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庆才女孙多慈

(2013-10-12 06:32:10)
标签:

孙多慈

许绍棣

徐悲鸿

安庆

文化

分类: 生活

    一个画家,一个大画家,不可能不画自己和爱人在一起的图景。但世间已无孙多慈和徐悲鸿的合影,哪怕是由他们自己绘制的画作。这里留下了极大的遗憾。

    徐悲鸿笔下——曾经琴瑟和鸣的徐悲鸿、蒋碧薇

安庆才女孙多慈

安庆才女孙多慈

安庆才女孙多慈

安庆才女孙多慈
     

     更何况,这段历史已经模糊。在孙多慈即将与别人结婚之际,瞒着家人,说去桂林看自己的叔叔,而最后一次去见了徐悲鸿。电视连续剧据此说,这一幕发生在桂林。但孙多慈的亲戚陆汉民说发生在安庆,还有文章说,发生在长沙。那我们就把这些信息放在一起,让大家甄别吧。其实,长沙相见在1938年,安庆相见在1935年,那么桂林相见在哪一年呢?孙多慈在1938年结婚。

    1931年的一天,悲鸿陪盛成、欧阳竞无先生去画室参观,蒋碧薇随行。一进画室,就看到了两幅非常扎眼的画。
  一幅孙多慈的肖像之外,还有一幅油画,题为《台城月夜》。“画面是徐先生和孙韵君,双双地在一座高岗上,徐先生悠然席地而坐,孙韵君伺立一旁,项间有一条纱巾,正在随风飘扬,天际,一轮明月 ”这是蒋碧薇晚年的回忆,画并没有流传下来。
  说实话,恐怕没有哪位妻子面对此情此景,能够不五味杂陈。十五年的感情抵不过青春的无敌和艺术家喜新厌旧的人性。如果要爱一个艺术家,你必须有足够强壮的神经,经得起砂纸一样的打磨。
  好强而自尊的蒋碧薇已经足够坚强,她尽量不动声色,只是要带走这两幅画。盛成知道带走画的后果,企图阻拦,说画作是悲鸿先生为自己所画。可是被刺痛的女人像狮子一样,根本不可能松手。她对丈夫说,你的画我不会毁掉,但这两幅画只要我活着,你就不要公开。尽量让自己显得通情达理,温良贤淑。
  肖像画藏到了下人的箱子里。《台城月夜》因为画在三夹板上,没法卷,也不好收。蒋碧薇干脆把它放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徐悲鸿进进出出,就在自己的家里,在家人的注视下,每天看着自己和自己的女学生。
  徐悲鸿的神经到底不如蒋碧薇的坚韧,终于在这样心照不宣的暗战面前败下阵来。
  某个日子,在要为刘大悲先生的老太爷作画的时候,徐悲鸿黯然将画面上那对男女一点点刮去从此,《台城月夜》不复在人间。

 

    说才女画家孙多慈,必须先说她的祖父——安徽寿县孙家鼐。孙家鼐是咸丰、同治、光绪三朝老臣,光绪二十四年(1898),京师大学堂成立,孙家鼐出任管理大学堂的事务大臣。寿县孙氏另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是因谋刺两江总督端方而声震天下的孙毓筠。虽同出于孙氏大家族,但孙毓筠比孙家鼐矮了两辈。光绪三十年(1904),孙毓筠变卖家产,借用寿县北街的僧格林沁祠,创办了推行新式教学的蒙养学堂。在聘请的教师中,有一位特殊身份的人,这便是孙多慈的父亲孙传瑗(字蘧生,号养癯)。

    孙传瑗曾任大学教授教务长,还曾是孙传芳的秘书、国民党安徽省常委,其母汤氏是某女校校长。孙多慈姐弟三人,她是老大,从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17岁时毕业于安徽省立第一中学高中部。

      孙传瑗是同盟会有活力有朝气的会员,思想非常激进。在蒙养学堂,他把他的这种激进也带了进来。1905年末,继孙毓筠、柏文蔚在寿县组织“天足会”、“强学会”后,孙传瑗和另一位同盟会教师汤葆明,在蒙养学堂提出了剪发以示反清斗志的倡导,并带头把脑后的辫子给剪掉了。学生当然愿意,但是家长强烈反对,由此把一个寿州城闹得沸沸扬扬,孙传瑗自己也被逼到了没有退路的绝地。不得已,他和汤葆明一商量,将数十位学生连夜带出了寿州城,之后徒步500余里,来到安徽省城城安庆。这些学生,一部分转入大拐角头的尚志学堂续读,另一部分,由孙传瑗把他们送至南京(一说孙传瑗生于1893年,是蒙养学堂徒步来安庆的学生之一,但对照其它资料,此说法有明显差误)。

