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丁晓君在《王宝钏》中剧照

(2020-04-02 14:32:04)
标签:

杂谈

媛妈聊戏 • 视频】双歌罢,虚檐转月,余韵尚悠扬 (下)

 
 


小编的话:这篇文章比较长,视频之后的内容是写给非戏迷的君粉们哒。不过图片绝对养眼,而且每一张图片都可以点开看大图,视频也极为罕见宝贵哟☺



《大登殿》是传统京剧骨子老戏《红鬃烈马》中的最后一场(见后)。讲述的是薛平贵西征,娶番邦代战公主为妻并在公主的帮助下,攻破长安,自立为帝,事成后封官授爵,清算余孽的故事。

丁晓君在《王宝钏》中剧照


丁晓君李胜素可以算是当今京剧舞台上色艺双绝、颜值爆棚的领军人物了,由于行当和派别有很大重合,很少有机会一起登台。而在传统戏的舞台上同台飙戏,应该只有这一场,这一回。


丁晓君在《王宝钏》中剧照


薛平贵金殿分封,宝钏执掌昭阳正宫、代战公主虽封为西宫但执掌兵权。


李胜素的王宝钏就不用说了,中宫皇后的端庄典雅、平和中正的风范,舍我其谁的气势,但同时心里还是免不了有那么一点点小小的“酸”。


而丁晓君的代战公主,得于杜近芳先生的王(瑶卿)派亲传,娇憨率性却不霸道,虽有小儿女的满满醋意,却又有皇家公主,带兵女帅的豁达坦荡,别具一格,在当今的京剧舞台上难得一见。


 




下面的话,写给平时不常看戏的“非常规戏迷”的朋友们,“常规”戏迷朋友们就看美图养眼吧:
凤冠是京剧舞台上,凡是跟皇族沾边的年轻汉族女性的标志性头饰。另外,除了皇室成员外,还有官员夫人,平民角色婚嫁时也可戴凤冠。身上的着装则可以根据不同场合配蟒袍或者绣有不同适合身份图案的常服(帔)。这出戏中,美素素扮演的王宝钏,就是典型的凤冠+蟒袍的造型(见下图)。

丁晓君在《王宝钏》中剧照


而与之相对,传统京剧中,辽、金、清满等凡是非汉族的女子,在舞台上的造型一律为梳“旗头”、着旗袍、穿花盆底绣鞋。同样,根据场合身份不同还分为旗蟒与常服。戏中美君君扮演的代战公主,为典型的旗蟒造型(见下图)。


丁晓君在《王宝钏》中剧照
丁晓君在《王宝钏》中剧照


花盆底绣鞋


除此之外,在京剧舞台上行礼,汉族和外族也是不一样哒。汉族礼就不多说了,大家一看就能看得出来。这里跟大家稍微聊一下“番礼”。在上面视频的这场戏中,马达、江海也给公主解释了两种行礼的不同之处。

丁晓君在《王宝钏》中剧照



戏中王宝钏见薛平贵时行的是跪礼(见上图),而代战则行的是由满族“蹲安礼”演化而来的蹲安,还加上了也是由满族“抹额礼”演化而来的舞台上的“抹额礼” 行礼时女子头部微微向前低一下,同时右手上举至额头处,在额前手心向内手背向外五指并垄,由左向右作平抹状(并不真摸额头)。

丁晓君在《王宝钏》中剧照


上图:蹲安礼,丁晓君饰代战公主



特别还要说一下这个舞台上的“蹲安”。记得小时候头一次看旗装戏就听家里的老人说过,看似简单,其实腰腿很吃劲。行礼时女子上身腰部以上挺直,不低头双目直视受礼者,花盆底鞋向前倾斜,双脚为半足尖着地状,双腿并齐,双膝缓缓弯曲,呈半蹲式,最后双手轻抚在双膝上。 而这出戏的蹲安又尤其费劲,两次行礼后,并不是马上站起来,而是要保持这个半足尖着地半蹲的姿势,等着王宝钏和薛平贵唱一段后再起身,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自己在家试试,看看能坚持多久😜😜😜



丁晓君在《王宝钏》中剧照



再聊一聊《红鬃烈马》这出骨子老戏。共包括十几场可以独立或组合演出的折子戏,电视连续剧的节奏。故事内容按现在的话说,应该归于“架空言情”类,梗概是这样的:
丞相王允,有三个女儿,老大金钏,嫁给了户部的苏龙;老二银钏,许配了兵部的魏虎;最小的宝钏未嫁,老爹十分宠爱,准备在十字街头,高搭彩楼,让她自己抛彩球选婿(王允不知道怎么当上的丞相,用这种方法给自己最喜欢的女儿选女婿,这得有多脑残啊!)。
有一天宝钏在花园玩,看见外面有一个相貌不凡的叫花子睡在墙外面(颜控到这种不挑食的程度?),身上隐约有一盘龙的影像,觉得一定是碰到了潜力股,就送了银子给他(花园赠金),并暗示他几日后到十字街头来看热闹。果不其然,选胥当天,宝钏的彩球打中了叫花郎薛平贵(彩楼配)。
王允一看选了个叫花子,不答应了,想悔约另选,而王宝钏则坚持要嫁,与父亲三击掌发誓后毅然与封建贵族家庭划清界限,随薛平贵搬入了寒窑(三击掌)。丁晓君在《王宝钏》中剧照


