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短视频,展现的是延安大学的后山坡上,作家路遥先生的墓园,并说道原先墓园不是这样的。企业家潘石屹某天到这墓园凭吊后,捐资十万元嘱延安大学用在路遥先生的墓园。我很感动潘先生的善行义举,我很早就知道路遥先生的名著“平凡的世界”,但一直没有拜读,家里没有现成的书,于是在努努书坊阅读网读完了它。网页首先呈现平凡世界的目录,百万字的著作分三部,第一部五十四章,第二部五十四章,第三部也是五十四章,目录规整到地竖行排列,给我的印象:那是我心目中的丰碑。
第一部第一章开篇是: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
…… 第三部第五十三章开篇是:1985年清明前后
……这表明平凡世界这部著作,情节涉及的时间跨度是十年。路遥1949年12月出生于陕北山区一个穷困的农民家庭,与新中国同龄。解放前农家的苦难他听长一辈的人说过,以后的农村农民的困苦,他经历过,他作为知青回乡务过农,他知道54年至56年的农村合作化运动,58年的公社化高潮年代实行了20年的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体制。
这种体制的实行,农村面貌并没有预想的改善,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没有预想的提高,农民的生产劳动积极性没有相应的发挥,其体现就是农产品产量低,导致所有城市人口要按月定量供应粮食。路遥熟知当时农村农业的面貌,所以平凡世界这部著作是以农村农业为主线而展开鸿篇巨制。路遥将十年间农村农业的变化在162个章节中展开,结局是双水村的农民都分到了土地,农民因地制宜勤奋耕作,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村里的学校得以重建,农民除了耕作还在村里养鱼,办厂,还到外面包工程,打零工,有的家庭从以前的一穷二白过渡成万元户。这种改变是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党中央一系列对农村的新政策,全篇文字路遥没有引用这些政策或文件,但文字情节是依附于此展开和推进的。
1975年邓小平任国务院副总理,开始拨乱反正。1977年中央宣告十年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同年10月恢复高考制度。1979年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其中提出:社员自留地,自留畜,家庭副业和农村集市应予鼓励扶持。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
平凡世界的时间线是终于1985年,也就是该年一月一日,中共中央发布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进一步提出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户家庭经营长期不变以及继续完善土地承包办法,提倡农民进城开店,设坊,兴办服务业,以后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而实行合同定购或市场收购。同年也取消了存在26年的人民公社,由乡政府,镇政府正式履行基层政府的职能。路遥的著作中,农村农民面貌的逐步改变,印合了当时的国家对农政策。
平凡的世界著作中的另一条主线是对省,地,县,公社,大队有关干部的描写,其中涉及在扩大自留地,个别农民做买卖,个别干部的生活作风,个人利益家庭利益和整体利益,同一事件形成对立的处理观念等等。文中以田福军任原西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黄原地区领导到出任省委副书记兼副市长的前后经历,揭示了一些干部的墨守成规,也塑造了以田福军为类型的优秀干部,在促进农业和农村向前发展中所起到的领导作用。
