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第五回,有《警幻仙姑赋》,我全文抄录如下:

(2011-04-05 17:06:03)
标签:

杂谈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蛾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欲止而欲行,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慕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态度兮,风翥龙翔。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冷江。应惭西子,实愧王嫱。吁!奇矣哉。——生于孰地?来自何方?信实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果何人哉?如此之美也!(引自甲戍本红楼梦)

  以上这段文字,曹雪芹将警幻仙姑之美貌夸张到了极致。然而,毋庸置疑,此赋是据曹植《洛神赋》改编而来,——当然,这“改编”,经过了曹雪芹的提炼、浓缩、甚至创新。为了充分说明题目,我把曹植《洛神赋》有关段落摘录如下,以便读者们两相对照,使其不惑。

  (宓妃)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远兮若流风之廻雪,远而看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逞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於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璨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之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於山隅,於是忽焉纵体,以游以嬖冬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於神浒兮,采湍獭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顾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体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帐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现在,我们把雪芹《警幻仙姑赋》与曹植《洛神赋》稍作对照,即可看出两者间存有很多相似之处。

  曹植: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雪芹: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

  曹植:飘远兮若流风之廻雪。

  雪芹: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

  曹植: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雪芹: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其他枝微未节,如曹植:若将飞而未翔。雪芹:若飞若扬;曹植:言辞未吐。雪芹:将言而未语;曹植:进止难期,若往若还。雪芹:欲止而欲行。——如此点点滴滴例子,不胜枚举。

  显然,曹雪芹的《警幻仙姑赋》是将曹植《洛神赋》作适当简化、剪裁而来,至少存在明显的鉴戒和继续。因此,超级美人警幻仙姑,分明是洛神宓妃的最新翻版。(本文为求文章简练,未能将曹植《洛神赋》全文采录,但附记于文后。我相信读者,如将《警幻仙姑赋》与《洛神赋》两相对照,无疑会赞同本文结论)

  面对曹雪芹鉴戒、继续甚至是创新、改编,我们当如何看待?红学大家蔡义江老师对此有一个极为精当的解读。他说:让读者从贾宝玉所梦见的警幻仙姑形象,联想到曹子建所梦见的洛神形象,也许正是作拟此赋的意图。我以为,这话真是说到了点子上,可谓是醍醐灌顶、一语中的!

  曹子建与宓妃(甄后)有暧昧之情,而小说中的贾宝玉与秦可卿也正有暧昧之情。但,我有必要在此申明:贾宝玉与秦可卿,根本没有发生过什么性关系。此跟曹子建与宓妃,道理一样,仅有暧昧关系而已。——事实上,曹植《洛神赋》中明言,虽两相爱慕,但隔於人神之道,未能交接。

  曹雪芹写性觉醒中的贾宝玉对“秦可卿”这样的貌美女子私心爱慕,甚至在潜意识中引发性冲动,是很正常的。它表明贾宝玉在心理及生理上完全是一个正常的男子,正从少年步进青年。他梦中遗精,醒来后又与袭人发生性关系,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反映,也是小说情节发展所必须。这时的贾宝玉少不更事,对***还缺乏一个正确的熟悉,对爱情两字体会不深,理解不透,因此,我们不能据此以为贾宝玉对林黛玉不衷冬更不能据此以为贾宝玉是皮肤滥***之蠢货、之色魔。应该说,贾宝玉决非贾珍、贾琏这一类人形怪兽。

  然而,曹雪芹隐写宓妃,不单如此。事实上,曹雪芹通过宓妃这个桥梁,是把秦可卿连接进来。

  戚序本第五回,有回前诗曰:春困葳蕤拥绣衾,恍随仙子别红尘。问谁幻进华胥境,千古风骚造孽人。庚辰本又有回未诗曰: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诗中“千古风骚”、“千古情人”均指秦可卿。那么,为什么要说秦可卿是“千古风骚”、“千古情人”呢?很显然,秦可卿是直接连接于洛神宓妃的,由于洛神宓妃,正所谓“千古风骚”、“千古情人”。(笔者按:戚序本第五回回前诗及庚辰本第五回回末联句,经考证,均为雪芹亲笔。此充分说明雪芹是有意将警幻仙姑与宓妃、与秦可卿串联在一起来构思、来写作,而不是我们出于臆度,强行挂钩)。

