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清华不上”折射啥

(2012-05-04 06:43:54)
标签:

高考生

复读生

小青

中国教育

清华

校园

分类: 教育校园

/吴荣

核心提示:53日,河南商报报道:20岁的小青“非清华不上”,曾经两次参加高考不中,两次割腕自杀未遂。“我觉得活着没意思,我从内心里已经放弃高考了。”小青说,她不想面对结果。

 

    又是一年临近高考时,多少高考生正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同时给他们带来的也有焦虑、不安、疑惑、迷茫。“高考决定一个人的一生”,这种说法深为许多人坚信不疑,五月注定牵动着千万学子与家长的心。

一边是对教育体制猛烈的质疑、批评,一边却是热火朝天、干劲十足地信誓旦旦非某某重点名牌大学不读。两种截然不同地对待中国教育的态度,根本源于各自所处具体位置的不同。社会各界提出对中国现阶段应试教育的反省与批评,旨在深刻地触动教育的核心神经处,促进中国教育的长远发展。尚存丝丝稚气的高考生可没有教育专家或学者的高屋建瓴、统观全局,寒窗十二载为的只是一朝的金榜题名,能够理智务实地奋斗着自己的前程。他们大多数没有“中国教育体制”这个概念,有的只是“高考改变命运”的信念。学子们至多时而会抱怨唠叨一两句学业的繁重罢,更多的实际行动是中规中矩遵循仕途的渐行渐进。在难以改革的教育体制面前,学子们也唯体制是从。很多时候,脱离体制尝试着取得成功犹如举步维艰、天方夜谭。

付出与收获往往是不平等的,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也唯有春秋分日昼夜是相同的。高考生牺牲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抹灭了自我的个性,几乎倾尽全力搞学习搏名校,有时候却不能如愿以偿。“非某某重点或名牌大学不上”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的高考复读生,可以说他们的斗志坚定、耐心十足,理想主义,屡败屡战的挑战精神已经让人敬佩得五体投地。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成就的,复读生们付出了比常人多出一两倍的汗水,有时却难以成为高考幸运儿,不是他们笨,只是世事无常。

就算世事无常,我们也要先尽人事。高考复读生尽到了自己尝试到达“非某某名校不上”的学校的努力,关于能否如愿以偿,这时何不抱着“听天命”的坦然之心。

“非清华不上”听起来多么响亮,如此信念坚定,小青却从来没有想清楚自己上清华是为了什么,如何才能符合成为一名清华人。在历年高考中,“非某某名校不上”的现象也是很常见的,小青会不会也是随波逐流。能够考上清华是众考生梦寐以求,小青要“非清华不上”也付出了两次的高考尝试,品尝到坚持的失败,也许她再考一次或者两次就成功跨过清华的门槛,我们却是遗憾看到她失败一次就想轻生一次的怯弱。“非清华不上”到底是在伤害着小青,让小青失去面对失败的勇气,可见得这种“非某某名校不上”的情结该给一些考生和家长敲响警钟。

尽管社会各界依旧在大声疾呼改革教育,教育改革却难以立竿见影。如果中国的教育改革成功了,类似“非清华不上”的现象必将遭到淘汰,它们的存在在那时候是严重不合理的。教育资源的平均化让每个高考生们真正享受着教育的平等,中国的人才局面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善。路漫漫其修远兮,教育改革要实事求是地渐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