     也正是这个变故,孙传瑗在安庆落下了根,一直到1938年安庆沦陷,他和他的家小,就生活在安庆城内。1908年,孙传瑗与韩衍、陈白虚等,创办《安徽通俗公报》,后又参与创办《安徽船》。19123月,孙毓筠出任安徽第一任都督,孙传瑗也迈入政界,曾在省政府秘书处工作。后孙传瑗在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还担任过省立安徽大学的教务长。

      孙多慈出生于1913年,那应该是孙传瑗政治上最为风光的时期。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徐悲鸿和女学生孙多慈曾经演绎了一段浪漫却又悲情的师生恋。85岁的南京市民陆汉民女士找到了金陵晚报记者,陆女士告诉记者,她是孙多慈的表妹,在她的记忆中,保存着许多“徐孙恋”的片断,其中有些是从未公开过的。

  孙家父母坚决反对

  陆汉民女士的父亲陆和鸣是孙多慈的舅舅,曾经担任过安庆邮政局局长,孙多慈的父亲孙传瑗曾经在孙传芳手下任职,因此,孙家是在安庆很有名气的一个官宦人家。

  1932年,孙多慈考入了中央大学的艺术系,当时的艺术系主任正是徐悲鸿。那时候的徐悲鸿,因为和夫人蒋碧薇性格不合,龃龉日增,苦闷之中,他认识了自己的女学生孙多慈。

  徐悲鸿很欣赏这个美丽温柔极富天才的女学生,孙多慈也对这位关怀自己的师长一往情深。1934年,他们相爱了,师生间的感情纯洁又热烈。据说,徐悲鸿当时刻了一枚印章,上写“大慈大悲”二字,暗含着两人名字。

  陆汉民回忆说:“孙多慈和徐悲鸿发生恋情的消息传到了安庆,我的姑夫姑妈(即孙多慈的父母)十分反对,我们是一个旧式家庭,他们绝对不能接受女儿爱上一个有妇之夫。”陆汉民说,为了阻止这段感情,孙多慈的父亲经常大发脾气,母亲甚至搬到了南京,租了房子,日夜监视女儿的行踪,不让她与徐悲鸿接触。

  不接受任何追求者

  徐悲鸿那方面,家庭的阻力也是相当大的。陆汉民说,据她所知,脾气不好的蒋碧薇经常和徐悲鸿大吵大闹,甚至还羞辱孙多慈。徐悲鸿很欣赏孙多慈的才华,曾经有打算送她去法国留学,也因为蒋碧薇从中作梗而没能够成行。

  1935年,孙多慈大学毕业后,家人不放心她继续呆在南京,把她接回安庆,在安徽省立女中当老师。那时候的陆汉民,正在读初二,经常和表姐在一起。

  陆汉民说:“那时候,我很少看到表姐开心,常常郁郁寡欢,有时候还偷偷流泪,每当这个时候,我就问她:‘表姐,你是不是又想徐先生了’?表姐苦笑,不作回答。”

  陆汉民记得,当时有个20多岁、长得非常帅的英语老师苦苦追求表姐,英语老师还时常请她带东西给孙多慈。“表姐总是不屑一顾地笑笑,她怪我,‘你这个小丫头,真是多事’!”