  我们解读到此,事情很清楚了,警幻仙姑是洛神宓妃的最新翻版,而洛神宓妃又直接连接着秦可卿,故所以,警幻仙姑也就是秦可卿,秦可卿也就是警幻仙姑,区别仅在于一个是天上,一个在人间。她们都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一有机会,便布散相思。说她们两个乃货真价实的爱情女神,实在是一点也不为过。(小说写秦可卿是警幻仙姑之妹,但在特定之意义上来说,她们两人可视为一人。秦可卿谐音情可亲。第五回秦可卿判词云:情天情海幻情身。此明点秦可卿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情的化身,更是一个情的幻影。实质上,秦可卿是一个隐喻性、象征性人物,乃一个半人半仙的角色。)——秦可卿乃“幻情身”,而且“爱情”太多、太滥,以至于曹雪芹用“情天情海”来形容她。说实在话,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在秦可卿卧室里昼寝,梦中秦可卿引领他神游太虚幻境,醒来时,又是秦可卿引导他出梦境。整个一回书,秦可卿天上、人间,来往自由。而窃冬在书中,秦可卿与警幻仙姑混沌不清,打成一片。她甚至以警幻仙姑之妹的身份,与宝玉在梦里成婚。

  第五回,警幻仙姑曰: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十三回,秦可卿对睡梦中的王熙凤说:“如今我们荚冬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又说,“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是人力可保常的?”警幻仙姑的预言与秦可卿的临终谶语,应该说是如出一辙。事实证实,警幻仙姑与秦可卿,实是天上、人间的分身描写。

  以上所说这些,似乎都不必惊奇,不必大惊小怪。然而,令很多人不可理解并大惊小怪的是曹雪芹对秦可卿寝室陈设的描写。那些描写实在是夸张之极矣!它毫无疑问地证实秦可卿实乃隐寓性、象征性人物。为充分说明题目,我把那一大段文字连同有关脂批,抄录如下:

  (甲戍本第五回)说着,大家来至秦氏房中,刚至房门,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朱旁:引香名“引梦香”)袭了人来。宝玉便愈觉得眼饧骨软(朱旁:刻骨吸髓之情景,如何想得来,又如何写得来?)连说:“好香!”进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朱旁:妙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对联,其联云:

  嫩冷锁梦因春冷(朱旁:艳极!***极!)

  芳气笼人是酒香(朱旁:已进梦境矣!)

  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朱旁:设譬调侃耳。若真以为然,则又被作者瞒过。)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的连珠帐,宝玉含笑连说:“这里好!”秦氏笑道:“我这屋子大约神仙也可以住得了。”说着,亲身展开了西施浣过的纱衾,移了红娘抱过的鸳枕(朱旁:一路设譬之文,廻非《石头记》大笔所屑,别有他属,余所不知。)于是,众奶母伏侍宝玉卧好,款款散往,只留下袭人、媚人、晴雯、麝月四个丫环为伴。秦氏便吩咐小丫环们,好生在廊檐下看着猫儿狗儿打架。(朱旁:细极。朱眉:文至此,不知从何处想来?)

  以上这段描写,谁都明白其中含有寓意,然而,究竟是何寓意,其中具体是些什么内容,连批书人脂砚都不清楚(“余所不知”。)于是,后代红迷依据各自对红楼梦的理解,提出五花八门的解释。其中最富有“创新”精神的解释,当首推秦学家刘心武老师。他以为此段文字能证实秦可卿血统高于贾府,并能证实秦可卿是康熙废太子胤礽的女儿。然而,歪理十八条,真理只一条,任何理论乃至学说,都必须经时间的磨难、读者的拷问。自以为真理在握,乃一家之言,岂能算数?即便是在下,也是如此。

  我以为,秦氏房中陈设的极度夸张的描写,其中所含寓意是很明确的,它不是刘心武老师所说的那么离奇,那么深奥,也不是某些红迷朋友们所言的那么简单,那么肤浅。假如要具体解说,无疑当另写一篇长文,但要简洁、明了、概括而言,三言两语亦能解决题目。

  ★:秦氏房中壁上所挂的唐伯虎《海棠春睡图》,配以宋学士秦太虚“嫩冷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之对联,寓意秦可卿极其美艳,极其***荡。此点,脂砚是明确点出来的,而作者也确是此意。此时的秦可卿,无疑是美艳、***荡的杨贵妃。而唐伯虎、秦太虚的“生活作风”,在民间口碑上也实在不是太好,因此,此一小节文字寓秦可卿“艳极!***极!”尽无题目。

