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识字五》评课稿
(2012-12-26 01:32:53)
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观课议课 |
一年级上册《识字五》评课稿
低年级的识字量非常大,而识字教学本身又是枯燥乏味的。这两天我听了一年级四位老师的四节识字课,总体感觉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学习精神,利用课件制作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我就浅谈这堂课的几个特点:
一、教学目标明确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识字。
二、想象画面,感悟诵读
这一环节首先是安排孩子们自主选择喜欢的词串练习朗读,尊重学生个性化体验,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接着是孩子们自主汇报,教师随机指导:想象画面,感悟诵读词串。教师抓住孩子们的心理,再次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引发他们的有意注意,激起他们的美感。让孩子们将课文的内容进行再创造和拓展,把抽象的文字,转变成形象的画面,为孩子们美读作铺垫。同时教师用富有激励和指导性的评价语言引导孩子们多种形式的美读词串。并在其中安排了拓展说话的句式训练:沙滩上贝壳可好看了,有——,有——,有——,还有——。
四、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
1、教学设计合理有序,各个环节紧凑精致,井然有序 。
2、精美的课件极大程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孩子们由衷地发出“啊”的声音,有的还窃窃私语,迫不及待想把自己看到的说出来,激发了孩子表达的欲望。
3、词串美读形式多样,图文结合紧密,老师指导有方,激励评价及时恰当,让孩子们将课文的内容进行再创造和拓展,把抽象的文字,转变成形象的画面,为孩子们美读作铺垫,整节课孩子们读得入情入境,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4、教师教态自然,语言亲切富有感染力,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听了东丽的课,我总结了几点:设计紧凑,思路清晰,过渡自然,语言精炼,扎实高效。
在学习每行词串都能非常条理地引导孩子看图说话,读词串时不是简单的让孩子一遍一遍的读,而是引导孩子边想象边读,注重孩子想象力的培养和语言的积累。读书非常充分,整节课书声琅琅。写字指导注重看笔顺书空,读田字格,老师示范以及描红,注重习惯培养。课中休息,欣赏《赶海的小姑娘》,声音、画面、歌词文字三者结合在一起,孩子们既欣赏到了活泼欢快的乐曲,放松了心情,所学内容又及时得到了巩固,真可谓一举两得。稍显遗憾的是,学生自主识字时间较长,老师指导写字略显仓促,学生只描红,没来得及写。
听了刘芬老师的课,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扎实。从她复习拼音的过程中能看出她平时教学时对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知识点教授得都非常扎实,孩子们掌握的也非常准确牢固。其次就是,老师能放下身段,称孩子们为“老师”,孩子们因此信心十足,学得放松,不拘谨,绝大多数孩子读起书来声音洪亮,很让我欣赏。
就本节课而言,首先从板书说起,如果大屏幕出示词串,是不是要比“板书全文”好一些,因为很多字孩子们不认识,不会写,其实老师板书的过程,所用的时间,基本上是白白浪费掉了;其次就是复习拼音占用的时间太长,容易错的点到即可;第三,看图说话时间稍有点长,比如:出示了“沙滩 贝壳 脚丫”引导孩子说话,其实已经说通了,说透了,又反复了一两次;第四,在充分运用文本插图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吸引孩子,让孩子们非常直观地观察到大海的美景,引导孩子认真观察,启发孩子合理想象说话。比如学习后面三行词串,教案上有出示图片,但整堂课却只在开始欣赏了大海,后面一直没有再出示课件,如果及时出示“港湾”图片,老师根本不需要费口舌给他们讲什么是港湾。如果及时展示海底其它生物图片,学生亲眼目睹了大海的富饶,完成练习就轻而易举了。
需要改进的地方:1、以后备课时要多钻研教材,把教材吃透吃准,准确把握重难点,直奔主题,突出重点。2、课堂语言要精心设计,讲解、过渡要条理简练,避免过多的重复。3、以后语速要适当放慢点,喇叭声音可适当调低一点,或老师声音放低点,让孩子能静下心来思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