  见证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陆汉民说,1935年暑假里,徐悲鸿瞒着蒋碧薇,偷偷到过安庆一次,这一点,许多徐悲鸿研究者也不清楚,而陆汉民却见证了这一次徐悲鸿和孙多慈的最后会面。

  徐悲鸿托自己的学生、孙多慈的同学李家应帮忙。一次吃饭的时候,李家应把徐悲鸿来安庆的事情向孙家人说了,孙多慈的父亲孙传瑗当即一拍桌子,扔了筷子说,“不许进门!”当时也坐在一旁吃饭的陆汉民记得,倒是姑妈发了慈悲,劝说姑夫,“既然徐老师都来安庆了,就让他和孙多慈见面吧!”最终孙传瑗同意了,但条件是,徐悲鸿不能跨入孙家的大门。

  后来,徐悲鸿和孙多慈终于在安庆的菱湖公园见了面。孙多慈的母亲不放心,叫陆汉民跟着去,在一旁“监视”他们俩。到了菱湖公园,有情人终于见面,情意绵绵。

  陆汉民闪到一边,只见二人抱头痛苦,临别的时候,孙多慈伏在徐悲鸿肩头,不忍离去,徐悲鸿也流出了眼泪,连说“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见面了!”70多年过去了,当日的细节,陆汉民已经记不大清楚了,记得最清晰的是徐悲鸿临走时对她说的一句话:“小妹,你要记住,你的表姐永远是最美丽的!”

  婚姻生活并不幸福

  1938年,经过郁达夫妻子王映霞的介绍,孙多慈嫁给了离过婚、带着3个孩子的国民党官员许绍棣。

  陆汉民说:“大家都不同意,我姑夫气得要命,就连介绍人王映霞的丈夫郁达夫也不赞成。”

  “徐悲鸿听到这个事情,还曾经赶到当时表姐避难所在的浙江丽水,但没有遇到孙多慈,只好作罢。”

  1947年陆汉民从重庆回到安庆,正巧孙多慈带着儿子也在安庆。没有几天,陆汉民坐船去南京,孙多慈来送她。

  陆汉民回忆说:“上船之前,我问表姐,是否还想着徐先生?”当时,表姐叹了一口气说:“这是一辈子的事情啊!”

  1948年,陆汉民与表姐在南京见了最后一面,解放后,陆汉民留在南京,孙多慈则随丈夫去了台湾。

  1975年,孙多慈在美国去世,陆汉民是后来看报纸才知道这个噩耗的。

 

     在长沙见的最后一面

     从中央大学美术系毕业以后,孙多慈因和徐悲鸿的师生恋闹得沸沸扬扬,于1937年底和她的父亲随省教育厅来到丽水。此时,她的父亲因遭国民党南京政府的通缉而判刑入狱,刑满之后,承蒙省教育厅长许绍棣的关照,在省教育厅当书记员。孙多慈到丽水之后,在丽水县碧湖镇的浙江省立联合高中担任美术教师。在联高的日子里,孙多慈教学之余,背个画夹,穿梭于碧湖的乡村田野,拼命作画,以此排解心中的郁闷和对徐悲鸿的思念之情。在这里,她独自吞咽各种苦涩,以画解忧,以画消愁。

  1937年,杭州沦陷后,郁达夫的美貌妻子王映霞也带着几个孩子逃难来到丽水。由于教育厅长许绍棣的关照,她租下了县城燧昌火柴公司的两间房子,和许绍棣比邻而居。

  许绍棣是浙江临海人,生于1900年。自幼父母双亡,靠伯母抚养成人。在复旦大学读书时,到富绅方家当家庭教师,方家大人看重他,遂把女儿方志培嫁给他。1936年,方志培患病去世,留下3个女儿,许绍棣辗转千里,来到丽水。许绍棣对王映霞关爱有加,时常登门看望,送些水果等礼物。这给王映霞带来了麻烦,引来了人们的风言风语。但王映霞认为身正不怕影子斜,未加理睬,我行我素,她对许绍棣印象尚好,更多地看到的是许绍棣的儒雅谦和和乐于助人。

  1938年元旦,王映霞与浙江省政府秘书李立民的女儿李家应相遇。李家应便托王映霞为孙多慈找个对象。李家应还告诉王映霞,曾闹得沸沸扬扬的孙多慈与徐悲鸿的恋情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徐悲鸿是有妇之夫。经李家应这么一提醒,王映霞这才想起在丽水时曾多次见过的这位风姿优雅、气质不俗的“相门闺秀”,遂不顾郁达夫的反对,为许绍棣做起媒来。

  孙多慈也对父亲的这位上司有些许的好感,也想在乱世飘零中找到一个依靠。更令孙多慈感动的是许绍棣对她父亲的处处关照。每当日机空袭丽水城,许绍棣总是安排孙传瑗夫妇住到建有防空洞的丽水中学宿舍。当孙传瑗提出辞呈,要到长沙去,许绍棣立即批准,除命令财政处支付3个月薪水外,又特批大洋80元,作为补助金。这一切都令孙多慈深为感动。于是,孙多慈答应和许绍棣先通信,增进了解。