  下面,“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着眼点该在哪里呢?该在“武则天宝镜”。据清·朱鹤龄《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卷中《镜槛》诗的题解中记载:高宗时,武后作镜殿,四壁皆安镜,为白昼秘戏之须。“镜槛”当是镜殿中栏槛耳。此可见“武则天宝镜”所寓,实乃“***荡”两字。然而,前面唐伯虎《海棠春睡图》及秦太虚对联,不是分明寓秦可卿极美艳、极***荡么?此句再寓***荡,岂不太重复,太多余?问得好!!事实上,此句玄机、重点,在“武则天”三字上。武则天,生前极***荡,然而,武则天曾为高宗皇后。我们知道,红楼梦里,元春在八十回后,将荣升为中华皇后,故“武则天宝镜”一句中,重点是寓秦可卿实乃贾府国皇上贾珍之皇后!而此时的秦可卿,又隐射着八十回后的贾元春。或有网友要说,武则天还是大周天子呢,你岂能武断地把武则天定位于皇后?我说,“武则天宝镜”,发生在武则天当皇后期间,故不存在大周天子一说。

  那么贾府国怎么回事?要我说,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明显地以家寓国的,假如我们把荣、宁两府看作是贾府国,则贾珍无疑是贾府国皇上。——此因贾珍在贾府里现任族长。他诱***儿媳秦可卿,与历史上唐玄宗***儿媳杨贵妃无异。(这决不是偶合,而是雪芹的巧妙构思。----不信,我们看贾府除夕祭祖,小说明写贾府门开九重,暗寓皇家气派。)

  还有一点要说明,贾元春并不***荡,但贾元春与秦可卿一样,都是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当上皇后的,——当然,贾元春是中华皇后,而秦可卿是贾府国皇后。我们看秦可卿与贾府国皇上贾珍***略冬看秦可卿临终前对王熙凤所说的那番英明远见的话语,再看秦可卿死后丧仪及荣哀,说秦可卿不是贾府国皇后,不隐射日后当中华皇后的贾元春,那是说不过往的。(关于秦可卿隐射贾元春的具体解读,读者如有爱好,可参阅拙文《红楼梦随笔之三*三位一体秦可卿》)

  或有读者要说,红楼梦八十回后,贾府眼看着就要分崩离析,终极灰飞烟灭,贾元春怎么还有可能往当中华皇后?事情是这样的:人临死前往往有回光返照这一说,而贾府,实也如此。我们看红楼梦,秦可卿死后,贾元春升为贵妃;而林黛玉死后,贾元春升为中华皇后。此实是红楼梦章法结构对称性之体现。(关于贾元春当中华皇后,详情可参阅拙文《红楼梦随笔二·证中华皇后贾元春》)

  我曾多次说过,红楼梦八十回后的情节进展,我们必须探佚清楚,——哪怕是大概。不然,我们就会对红楼梦有些地方看不明白,也不会看懂,而误解红楼梦,甚至颠倒红楼梦,顺理成章,在所必然。

  闲话少叙,言回正传。我们再接着看秦可卿房中陈设。“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这含什么寓意呢?这是寓可卿“兼美”之意。红楼梦二十七回,回目正是“杨妃戏彩蝶,飞燕泣残红”,杨妃,喻薛宝钗;飞燕,喻林黛玉;秦可卿,是警幻仙姑之妹,“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骚袅娜,则又如黛玉”。她乳名兼美,字可卿。

  金盘紧连着飞燕,——即黛玉,又紧连着“伤了太真乳的木沟。这“木瓜”,具有特殊性,偏偏是“伤了太真乳”。而“太真乳”,此处正喻薛宝钗。

  有人一看到安禄山三字,便海阔天空胡乱猜想起来。我以为,我们必须静下心来,细味句中之意。很明显,句中之意是暗点林黛玉、薛宝钗二人之名,寓“兼美”之意,与安禄山三字,没有丝毫的牵连。(曹雪芹为寓“兼美”,真是挖空了心思,由于林、薛两人,必须附着在同一器物上,而窃冬必须得巧妙、妥贴,不见一丝一毫人工痕迹,要做到这一点,实在是很不轻易的。)

  脂批曾有钗、黛合一论。我们看此处的秦可卿,实隐寓钗、黛,二美合一。我们再根据红楼梦其他方面线索,可证钗、黛,二美合一,乃雪芹固有构思。然而,我们有很多人,对钗、黛二美合一,理解上有误区。事实上,曹雪芹并不是要钗、黛思想同一,性格合一,而是说宝钗后与黛玉互剖金兰语,遂成金兰契。她们还是二人,虽思想有分岐,性格不同一,然而,姐姐妹妹,卿卿我卧冬达到了人际关系上的***相处。在伟大作家曹雪芹笔下,宝钗、黛玉,都是薄命司人,都极有才华,亦都是值得人们同情和尊敬的可爱女性。(程高本让钗、黛成为一对千古情敌,实在违反雪芹心意,乃可恶之极!)

