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α-淀粉酶与β-淀粉酶

(2014-10-29 19:15:33)
标签:

a-淀粉酶

β-淀粉酶

环糊精

β-极限糊精

支链淀粉

分类: 生物化学


    α-淀粉酶是内切酶,不耐酸,在pH3.6以下就钝化,但耐热。α-淀粉酶以Ca2+为必需因子并作为稳定因子,既作用于直链淀粉,亦作用于支链淀粉,无差别地切断α-1,4-糖苷键。因此,其特征是引起底物溶液粘度的急剧下降和碘反应的消失,最终产物在分解直链淀粉时以麦芽糖为主,分解效率高。因为不能水解α-1,6-糖苷键,分解分枝淀粉时还生成糊精。


    β-淀粉酶与α-淀粉酶的不同点,在于β-淀粉酶是外切酶,从非还原性末端逐次以麦芽糖为单位切断α-1,4-糖苷键,耐酸,在pH3.6以下不钝化,但不耐热。对于象直链淀粉那样没有分支的底物,能完全分解得到麦芽糖和少量的葡萄糖。作用于支链淀粉或葡聚糖的时候,切断至α-1,6-键的前面反应就停止了,因此生成分子量比较大的极限糊精。

α-淀粉酶与β-淀粉酶

α-淀粉酶与β-淀粉酶

α-淀粉酶与β-淀粉酶
    a-淀粉酶可随机断裂淀粉中的α-1,4-键,产物是麦芽糖,糖化酶可以把麦芽糖酶解为葡萄糖。


    β-淀粉酶则是从非还原端以麦芽糖为单位断裂α-1,4-键,水解到α-1,6-键前几个单位就停止反应了~所以,直链淀粉由于带有微量的分枝,其酶解率大概在70%~90%,产物主要是麦芽糖;而支链淀粉得到的则是β-极限糊精。



糊精通常分为三类:白糊精、黄糊精和英国胶或称“不列颠胶”。它们之间的差异在于对淀粉的预处理方法及热处理条件不同。
糊精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造纸、铸造、壁纸、标签、邮票、胶带纸等的粘合剂。在作药片粘合剂时,需要快速干燥,快速散开,快速粘合及再湿可溶性,可选择白糊精或低粘度黄糊精产品。在作标签、邮票粘合剂时,需要粘度高,形成的薄膜具有强韧性,适宜用白糊精或英国胶。在纺织印染中可作为印花糊料。
干糊精是一种黄白色的粉末,它不溶于酒精,而易溶于水,溶解在水中具有很强的粘性,淀粉质原料在进行蒸煮时,淀粉分子受热分解,首先就生成了糊精。这时如果加入一滴碘时,溶液就会呈红紫色,而不是象淀粉遇碘那样呈蓝色。
生产上通常把淀粉质原料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蒸煮,使淀粉分子分解,淀粉由颗粒状态变为液糊状糊精的过程就叫做原料的糊化。其糊化程度用糊化率来表示。
糊化率=糊精或可溶性碳水化合物x100%/总糖
一,制法:淀粉预处理→干燥→热处理→冷却→成品(糊精)
(1)白糊精的反应温度较低,PH值较低,有色产物较少。
(2)黄糊精是低PH值及高温下高度转化产品。
二,性质
(1)白糊精有一个很宽的粘度范围,随着转化度的提高,粘度逐渐下降。
(2)黄糊精当转化作用使溶解度达到100%时,粘度降低,速度减慢,最后降到一定值。
糊精是淀粉分解的中间产物,其化学分子式与淀粉相同都是(C6H10O5)n,但聚合度介于可溶性淀粉与麦芽糖之间,遇碘呈红色.聚合度低的糊精不发生显色反应。
糊精分为黄糊精和白糊精两大类。直接焙烧而得的糊精俗称“不列颠胶”,也可叫焙烧糊精,呈褐色。加酸焙烧,可在较低温度下分解。所得产品颜色一般为浅黄色或白色,称白糊精。
糊精的主要用途是作为胶粘剂,经纱上浆有用糊精作淀粉的添加物,目的是降低淀粉的黏度,提高浆液的浸透性,加入糊精的淀粉浆易退浆,但粘着力较差,浆膜较脆硬。常与PVA混合用于粘胶纤维纱和铜氨纤维长丝上浆,分纱时不易起毛。合成浆料及变性淀粉广泛使用后,在经纱上浆的配方中很少使用糊精。
环糊精是环糊精转葡萄糖基酶(CGTase)作用于淀粉的产物,是由六个以上葡萄糖以α—1,4—糖苷键连结的环状寡聚糖,其中最常见、研究最多的是α-环糊精(α-cyclodextrin)、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γ-环糊精(γ-cyclodextrin),分别由六个、七个和八个葡萄糖分子构成,是相对大和相对柔性的分子。经X射线衍射和核磁共振研究,证明环糊精分子成锥柱状或圆锥状花环,有许多可旋转的键和羟基,内有一个空腔,表观外型类似于接导管的橡胶塞。空腔内部排列着配糖氧桥原子,氧原子的非键电子对指向中心,使空腔内部具有很高的电子密度,表现出部分路易斯碱的性质。分子构型为葡萄糖的C-1椅式构型,在它的圆筒内部有-CH-葡萄糖苷结合的O原子,故呈疏水性。葡萄糖的2位和3位的-OH基在圆筒的一端开口处,6位的-OH基在圆筒的另一端开口处,所以圆筒的二端开口处都呈亲水性,这样,环糊精的筒形体的内部上层、中层、下层由不同的基团组成.
环糊精的性质有点类似淀粉,可以贮存多年不变质。在强碱性溶液中也可稳定存在,在酸性溶液中则部分水解成葡萄糖和非环麦芽糖。由于环糊精没有还原性末端,总的来说,其反应活性是比较低的,只有少数的酶能是它明显水解。环糊精在室温下的的溶解度从1.8-25.6克不等,水溶液具有旋光性。环糊精的稳定性一般,200摄氏度左右时分解。
糖原磷酸酶可以从糖原的非还原端连续地进行磷酸解,磷酸解直至距α-1,6糖苷键的分支点还剩下4个葡萄糖单位的部位停止,剩下的底物称为极限糊精。
极限糊精(limit dexitrin)
是指支链淀粉中带有支链的核心部位,该部分经支链淀粉酶水解作用,糖原磷酸化酶或淀粉磷酸化酶作用后仍然存在。糊精的进一步降解需要α-(1→6)糖苷键的水解。
当淀粉受β-淀粉酶作用时,可分解得到麦芽糖含61―68%(理论值),以后生成的是不能分解的残留物。将这种残留物称为β-淀粉酶极限糊精。淀粉中的直链淀粉部分几乎能完全被β-淀粉酶分解,而支链淀粉则相当于淀粉中非分解残留物,这是由于β-淀粉酶仅能切断1,4葡糖苷键,而对具有1,6位葡糖苷键的分支没有作用,而在分支点前反应就终止了。同样的结果也可从糖原得到。另外在磷酸存在下,使磷酸化酶作用于支链淀粉、糖原,从其还原末端残基游离出D-1磷酸葡萄糖,在分解进行到某种程度则会产生与上述类似的非分解残留物,这种残留物称为磷酸化酶极限糊精。在切断具有分支的α-1,6键的支切酶以及β-淀粉酶、磷酸化酶等的共同作用下可使之完全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