  恋爱的生活是缠绵的。在王映霞的引见下,孙多慈和许绍棣在碧湖见面了。从孙多慈晚年的回忆录中可以知道,在碧湖联高的4年,是她一生中难以忘怀的日子。她和许绍棣风尘仆仆地奔波于景宁、庆元、云和,致力于抗战模范教育县的建设。工作之余,两人流连于浙西南名山大川。许绍棣忙着题字,孙多慈带着画夹潜心画画,两人相依相偎,湖光山色,诗情画意。这对离难的男女沉浸在幸福的意境之中,暂时忘却了乱世的烦恼、离乡的忧愁。

  孙多慈是个多情的人。即使在热恋之中,她也觉得有必要把自己的内心秘密告诉远在长沙的徐悲鸿。19384月,孙多慈向学校请假,只身往长沙会见徐悲鸿。在岳麓书院外的古山亭上,孙多慈说出了王映霞为她与许绍棣做媒一事。徐悲鸿提醒孙多慈说:“许绍棣这个人我在上海见过,人并不很讨嫌,有些文人风度,在北伐战争中还立过功。不过,他因曾行文通缉鲁迅而为世人所诟病。你没读过鲁迅、曹聚仁、郭沫若等人批判他的杂文与时评吗?”此时的孙多慈的内心已多少被许绍棣所占领,便竭力为许绍棣作了些辩解。

  平心而论,孙多慈对许绍棣的感情是复杂的,这从她晚年回忆录中可略见一斑。“急雨狂风避不禁,孤舟一叶独沉沉”,这是她心境的真实写照。一方面,许绍棣有恩于她的全家,对她也疼爱有加,在这离乱之世,找一个疼人爱人的依靠也不容易;另一方面,徐悲鸿给她心灵的撞击实在太深刻了,她永远忘不了她和徐悲鸿那种超脱世俗观念的纯洁而热烈的恋情。另外,许绍棣此时已有3个女儿的现实,也使她感到难以接受。正由于这些原因,许绍棣苦苦追求了4年之后,孙多慈才和他成婚。

  在孙多慈晚年的回忆录中还有这样一件事情:1942年,日寇为了避免本土被炸,发动浙赣战役。日本频频出动飞机轰炸衢州、丽水飞机场,丽水城内和碧湖经常遭受日机轰炸。8月,联高迁到温州文成,孙多慈也结束了在丽水碧湖4年的联高生活。

    孙多慈自画像

安庆才女孙多慈

安庆才女孙多慈
徐悲鸿 孙多慈肖像

安庆才女孙多慈


安庆才女孙多慈

安庆才女孙多慈
孙多慈自画像
安庆才女孙多慈
孙多慈1930年素描《瓶汲》
安庆才女孙多慈
孙多慈1934年作品《狮》

安庆才女孙多慈
   

       徐悲鸿眼中的少女孙多慈

安庆才女孙多慈

徐悲鸿笔下——孙多慈像 1934年作

安庆才女孙多慈


安庆才女孙多慈
孙多慈自画像
安庆才女孙多慈
孙多慈油画自写像
安庆才女孙多慈

安庆才女孙多慈

      孙多慈,中年,在台湾的照片

安庆才女孙多慈
孙传瑗
安庆才女孙多慈
王映霞
安庆才女孙多慈
孙多慈油画《泰国公主》


安庆才女孙多慈

安庆才女孙多慈

安庆才女孙多慈

安庆才女孙多慈

孙多慈 18000费成武像

安庆才女孙多慈

安庆才女孙多慈

孙多慈 双鹅图

安庆才女孙多慈

安庆才女孙多慈

题识:仙实。旨实先生雅嘱。乙亥春日雨後园中竹笋怒茁,写以忘忧。多慈。
钤印:孙氏、多慈
说明:美国回流,谢旨实上款。
安庆才女孙多慈

孙多慈 公鸡

安庆才女孙多慈

安庆才女孙多慈

徐悲鸿行书孙多慈诗

安庆才女孙多慈

 

安庆才女孙多慈

安庆才女孙多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