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大风和沙尘暴》教学设计(三年级)
(2018-05-07 17:47:41)
标签:
教育 |
分类: 2017——2018学年教学设计 |
《应对大风和沙尘暴》教学设计
晋城市实验小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大风的危害,学会正确避免大风的侵袭。
2.过程与方法:了解大风天气时的特征,知道他造成的危害,学会预防大风天气的正确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时刻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大风的危害及应对大风天气的正确方法。
课型、教学时数
地方课程、自然灾害、新授课、一课时。
教学准备
视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公共安全教育课,一提到安全你会想到什么?
同学们自由回答:交通安全、用电安全、火灾、爆炸、地震、溺水……。
好!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
2.情景再现,出示视频:
新闻直播间《农田被淹没 房屋屋顶被掀翻》
大风是一种常见的突发性气象灾害。躲避不及时、躲避不得法都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大风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应对大风和沙尘暴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件:
图片上的场景大家见过吗?有没有亲身经历过?当时你是怎么做的?
2.视频播放:
安全教育案例《路遇大风不倒行》
(1)这些小朋友的做法对不对呢?
(2)大风天我们还应当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3.安全导航:
(1)遇到大风,尽量呆在室内不出门。室外人员要尽快回到楼房或坚固的平房内。
(2)大风来临前,要关紧门窗,远离门窗。
(3)遇到大风,不要站在高大建筑物或广告牌下,也不要在阳台下停留,避免楼上落物伤人。
(因为大风容易刮掉树枝、电线、阳台上的物品,甚至掀翻屋顶。)
(4)遇到大风,要避开高压线、电线杆、路灯等,以免断落的电线伤人。
(5)遇到大风,要远离建筑工地和未完工的墙体。
(6)遇到大风,不要在建筑物顶停留,要尽快回到建筑物内。
4.安全故事:
大风天气早回家。
出示课件,并请部分学生进行表演。
三、课堂练习——安全活动
1.画一画:
判断正误,学生自己画“”,然后全班订正。
2.想一想:
你遭遇过大风吗?当时的情况怎样?有风的天气外出时,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3.做一做:
安全小窍门。
四、课堂小结——安全歌谣
1.出示视频:
安全教育专题片《大风事故》
2.安全歌谣:
大风来临有征兆,提前防范很重要。室内避风最安全,关闭门窗要记牢。室外高楼电线杆,保持距离要做到。
布置作业
1.阅读知识链接。
2.把课堂上学到的防风知识讲给父母和朋友听。
板书设计
应对大风和沙尘暴
提前防范
室内避风
远离建筑
教学反思
安全教育的目的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的安全意识,获得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维护自身及他人的安全,使之初步适应现代生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本节课属于自然灾害课,这节课从组织准备、课堂效果、表现形式等方面是成功的。
1.精心准备,积极参与:
在这节课准备期间,各组学生都认真地翻阅多种报刊、书籍、上网等方式查阅躲避大风的相关知识和资料。课后,争当躲避大风小卫士,向家长和邻居们积极宣传预防大风的安全知识。
2.体现互动,效果显著:
从效果上来看,同学们在本节课中能通过对视频、案例的深入探讨,以及同学们精彩的小品表演,生动演绎了大风防范意识的重要性,对安全躲避大风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课堂上既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又有生生之间的互动,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孩子们充分交流,增长知识;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孩子们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孩子们模拟训练,培养能力!
3.活动设计,形式多样:
就设计而言,以活动为载体,表现形式有视频讨论、自主学习、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小品表演、学唱儿歌等,各种形式穿插在讨论中,借助形式多样的活动,突出“珍爱生命”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