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帖】看美国人拍的故事片《上甘岭》

(2011-05-01 07:37:05)
标签:

上甘岭

美国人

牺牲

解释

分类: 自珍敝帚-旧文

    中国电影《上甘岭》家喻户晓,可美国人眼里那场战役究竟怎么样,却一直是个谜。

 

    前些天看了美国故事片《上甘岭》,当然,看的是盗版VCD,结果触动很大。这部影片的主演非常有名,就是在《百万英镑》中扮演男一号的影星格里高利帕克,他扮演一位美军中尉,带领一队美国兵在上甘岭与志愿军往来冲杀,浴血奋战。毫无疑问,美国人拍《上甘岭》是不会描绘志愿军英勇顽强的,它表现的是美国英雄的无畏和普通美军士兵在战场上的惊恐不安。影片中,那场著名的战斗显得可泣而不可歌。

 

   这部影片对上甘岭之战的总体描述也跟我国常见的战史介绍差异颇大。在美国人看来,上甘岭之战并不是什么大战役的一部分,最初美军只不过想为停战谈判增加点筹码,挣点面子而已。他们选择上甘岭作为攻击目标不是因为它重要,恰恰相反,是因为上甘岭在战略上毫无价值。美军的预判是中国军队绝不会花大代价死守上甘岭,其动用的部队数倍于敌,确实志在必得。不过美国人未料到志愿军也有几乎相同的考虑,上甘岭之战由此逐渐演化成残酷的拉锯战,打得昏天黑地、尸横遍野。

 

    后来美军承受不了巨大的伤亡,开始烦躁不安,他们很不理解中国人为何不停地增派援军。在停战谈判桌上,美军代表问中方:“你们知不知道在上甘岭争夺战中,中国军队的伤亡是美军的四倍?你们的将领难道对士兵的生命毫不吝惜么?”中方的谈判代表是一位戴着助听器的志愿军将军,他听完美国人的提问后摘下了自己耳朵上的助听器,以十分坚定的口吻说:“我们将完全彻底地消灭上甘岭上的每一个美军士兵”,然后他斜睨着美国人,说“你可以继续发言”。这下美国人气坏了,他明白中方代表不想听他的话,甚至都不在乎他说什么。

 

    会议休息的间隙,两名美国军官疑虑重重地讨论战场局势和谈判方向,其中一人忽然拍了拍脑袋说:“我们错了,我们已经输了,我要马上报告五角大楼,上甘岭的仗决不能再打下去了”,另一位美国将军问他:“为什么?”,得到的回答是:“正因为上甘岭太不重要了,我们将无法向美国民众解释为何要牺牲那么多美军士兵的生命去攻占它,而共军是无须作这种解释的,明白吗?”   

 
    上甘岭之战,原来如斯!

 

                                                      (2006年4月25日作为跟帖首发于真名论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