  秦可卿,隐寓着宝钗,隐寓着黛玉,更隐寓着普天下千千万万的薄命女儿的命运。秦可卿死于***略冬那是红楼梦的表?**恼拢抵适撬烙诩指噬霞终渲帧J晕剩乜汕洹⒂榷恪⒂热悖庑┘涿览觥⑽氯岬呐揖称独洌恍衣浣盎始摇敝郑衲懿磺サ赝痘乘捅В槐幌铝魑蕹艿姆饨ɑ噬厦峭媾∮榷恪⒂热悖家宰约翰煌姆绞椒纯梗欢占故敲鹜觥I砦罟箦那乜汕洌约终浒僖腊偎常占故敲獠涣艘凰溃荒芎咦跃。?

  我多次说过,贾府灭亡,罪不在可卿,王朝灭亡,罪不在美女。曹雪芹,自始自终地把批判的矛头直指颠倒人间是非的红颜祸水论。红楼梦的主题,一言以蔽之,乃“千红一哭悼红楼”!曹雪芹对可爱的女儿们的不性冬布满着无穷的同情,而对导致那些可爱女儿死亡的封建主义制度,布满着刻骨的仇恨。我们看红楼梦,千万不能只看表面的包装,而要看真真切切的实质内容!雪芹曰: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我们千万不能让曹雪芹因我们看不懂红楼梦,误解红楼梦而伤心、落泪!

  ——再接下往。“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寿昌公主,理当是寿阳公主,此系雪芹笔误。寓意是秦可卿极喜打扮打扮。在被删除的雪芹原稿中,我们确切地知道秦可卿有“遗簪”一事的发生。而“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寓意秦可卿生活极其奢华。---(乃皇后)。故秦可卿对宝玉笑道:“我这屋子,大约神仙也可以住得了”。(笔者按:寿阳公主首创梅花妆,同昌公主手制珍珠帐。)

  有人一看“寿阳公主”、“同昌公主”,便误以为秦可卿要成为康熙废太子胤礽的女儿了,此岂不是胡思乱想,凭空乱猜了么?根据“武则天宝镜”所寓,秦可卿乃贾府国皇后,并隐射着日后做中华皇后的贾元春,说秦可卿成“公主”,不但与前面“皇后”成矛盾,而且还把秦可卿等级降了一大截,辈份也降了一整辈!

  最后一个题目,关于“西施”、“红娘”。我想,我们不必把其中寓意弄得很离奇,很复杂。要我说,它只寓秦可卿貌如天仙而又极其多情。秦可卿,本身就是爱情女神,同时又是情的化身。

  对秦可卿房中陈设的解读,我不敢保证尽对正确,但可保证基本正确,这自信出于我对红楼梦八十回后情节进展的了解。我再说一遍,对红楼梦八十回后情节完全不了解,则红楼梦的很多地方,我们会看不明白,甚至会完全颠倒和误解。

  秦可卿房中陈设,寓意极其丰盛,其中表达出来的“信息”符号有美艳、***荡、皇后、“兼美”、盛妆、奢华、美丽、多情等等,秦可卿真是有点不堪其重负!然而,回根结底,秦可卿在红楼梦里还是爱情女神警幻仙姑之妹,是曹丕帝后宓妃(甄后)——当然,她还是贾府国皇上贾珍之皇后“武则天”,其地位,远非皇家公主可比,假如我们不明白这些,就无法理解秦可卿死后睡皇家棺木、享“皇后”丧仪。然而,另一方面来说,秦可卿又是个隐寓性人物,她隐寓元春,隐寓林、薛,隐寓普天下薄命女儿,更隐寓贾府国的终极灭亡。我们通过对秦可卿房中陈设的密码的成功破译,便能“曲径通幽”,洞察并知晓这一切。

  曹雪芹是伟大的,文中处处设伏,遍布机关,然而又顺理成章,浑然天成。其构思之精巧,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清·戚蓼生说雪芹文章一手两牍,一声两歌,那实在是缩小了雪芹的文学才能。确切说,雪芹文章乃“一树千枝,一源万派”,此评价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文章写到此,暂告一段落,不当之处,请各位读者、网友不吝赐教。

  最后,让我真心诚意地说一声,谢谢大荚丁

  附记:为方便读者确认警幻仙姑实隐射其妹、曹丕帝后“宓妃”,亦即“千古情人”秦可卿,我特将曹植《洛神赋》全文照录如下,以帮助读者探秘曹雪芹之精美构思。

  王根福 冯玉伟

  0943==

  二OO八年三月中旬修订

  洛 神赋 作者:曹植黄初三年,余朝京师,回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回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美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看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猎冬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叫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叫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尽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阳,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看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船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督。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回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