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凤姐重庆晨报师范学院寄语李敖夸大狂校园 |
分类: 教育校园 |
文/吴荣
邹渝向毕业生们提出了三点寄语:
第一,毕业是事业的起点,也是人生道路的起点。同学们要放眼未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要做一个啃老族,成为社会或家庭的包袱。他还特别提到校友“凤姐”,“网络上传凤姐在美国成了修脚师,这对她其实是一个可喜的进步,这也代表她有一技之长,可以自食其力。”
第二,热爱生活,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不要愤世嫉俗,感觉老师、母校、社会都欠你的,不要有包袱,要轻松前行,没有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
第三,学会感恩,懂得珍惜。(重庆晨报)
皱渝是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的校长,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由重庆教育学院改制而成,并迎来400名本科和2383名专科首届毕业生。冬天少热水,夏天没空调,食堂的饭菜也没那么可口,宿舍还有“小强”出没。皱校长因此代表学校向本届的毕业生表示歉意“我们的工作的确存在不足,没有达到同学们的要求,在这里说声对不起,希望同学们放下不愉快,把幸福和快乐带走。”
校长的话令很多的毕业生都感动了。除此以外,校长向毕业生提出了三点寄语。从重庆晨报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了第一条寄语中皱校长希望毕业生们“自食其力”,举了“凤姐”的例子。
凤姐可是一个争议性蛮大的网络人物,因一系列雷人言论在网络上走红,被人称为“凤姐”。她自称懂诗画、会弹琴,精通古汉语,自称“9岁起博览群书,20岁达到顶峰,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如此夸大狂的雷人语言,为何凤姐现在研究的却是《知音》《故事会》类的人文书籍?并没有对凤姐存在偏见,只是她的言论确实名不副实!有人怀疑“凤姐”的出名会不会有幕后团队的策划,但也没有丝毫的根据证实。可以肯定的是,凤姐在有意或者无意间出了名以后,在尝试到屡屡被媒体大众聚焦的闪亮光环下,不管人们捧她亦或贬她,凤姐变得变本加厉争取为自己打造“永不谢幕的舞台”。
社会心理学者韦志中教授认为,凤姐是典型的病态型自恋人格。一个自我认同有病态的人,可能是两个极端的表现:一种是过分贬低自己;一种是过分夸大自己,凤姐属于第二种。
网络上传凤姐最近在美国成了修脚师,而我们的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校长知道了这个消息,为凤姐感到可喜的同时运用到寄语大学毕业生作为“自力更生”的例子,皱校长的初衷当然是好的,但举了“凤姐”的例子就存在着不妥了。首先,凤姐的雷人雷语表明她在社会中浮夸的成分。我们大学生需要的是脚踏实地奋斗,务实理智地进步,凤姐的身上何处体现了这些?其次,对凤姐的争议清晰可见。“修脚”原本是一项很普通的事情,为什么其他的修脚师给人修脚却得不到围观,而凤姐在美国替人修脚却引来如此高度的关注,连大学校长也非得拿出来作为大学毕业生的榜样,因为她不是他人,她是“凤姐”。最后,凤姐的言行体现不了大学的精神。皱校长可以拿许多学有所成,事业有成的名人来激励毕业生,也许我们的皱校长“特立独行”走“与众不同”的风格,但是“凤姐”何德何能成为大家的励志榜样呢?
文末,笔者知道一位学者、历史学家也曾夸大狂地自夸:“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与凤姐的“以我的智商和以我的能力的话,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总共六百年之内不会有第二个人超过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