾在一个茅屋里打腹稿,因维摩诘的别号是“金粟如来”,所以这处草庵被称为“金粟庵”。
  全乘还介绍说,1995年9月,日本天台宗报恩访中团访问了金粟庵,因为瓦官寺被日本天台宗僧侣称为天台祖庭(公元804年,日本僧人最澄来唐朝学习天台宗教义,一年后回国创立了日本天台宗),金粟庵因与瓦官寺的关系而被视为另一渊源,为中日佛教文化的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1994年,日本僧侣界“天台イム教青年联盟访中团”为纪念“慈觉大师”诞辰一千二百周年,来金粟庵,向古庵奉纳慈觉大师绘像,也有说1994年,日本天台宗青年联盟代表团前来该寺隆重举行“天台大师圆寂1400周年纪念法会”,并赠送天台智者大师铜像。

        如今的金粟庵梵呗声声,每逢佛教节日,就有许多善男信女来此朝拜进香。金粟庵为南京古刹之一。2007年,金粟庵幸得缅甸玉佛一尊,即以此因缘,起建玉佛宝殿,并重修全部寺庙,一木一石,源源拦济,才使得金粟庵有今天的焕然一新、法相庄严。

       瑞气萦丹厥,佛光照金陵,2013年6月7日,南京金粟庵隆重举行金栗庵全堂佛像开光法会庆典。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南昌佑民寺方丈纯一大和尚致辞,对南京秦淮金粟庵全堂佛像落成开光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支持关心金栗庵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广大佛教信徒表示衷心地感谢!金粟庵在隆禧法师的住持下,必定能广宣善法、示教利喜,教化一方,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主法法师主法洒净,拈香说法开光,仪轨依次分“用巾拂尘”、“举镜照空”、“朱笔点眼”三个步骤,法会现场梵音嘹亮,信众们虔诚念诵,居士信众欢喜瞻仰。

        寺庙外,还建有亭子与长廊,供街坊休息。

南京金粟庵中的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