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荣
孩子的成长需要鼓励,而不是总挨批评。孩子的成长需要关爱,却不是一味责备。孩子的成长需要交流,故不能冷淡漠视与放任自流。
昨天跟一位朋友到县城里边逛街。年近,出外就图买些备用物品。行走了一圈,把该买的都几乎购着了。朋友这时兴然想赶去附近的网吧冲冲浪,嘴边念叨着:上了大学之后就没有在县城里上过网。鉴于时间还充足,我们就踏进了久未光顾的网吧玩一把。
脚步跨入一个网吧,发现上网者并不多,令人惊鄂的场面出现了。在为数不多的人群中,几乎座席的都是未成年人。这些未成年人的年龄大概普遍在六岁到十一二岁之间。眼珠子稍转一圈,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的撕杀血溅情景不禁令人触目惊心。看着那些孩子的小指头在键盘的跳跃自如,瞧着那些孩子的目不转睛如废寝忘食的神情,怎么叫人不痛心,怎么叫人不好好反省!
我们常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国家希望他们是未来的栋梁,社会期待他们成为精英,学校盼望他们成人成才,家庭寄托他们是龙是凤。这些孩子的年纪都不大,还不是未成年人,自然也就没有像成年人拥有的基本的判断能力。就这些孩子进入像网吧这类的娱乐场所,试问,这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么?试问,这是孩子本身的过错吗?也许这两个问题问得相当的幼稚,但当提出来后我们幼稚之余难道就不会为此感到痛心感到惭愧么?就不应该值得我们好好反思吗?
拥有正确判断能力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会知道未成年人进入娱乐场所的危害吧。再次强调,他们还是未成年人,还没有像成年人拥有基本的判断能力,也就没有认识到社会一些诱惑的危害性。当他们的好奇心一触到外面世界的诱惑,后面根本就毫无抵抗能力而言。在他们价值观还没有形成正确体系之前,他们可能就因此走上一条歧途,难以回头。这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走向一条深渊的途中,面对那些血拼撕杀的画面,他们也许会觉得自己多么勇敢无畏;当与同伴聊起那网络游戏,他们犹如天降黄金般兴奋。歧途中,高兴的是他们,而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就要愁眉苦脸了,因为眼看着自己的目标就要破产了。
这不是孩子们的错,而是我们的过。最直接的该追究社会的责任,网吧经营者为了最大利益化就不遵守国家的明文规定,温总理的“企业家要流着道德的血液”你们听到了么?假如你们在购买火车票的长龙里突然有人不按规则排队硬要插在前面,请问你们怨恨吗!而插队者还没你们经营者做得那般严重,你们起码还能去争争理,也不至于没买着票。但你们违反了国家明文规定,你们将害惨未成年人,我们在这不必须跟你们争理,因为你们本身为了自己点利益而作了违法的事就已经错了。希望以后你们能够凭着点良心做生意!追究根本原因,家长的责任的确没有落实到位。家长是孩子的法律监护人,为什么会让自己的孩子独自或者跟别的孩子跑到网吧,即使再忙,也要找个人帮忙看管。平常应该跟他们多交流,促进彼此的感情。多一点鼓励,少一点责备,耐心地教导,用正确的爱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作为父母的要好好反省了。再者,学校是培养孩子成人成才的地方,孩子跑到网吧这类公共娱乐场所与学校教育的不当是有着联系的。学校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千万不可不在思想道德上下功夫。学校仅仅培养学生成为考试高手,即使每个学生得高分,但他们思想品德不好,以后出到社会能对社会有多少大贡献呢?学校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于人于己于社会于国家有用的价值观,视野开拓的世界观。教导好每个孩子,学校的责任也刻不容缓。最后我们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在法律上保护未成年人的力度,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的行径。除此之外,国家相关部门可以举办各种类型关爱教育未成年人的活动,丰富他们日常见闻,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肯奋斗有作为的新生代。
梁启超的“中国少年说”仍旧是当代教育孩子的导向。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未成年人进入娱乐场所,除了给营业主带来点薄利,其他的就是种种隐患了。那么,今后我们该怎么做,前面也粗略谈到。希望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作番努力吧。(后语:今天是大年二十九,也就算是大年三十了,本该写点高兴的文字,不过这事还真得让我们好好思考。春节了,祝福各位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事事顺心,龙马精神,身体健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