路遥也在文中铺就了几对人的婚姻和恋爱场景,立意新奇,使人耳目一新。田福军的侄女田润叶,不爱叔叔同事,革委副主任李登云的独生子李向前,而是一心爱着自己小学同学,同村的农民孙少安,在田福军的岳父背着女婿向田润叶指出,答应这门亲事会改善田福军和李登云不和谐的工作关系时,有感于叔叔长期对自己的关爱,田润叶违心地和李向前结婚。结婚当日田润叶就另铺床独睡,后又离家居住,直到李向前因车祸高位截瘫在轮椅上生活时,田润叶突然萌生怜意,要全力照顾丈夫,不久两人就有了一个儿子。
省委副书记
田福军的女儿田晓霞拒绝了同行记者的追求,而是爱上了煤矿工人孙少平,在二人确定恋爱关系时,在1983年的黄原抗洪救灾中,田晓霞为救一个女孩的生命而殉职。田福军的侄子田润生因一次偶然停车,遇到了家庭成分不好的女同学郝红梅,她已成婚,有一个儿子,但丈夫去世了,生活所迫,她带着孩子在路旁摆摊挣钱。田润生等她生意结束,开车将她和儿子送回家,昔日同学的遭遇,困难的家境,使田润生徒生同情之心,答应要尽全力照顾她,在以后送生活用品当儿,在当地村民的窃窃私语中,田润生告诉她:自己要和她生活在一起
……结果昔日的同学成为了夫妻,他们生了一个女儿后全家就迁回双水村。
孙少安对田潤叶主动的感情表白不愿应对,他觉得自己是农民,家里穷,而她是城里人,是教师,叔叔又是大官,自己和她成婚是害了她。于是在二妈的说合下与贺秀莲结婚。婚后生了一儿一女,贺秀莲料理生活,干农活,协助丈夫办砖厂都是一把好手,夫妻俩给自己和父母兴建了漂亮的窑洞,出资修建了村里的破旧小学,这是多么幸福的家庭。但平凡世界第三部第五十三章结尾是这样的:”孙少安在喧腾涌动的人群中站起来扭过头,准备叫妻子,却猛地惊呆了,他看见,刚立起来的秀莲嘴里鲜血喷涌,身子摇晃着向下倒去
!他大叫一声,发狂地张开双臂抱住了她……我们无比沉痛地获悉,原西县医院对秀莲的论断结果是肺癌。“
孙玉亭和贺凤英夫妇。孙是一位大队干部,什么事情都拿政治原则往上套,是那年代政治挂帅饿着肚子闹革命的样板人物,是人有多大胆,地能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等不切合实际口号的热烈拥护者。他妻子是大队妇女主任,二人满足于这种出人头地的生活,庄稼活和家务事却少有操持,小说里的孙玉亭自始至终都是烂鞋一双用绳子系在脚上,虽然家里邋遢破败缺油少米,但孙玉亭革命热情却丝毫不减。
孙少安孙少平的姐姐孙兰花和丈夫王满银是令读者印象深刻的家庭,当地村民的印象中,王满银是一个逛鬼,不做农活也不会做农活,常年沉迷在各地,一边游逛一边倒腾小商品小物件,甲处买乙处卖,得一点微利维持逛鬼的游荡。只有每年的过年他才想起自己还有一个老婆,二个孩子,于是回家过年。过了年就再也蹲不住了,便又离开家,年年如此,到小说结尾王满银还是一个逛鬼。孙兰花习惯了丈夫的离经叛道,每年在约莫逛鬼要到家的日子,忘不了拉着孩子在路边等着他。
金秀恋爱生活的描写。金秀就读省医学院,在医院实习时巧遇因工伤住院的孙少平,孙是金秀哥哥金波的好友。经治疗孙少平脸面还是因伤势破了相,孙少平苦闷之时金秀将一封信递给他,第三部五十二章这样写:孙少平立刻抽出信纸。他只看见“哥,我爱你……“几个字,就闭着眼发出一声呻吟般叹息……孙少平思考了很长时间,给金秀一封长信,叙述了不能和她结合的理由。
平凡的世界的结尾描写孙少平从省城医院回到大牙湾煤矿,全书的最后文字是:他上了二级平台,沿着铁路线急速向东走去。他远远看见,头上包着红纱巾的惠英,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以及脖子项里响着铜铃铛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
惠英是孙少平师傅的妻子,师傅因公去世后,孙少平里里外外帮助惠英,照顾师傅的儿子明明,二人来往密切,孙少平会和惠英结合吗?看完全文我还想起这样的书中情节,黄原阳沟大队曹书记看中在他家打工的孙少平,想将没考取大学的女儿嫁给他,于是将孙少平的户口从双水村迁到阳沟,并将黄原市20个招工名额设法要了一个给孙少平,才将孙少平由打工者变为煤矿工人,那么,曹书记的女儿会和孙少平结合吗?
全文在网上读完。精彩的篇章使我难忘。路遥先生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一个不平凡的人写就了不朽的篇章“平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