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火危险》教学设计(二年级)
(2017-11-08 15:16:32)
标签:
教育 |
分类: 2017——2018学年教学设计 |
《玩火危险》教学设计
晋城市实验小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灭火、防火自救的方法。学会本领,化险为夷。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培养应变能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
认识各种灭火设备,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灭火、防火自救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展示,引入新课。
1.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你在哪里还看到过这样惨不忍睹的场面?有什么感受?(指名后小组交流。)
2.小结:是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命如此美丽,但又是如此脆弱。我们要珍惜宝贵的生命,提高防火意识,掌握一些自救逃生的方法。
(二)学习技能,自救逃生
1.引发思考:发生火灾时,我们该怎么办?
2.小组交流。
3集体探讨。教师相机出示图片。
(1)电话报警——119。
报警时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等。
(2)镇定自救。
如果火势不大,迅速寻求家中备用简易灭火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或扑救火灾。
(3)快速撤离。
受到火势威胁时,要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向安全出口方向撤离。
(4)湿巾捂口鼻,低身往前行。
(5)身上着火,打滚扑灭。
(6)莫乘电梯,安全逃生。
(7)浸湿被褥,堵塞门窗。
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防止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衣物、被褥堵塞门窗,并泼水降温。
(8)大声呼救。
(9)千万不要盲目跳楼。
4.校园内发生火灾时如何逃生?
(1)紧跟老师,分别从前后门小跑出教室。
(2)用一只手捂住口鼻,另一只手保护头部,身体尽量弯曲。
(3)下楼梯时,保持靠右行,不推挤打闹。
(4)出教学楼后,迅速到操场的各班指定地点集合。
(三)拓展延伸
1.认识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2.消防标识。
3.如何预防火灾的发生?
(1)小组交流。
(2)集体探讨,教师相机总结。例如:不玩火、不乱拉电线、不躺床上吸烟……
(四)竞赛活动,游戏巩固。
1.抢答题。(老师提供部分问题,学生可适当补充。)
(1)生活中的哪些因素会引起火灾?
(2)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拨打什么电话号码?
(3)扑救时是先救人还是救物?先断电还是先救火?
(4)电话报警时要注意报清、报全哪些信息?
(5)列举几种逃生方法。如:关门求生、从窗户逃生、安全出口逃生等。
2.判断题。
(1)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
(2)有一天,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到某山林去野炊。
(3)报警时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可以不说明。
(4)发生火灾时,不要盲目开窗开门,用湿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头脑,尤其是口鼻部。
(5)家用电器起火,应马上关掉电源开关,千万不要往电器上泼水。
3.游戏:编一编防火的歌谣。如:
火 场 逃 生 口 诀
火场逃生要有序 , 原路逃脱不可取,
事先了解线路图 , 关键时刻有底气,
光亮处也不能去 , 正是火魔肆虐地,
盲目追随太愚蠢 , 慌忙跳楼更不宜,
等待救援并自救 , 理性逃生才可取。
消 防 安 全 歌 谣
假期到, 真高兴, 消防安全记心中;
小朋友, 不玩火, 不让父母吃苦果;
电风扇, 莫瞎开, 手湿不要去动电;
不玩火, 不动电, 自我保护是关键;
关键时,‘119’, 发生火灾不乱走。
心不慌、 意不乱, 镇定冷静快疏散。
湿毛巾, 捂口鼻, 身体前屈头邻地。
逃生术, 要记清, 孩子家长都轻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