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脸上动刀要理性

(2012-05-18 10:15:57)
标签:

整形

美容

手术

分类: 媒体报道

转发《保健时报》罗德芳记者的采访专稿——《闫迎军:脸上动刀要理性》

 

背景:为了挽回丈夫的心,27岁的王梅(化名)把自己原本端庄的容貌整成“小三”年轻可爱的模样——开眼角、埝下巴、隆鼻等,整容共6次。丈夫说她疯了,提出离婚。王梅也越看自己越别扭,竟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整容能够通过后天手段改善先天不足,满足人们追求美的愿望。然而因整容引发的社会悲剧却频频发生,从“超女”王贝到“红粉宝宝”事件,让人心惊。煤炭总医院整形美容科副主任医师闫迎军博士介绍说,通过上述整形失败案例,我们可以清楚认识到,对求美者进行科学知识普及十分必要。

 

动机不纯者不适合整形美容 

“求美动机不纯的求美者,不适合做整形美容手术。”闫迎军指出,美容手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要有正确的预期目标,对自己的容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通过手术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不可冲动、盲目跟风;其次,预期目标必须具备手术可行性,在技术操作性、美容效果上,和医生达成一致的认识。

 “如果手术动机仅仅是为吸引丈夫而去整容,求美者缺乏对自己容貌的正确认识,手术后如果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就会认为手术失败,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闫迎军说,如果心态不对,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整容会有风险,甚至造成手术失败。

 

医生要制止求美者的错误决定

整形美容是高消费行业,也是高盈利产业。部分业内人士,包括医生,只关心创收,而对求美者没有责任心。

“为了盈利而不制止求美者的错误决定,是医生不负责任的表现,而没有责任感是不会成为好医生的。”闫迎军告诉记者,如果求美者事后想明白了,或者手术后没有实现更高层次的目标,就会后悔、失望,可能产生对医生的怨恨,引发医患矛盾。

闫迎军曾经也遇到过为挽留老公而要求手术的案例,他当时拒绝给求美者做手术,并极力劝说让她回去认真考虑,求美者以后也没有再来。“对求美者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他说。

 

整容业需加大科普和规范力度

“中国的求美者有相当一部分不理智,容易冲动,也极易上当受骗。”闫迎军说,大众对整形美容缺乏理智、清醒的认识,还处于盲目懵懂的状态。另外,中国美容业目前在监管上存在漏洞,美容院误导、欺骗求美者是最大的弊端。“更关键的是,求美者自己‘愿意’被骗,正规医生跟他实话实说,他们反而不信,美容院(注意:不是美容医院)忽悠、欺骗他们,他们反而相信。这就是中国美容行业的现状。”闫迎军对此深感无奈。

   “改善中国美容行业,既要对美容医院和美容院进行标准规范,也要加强对求美者的知识科普。”闫迎军总结道,“从消费者的角度,通过市场杠杆来整顿美容行业,是最有效的手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