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备战盐

(2018-05-12 22:00:25)
 http://s3/mw690/002h0K7Lzy7kpBmiopA02&690
          这幅画是《 潞河督运图 》中天津风物之十六的插图,图中十几个垛形物件就是盐垛。盐每个人都需要,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但依照我的体会,按需要程度来排列,应该是米盐油柴酱醋茶,盐是调味品中的第一要素。
          看这张图我捉摸出盐和盐垛普通规律:一是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像盐这样的大宗货物,水上运输是第一选择,因为舟船的载重量很大,所以能即时满足市面的需求,也能降低盐的运输花费,二是盐的储存量大,存盐的场地应该尽可能靠近码头,减少运输的花费,三是这种垛形储盐方法是前人成功经验的传承,有一套缜密的操作流程。
          我想现在六安人能在本地亲眼看到这种盐垛,一定不会多。说不会多,说明六安肯定有过这盐垛。老六安人都知道原华山路(现在的长安路)有一座桥叫备战桥,由六七十年代解放军工兵部队承建。在那年代还有以备战作前缀的就叫“备战盐”,备战盐就是以图上的垛状样式,储存在六安 。盐在中国一直都是专营物品,解放后各地都有盐业公司,六安也不例外。当时盐垛就堆放在公路旁边,这条公路就是大寨路即以后更名为大别山路。堆放的地点,就在六安二中校后门的正对面。那时是1965年前后,我在六安二中学习,是住校学生,那时二中的后门正对着这公路,出了这后门就能看到那巨大的盐垛,这大体量的盐垛,太引人注目了!我不知道是什么消息渠道,同学们都知道那是备战盐。
          盐垛的场地面积很大,夏天我们时常从二中后门出发到淠史杭干渠洗澡,每次都经过盐场。有时我们一边走一边议论,这盐是从合肥汽车运来的,还是大船运来的?盐垛这么高,取盐不是容易塌吗?为什么不动员家庭存盐呢?当然以后我知道盐是由船运来的,我们洗澡的可以跳水的水泥岸堤就是码头。
          那时有备战桥,备战盐不足为奇,为备战六安地区新建的三线厂就有几十个。备战盐的盐垛什么时候消失的我不得而知,以后盐业公司的职工宿舍就在盐垛那地点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恭录同学来信
后一篇:大串联的回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