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的澡堂

(2021-10-17 09:30:19)
          我的故乡在六安市苏埠镇。我出生于此,离开故土上中学时,我在故乡生活了13年。由此很多的生活场景留存在我记忆中,这其中就有故乡的澡堂。小时我的词汇中尚没有浴池二字,洗澡的地方都称澡堂。故乡的澡堂在镇上的西边。我家住在大淠塘沿,经过大淠塘,小淠塘就有一处大的场地,有二个篮球场大小,场地的东边是一处茅司,西边即是澡堂。

          澡堂的式样我印象很深,房屋是二层,外立面的墙体凸显四根方形立柱,中间二根略高。底层的门窗上嵌有弧形的雨搭,一层和二层交接处,五条砖的出沿组成通体饰条。外立面的顶端饰以花墙,中间部位花墙的上方饰以三角形墙体。总之,这显露的柱顶,门窗,竖向显现的柱体,横向显现的饰条,×形花墙,带有层次的弧形雨搭,外立面最高的三角形墙体,这巧妙的组合,使故乡的澡堂充满域外风格,看文后的照片,乍一看,像不像一座教堂?

          这澡堂上世纪50年代就有,那时故乡土包子瓦匠能建造如此的澡堂外形?故乡的房舍都是明清样式,匠人的手艺都是这种式样的传承,我想澡堂建成这样,与故乡当时有驻军有关。1950年,华东军区五支队在西街的一个会馆驻守,即是营房又是医务室,这营房的后面有一大片空地,穿过营房的西侧的一条小巷就是。可能是在修饰会馆作营房的同时,就在后面的空地新建或改建了这所澡堂,以满足驻守人员的生活需求。澡堂的外立面有明显的苏联建筑风格,那年代很多东西都以 ”苏联老大哥“为模式,营房的建造更是这样,澡堂最上方的五角星是当时营房门首建筑的标配。

          澡堂前的一大片空地,早晨就成了卖柴火的市场,山里人肩挑一担担片柴,枝柴,松毛,赶场到这里售卖。小时候,这里也是我拾柴火常来的地方。每天八九点鈡,卖柴火的都陆续回程了,场地恢复了原有的空旷,往往这时澡堂便要开门了。在故乡,我到这里洗澡大约有过五六回,当时的风俗,每年春节前大人要带小孩去澡堂洗澡,大约是洗旧迎新的意思。

          澡堂从功用上分为客房和澡池,客房摆放着一张张前平后仰的坐躺椅,洗澡的客人脱下的衣服就放在这。澡后有闲致的人在这闲谈拉呱,抽烟,嗑瓜子。洗澡间澡池有大中小三个,一个大池旁边并列着二个,一大一小,小池上面有木条的盖,听说这小池的水被一直加热,通过池壁孔洞的相通,将小池的热量传递到大池,保持洗澡水的温度。洗澡间厚重的木门上有一个滑轮,固定墙壁的一条粗绳经过滑轮拴着一个重的木锤,使木门始终紧贴门框,进出洗澡间,都要使劲拉开和推开这木门,这样的设置是想多保存洗澡间的热量。

         春节前到澡堂洗澡的人很多,这时候天很冷,赶快脱了衣服,光身子穿着湿哒哒的木板拖鞋,走客房到洗澡间的一段路。混身哆嗦着拉开洗澡间木门,大池里面赤条条的人站着,坐着,蹲着。整个洗澡间雾气腾腾,一股热烘烘的腥不拉几的味道扑鼻而来,总之进入澡堂大门就有一种怪味伴随着你。去澡堂各人感受不同,有的如小孩是完成大人交待的任务,有的是干活出汗需要洗澡,有的是一种嗜好,乐意在澡堂消磨时间,所以那年代澡堂的生意很是兴隆。

         故乡的澡堂

故乡的澡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烧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