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广角——重复问题》教学案例

(2012-09-26 15:36:14)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案例

 [内容摘要]:在我校组织的教学开放周活动中讲的一节课,结合我校的领袖儿童教育的相关素材,按照“三模九步”的教学模式和小组化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中学生体现出了自由、轻松、和谐、主动的气氛,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引导和组织的作用,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的意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开放性   领袖儿童   三模九步   小组合作   重复问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108页例1及110页1、2题。

教材分析

重复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涉及的重复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可以说,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本节课就是借助学生熟悉的情境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并能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总数量。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简单的四则运算的技能,也有了一个人同时参与几项活动的生活经验,并且乐于在活动中主动进行数学思考的学习方式,乐于体验被老师所赏识的愉悦。但是,活动中“从两次活动人数的总数中减去重复的部分”这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这是本堂课要突破的难点,也是本堂课设计的亮点。

教学背景

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统计中出现的重复现象,通过运用集合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从抽象到直观的思考过程,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经历从抽象到直观的思考过程,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会应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题:

师: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很多听课的老师和家长朋友,让我们一起来欢迎他们的到来吧。(学生鼓掌)

师:今天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向各位隆重介绍一下我们班的几个干部:一个班长,一个体育委员,一个音乐委员,两个卫生委员。(分别站起来进行自我介绍)

师:本来应该是5个人,可他们站起来却只有3个人,这是为什么呢?

生:两个卫生委员分别是由班长和体育委员兼任的,他们两人都重复了一次,5个人减去重复的两个,所以只有3个人了。

学生的回答引出了重复问题,让学生对重复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二、先学后教:

师:大家都知道,去年我校在屈校长的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关于领袖儿童的教育和教学活动,到现在为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并且涌现出了一大批的领袖儿童。我们班也有很多同学被评为了领袖儿童,现在我把我们班的部分领袖儿童的名单出示给大家(在电子白板上显示本班部分学习领袖和生活领袖名单,表扬他们真棒,并请大家向他们学习。)

师:我们班部分学习领袖和生活领袖的名单已经让大家看到了,你从表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了学习领袖有8人,生活领袖有9人……

师:你们知道这两种领袖一共有多少人吗?为了帮助大家弄明白这个问题,我给大家带来了自学提示,请大家根据自学提示,独立思考并解决相关问题。

自学提示:

(1)数一数上表中的学习领袖和生活领袖各有多少人?

(2)既是学习领袖又是生活领袖的有几人?

(3)表中的领袖儿童共有多少人?你是怎样思考和计算的?

(4)准备向全班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己先独立思考,对于弄不明白的地方,再分小组讨论解决。

学生上台展示不同的方法:

生1:8+6=14(人),学习领袖有8人,生活领袖有9人,但生活领袖里面有3人也是学习领袖,这3个人重复了应该减去,所以生活领袖只能算作6人,就用8+6=14(人)。

生2:5+9=14(人),学习领袖有8人,但其中有3人也是生活领袖,只能算5人,生活领袖有9人,所以用5+9=14(人)。

生3:8+9-3=14(人),学习领袖有8人,生活领袖有9人,有3人重复了,要减掉,所以用8+9-3=14(人)。

师:这么多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呢?为什么?

生齐答:第三种好,因为这种方法在理解上更容易一些。

师:像刚才这样的表格我们在看的时候不容易看出有3人重复,很容易算错。谁有好的方法来表示学习领袖和生活领袖,让我们一看就知道一共有多少人?(学生想办法,师了解情况后,让有不同的方法的同学板演)

生:可以把既是学习领袖又是生活领袖的做个记号,便于观察,这样在计算的时候就不会出错了。

如果没有学生用集合圈表示,教师介绍并引导学生弄清每个圈表示的意义再让学生填写。

师:现在有了这个集合图,一共有多少人该怎样算?(引导学生明确用两部分的人数和减去共有的人数即可)

小结:像这样告诉了两部分的数量(有重复时)求总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数量1+数量2-重复的数量。

三、展示反馈

1、110页的第1题(先填写再求一共有多少种动物)

2、110页第2题。

3、

4、50名同学参加乒乓球和足球比赛,参加乒乓球比赛的有25名同学,参加足球比赛的有32名,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同学有多少名?

5、三年级某班同学参加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5人,参加作文竞赛的有13人,这个班参加数学、语文竞赛的总人数可能是多少人?

学生先做,然后汇报,让学生给学生进行讲解,说清楚理由,教师适当进行指导。

四、作业:

2、小红昨天、今天吃的菜如下表:

昨天

白菜

土豆

萝卜

西红柿

冬瓜

今天

西红柿

豆角

白菜

包菜

丝瓜

先用集合图表示再算出她这两天一共吃了几种菜?

板书设计:

巧算总数

告诉了两部分的数量(有重复时):

总数量=数量1 + 数量2 - 重复的数量

 

【教学反思】

这次的课堂教学比赛是我校对全体学生家长的开放活动。我执教的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的《数学广角—重复问题》。本节课涉及的重复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本节课设计时我从学生的认知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恰当的确定教学目标,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优方案。为了便于教学目标有效的落实,我设计了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从问题的引入到问题的拓展都紧紧围绕领袖儿童教育的相关素材来合理的进行问题的设计。问题的设计层层递进,一环扣一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让学生感受到用集合图来解决问题的价值,又能让学生掌握使用集合图解决重复问题的方法,初步体会集合思想。通过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充分体会和运用本节课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本节课给学生留足了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反思,尤其是最后的巩固、拓展题的呈现,结合了学生的实际,顺其自然,把学生思维的触角引向深入。如果时间允许,应多举生活中有关重复的问题。本节课充分体现了简单设计,深刻引领的教学理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