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历》教学设计

分类: 观课议课 |
《看日历》教学设计
邢玉婷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67页。
教学目标:
3.在观察日历的过程中,能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4.让学生体会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年历卡,探究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看视频
引出课题------年 月 日(板书课题)
2.你已经知道哪些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下面我们进一步探究整理一下关于年、月、日的知识,看看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收获!
二、合作学习,探究验证
活动一:
1.观察附页1,学生独自完成表格。
2.独立思考:观察每个月的天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3.小组交流。
4.集体汇报并归纳所有的发现。
活动二:
1.
2.
3.
4.
三、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年月日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大月:1、3、5、7、8、10、12(31天)
小月:4、6、9、11(30天)
特殊月:2月(28天或29天)
自主学习单
一、把2013—2016年各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中。
二、大月有(
小月有
(
三、根据2月的不同,你可以计算出一年的天数吗?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从今年的年历中找一找。
(1)国际儿童节是(
(3)用彩笔在年历上圈出爸爸、妈妈的生日,并说一说他们生日所在的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
2. 我会填!
(1)平年全年有(
(2)10月1日的前一天是(
(3)连续两个月都是大月的是(
(4)今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3.猜生日
(1)
淘气的生日是一年的倒数第三天,请问淘气的生日是:(
《看日历》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学习了认识钟表,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的知识目标有两个,其一:通过生活经验和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其二:发现二月份天数的规律,能初步判断平年、闰年。
教参中建议两个课时完成,所以本节课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有3个。1.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2.在学生观察日历的过程中,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3.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前,我先播放了一段微视频,目的有两个,其一引起学生的注意,让所有的孩子能够一下进入上课的状态,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让孩子对年、月、日的由来有个了解。接着我问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还知道什么?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天天接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学生对年、月、日已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接下了,我为学生设计了自主学习和自主建构的学习活动,自己填表、自己整理信息、自己通过天数记录表发现规律,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有个归纳整理的过程,再全班交流------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整理。让有关年、月、日之间的知识更加系统地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对于记忆大小月的方法,我先让学生自己思考有没有好的记忆方法,在他们没有好的方法时,我给学生介绍两种记忆方式,学生很感兴趣,学习氛围很浓,记忆很快。最后给学生一些有关年月日的题,让学生尝试完成。培养学生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如前面讲的过于慢,导致后面练习时间不够。还有许多的细节问题,如:说说你的生日,再说说你的生日所在的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学生回答时一般都说出了生日的年月日,导致回答所在的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有点不明确,应该提问更明确一点,你的生日是在几月,这月是大月还是小月,这样孩子会回答的更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