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家钱培琛(二)

标签:
钱培琛抽象表现主义赝品产生有规律闸北文化中心麻布综合材料创作 |
分类: 油画 |
钱培琛早年的画作受欧洲印象画派的影响,色彩浓郁热烈,富有幻想气息。后来受到美国波普艺术大师劳生伯格的启发,开始用麻布等材料拼贴作画。麻布纹路清晰而有凹凸,黏在画布上之后具有粗糙野性的视觉体验。配以深蓝、猩红等颜色则冲击更为强烈。沈万天教授曾经评价钱培琛的综合材料绘画:“培琛君以特殊的非绘画材料达到意外的效果。麻袋已非麻袋,而是画家运用自如的魔杖。材料为我所用,效果为我所控。用有限的形式,表达无限的意念。只有此材料才能达到如此巧夺天工之美。”
他还有一些纸上拼贴的肖像画,明显是受了美国涂鸦艺术家巴斯奎特的影响。形状拙里见巧,用色十分奇突。还有一批2005年左右创作的纸上拼贴人体作品,早已取消了线条,以块面作为表现,有塞尚和立体主义的遗风。
与此同时,钱培琛的绘画里反复出现马、鱼、仕女、苏州河等主题,代表着他对祖国和祖国文化的另类理解。古雅的、文学化的题材,比如“宫女”、“拈花”、“秋凉”、“大唐遗韵”……配以极其当代的媒介和手段进行表达,内容和形式之间的错位,形成了巨大的张力和不可解的神秘感。陈丹青2006年为钱培琛画展写的序言里称他:“由‘景’的抒情性描绘转向‘图式’的游戏,画面主题成为符号的设置,力求单纯”,并且“有节制地调理部分原始艺术的装饰性及行为艺术的随机性,使刻意安排与偶然效果同时奏效,寻求一种不再是绘画的绘画效果”。的确,钱培琛用综合材料“制作”的绘画,已经超越了“绘画”的界限和“美”的界限,是将中国的古典文化和杜尚“现成品”艺术观念的奇异嫁接和巧妙发展。钱培琛是一位思路活泛、融汇了东西方艺术语言的艺术家。他同时接受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熏染,并在东西方的艺术场域和语境里游刃有余,腾挪自如。他曾说:“在外国的学习让我在绘画上形成了一种自由开放的观念,也就是说,任何东西、任何方式都可以用来绘画。我们不必拘泥于内容和形成,因为我们不是这些东西的附录,而是我们在驾驭这些东西。最重要的是我通过它们找到了表达真实感情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