上图:十八年居住在寒窑的王宝钏,靠挖野菜充饥

丁晓君饰王宝钏


不久,薛平贵在皇帝面前降服了外邦进献来的红鬃烈马,抱上了皇帝的大腿,封为后军督 闹窑降马)。正赶上西凉闹事,苏龙、魏虎分别担任正副元帅,出征平乱。王允不怀好意,申请任命薛平贵为西征大军的先行官,平贵无奈,只能与宝钏告别,出征西凉(别窑投军)。
薛平贵寒窑别妻,回营时误了点名。魏虎与老丈人王允谋划,干脆借这个茬杀了薛平贵。苏龙却不忍心,极力劝阻,最后捆打军棍了之(误卯三打)。
西征途中,薛平贵获胜回营;魏虎借庆功之际,用酒将薛平贵灌醉,绑在红鬃马上,驱赶到敌方大营,而对朝廷却假报薛平贵已死(又是一个脑残,直接杀了不就结了)。谁知西凉王爱平贵的才貌(又是一个颜控),反而把自己的女儿代战公主许配。至西凉王死后,薛平贵得代战公主的助力,继位为西凉王。
与此同时,王宝钏清守寒窑,备尝艰苦,潜力股杳无消息,无奈之中写了封血书,逮了个大雁,希望能将信捎至西凉薛平贵处 - 这脑子也有点短路鸿雁捎书)。宝钏的老母也不时来探望,怎奈宝钏仍被潜力股套牢,毫无懈志(探寒窑)。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十八年时间犹如白驹过隙。一天,薛平贵正思念王宝钏,忽然看见一只鸿雁衔宝钏血书而至,抚今追昔,想回国探望,又怕代战公主不答应(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啊),于是设计用酒灌醉了代战,盗令而出(薛平贵的混蛋本质开始展现)。代战公主醒后,发兵紧追,连赶三关。见面后,薛平贵哭诉对宝钏的担忧和思念,代战公主慨然应允(我觉得这戏里最好的人就是代战公主了),还将金玲信鸽让平贵带上,以防万一,并同时驻兵国境,准备接应(赶三关)。


平贵回家,路过武家坡,遇到了王宝钏。夫妻阔别十八年,王宝钏已经不认识薛平贵了。薛平贵假装问路,调戏宝钏,想要试试她是否贞洁(能想到这损招儿,这得是得多混蛋的人啊!),王宝钏逃回寒窑,薛平贵追过来如实亮明了自己的身份,并讲述了别后经历(武家坡)。夫妻相认后,二人相携来到相府,向王允、魏虎讨算十八年所欠的军粮(算军粮)。
丁晓君在《王宝钏》中剧照

丁晓君在《王宝钏》中剧照

丁晓君在《王宝钏》中剧照

丁晓君在《王宝钏》中剧照

上图:武家坡、算军粮剧照

丁晓君饰王宝钏,于魁智饰薛平贵


后来皇帝驾崩,王允篡位,要杀薛平贵。薛平贵放出代战公主所赠的金铃信鸽求援,代战公主赶至银空山,打败并收降了追捕薛平贵的高嗣继(银空山),并一起反攻长安,生擒王允。薛平贵自立为帝,在金銮宝殿上封官授爵(大登殿)。

 丁晓君在《王宝钏》中剧照

丁晓君在《王宝钏》中剧照

丁晓君在《王宝钏》中剧照

丁晓君在《王宝钏》中剧照


   丁晓君在《王宝钏》中剧照


上图:银空山剧照,丁晓君饰代战公主,金喜全饰高嗣继

很多非戏迷朋友读到这里,估计会问,这么一个充满着脑残、颜控和混蛋的不合逻辑的戏,为什么会传承百年至今,还久演不衰?
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是因为里面有大量的,不仅超好听,而且脍炙人口的唱段。观众们一次次地走进剧场,不是去看这个戏的剧情,而是去看、去听他们粉的角儿,如何把这些大家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角色诠释的与众不同。

前面提到过,这出连台骨子老戏。共包括十几场可以独立或组合演出的折子戏。比如以薛平贵为主线的“薛八出”包括花园赠金、彩楼配、别窑投军、误卯三打、赶三关、武家坡、算军粮、大登殿。

青衣花杉行当的祖师爷,“通天教主”王瑶卿先生的“王八出”则是以王宝钏的遭遇为故事主线,包括花园赠金、彩楼配、三击掌、平贵别窑、探寒窑、武家坡、算军粮、大登殿。王瑶卿先生盛年时还曾别出心裁,前后同时饰演宝钏和代战两个角色。
当今舞台上,《红鬃烈马》一般都只演武家坡、算军粮、银空山、大登殿,四折正好一个晚上两个多小时。
美君君贴演这出戏,常效仿祖师爷,一人前后分别饰演两个全然不同的角色,前宝钏(武家坡、算军粮)后代战(银空山、大登殿)。丁晓君在《王宝钏》中剧照
武家坡 王宝钏
丁晓君在《王宝钏》中剧照
银空山 代战公主
丁晓君在《王宝钏》中剧照



大登殿 代战公主


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同一出戏内,诠释迥然不同的两个人物,这既需要娴熟的表演才能,又需要文武兼备的功底,晓君演来游刃有余,酣畅淋漓。

 


 


演员简介:丁晓君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京剧的颜值担当,杜近芳先生的高徒。李胜素是梅葆玖先生的高徒。两位艺术家同宗梅门,能够在同一出戏里面同台出现的机会极为罕见。


作者简介:媛妈,外貌协会的资深成员,偏食偏科的半吊子戏迷,晓君的铁杆脑残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