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券的发行和兑换曾经伴随了我们十几年,现在退休的人员大都经历过认购国库券。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为了集中社会资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中央成立了国库券推销委员会。
国库券是从1982年开始发行,其面值分别有一元,五元,拾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一千元,五千元,一万元,十万元等。版面有横形竖形二种。当时规定国库券不作货币流通,不得自由买卖。每张国库券到规定的年限可以兑换本息,不论逾期多长时间,兑换的本息是固定不变的。
国库券发行是采取个人和单位企业进行认购,那时推销国库券是各级的政治任务,对于个人和单位企业是经济任务。我所在的企业是将单位认购的和职工认购的二种都一并买入,职工认购的部分于发工资的时候从工资中扣除。
那年代职工工资都不高我当时月基本工资36元,夫人21元,可想而知个人认购国库券都不会多,所以国家首次发行还有一元的面值。我在企业财务部门工作,有的职工归还公款就以国库券的面值抵现金。那时的会计核算中都有“国库券”这个会计科目,用于管理国库券。
那时个人购买国库券数目都不多,在工资都不高年代,如果能将国库券尽快变现那是受欢迎的。果真就有人看到这是商机,悄悄地去住户家用现金购买国库券,按照发行的不同期限给与不同的价格,经营此道的人多少都挣到了钱。
从1982年开始发行的各年国库券,至1997年都能全部兑换,个人认购的兑换现金,单位企业认购的,本息结算一律通过银行账户转账划拨。就此国家停止了发行国库券。
1997年以后不少国有企业进行改制,原有的企业建制有很大的改变。正因为如此1997年到期的单位企业认购的国库券,到2012年,原六安县所属的就有近250家没有完成国库券的转账划拨。为此六安有关银行还专门下发文件,催促办理。我认购的国库券早就兑换了,现从网上按照不同的面值各复制如下,一睹当年的国库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