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四单元《乘与除》单元教学分析及各课时教学设计

(2017-10-18 15:04:34)
分类: 2017-2018上学期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乘与除》单元教学分析及各课时教学设计

首案  邢玉婷

单元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 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单元学习目标

1.经历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通过与他人交流算法的活动,初步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提高灵活性,逐步发展运算能力,初步养成善于倾听、勇于表达、反思质疑的良好习贯。

2.掌握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两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事,提高运用乘除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感受乘除法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情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乘除法意义、乘法口诀及应用、用乘法口诀求商和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面对同一道口算题目,学生往往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因此教学时,要结合具体情境,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才能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思考与交流,促进对数学的理解。

教法建议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学法建议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课时安排

小树有多少棵    1课时

需要多少钱    1课时

丰收了    1课时

植树    1课时

练习三    2课时

小树有多少棵

首案:邢玉婷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0——31页。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法:引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具准备:挂图、数字卡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2分钟)

同学们,大家一进校园就会看到花坛里盛开着美丽的鲜花,它在装点着我们美丽的校园,这么美的环境大家喜不喜欢。为了美化我们的校园学校买来了三捆树苗,仔细观察课本上的情境图,请大家看看。

二、自主学习(8分钟)

(一)出示自学目标

学会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小黑板出示)

(二)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第30页主图内容,解决以下问题:(小黑板出示)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

3.试着解决所提的数学问题。

4.思考:哪种算法最简单。

三、反馈交流(10分钟)(出示数字卡片)

3×      5×       6×7

30×     50×      6×70

300×    500×     6×700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四、精讲点拨(8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

五、当堂训练(练一练第5)10分钟)

香蕉每堆200根,小象每天吃60根,大象每天要吃90根。

3头小象吃一堆香蕉,够1天吃吗?

1头大象一个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

你还能提吃哪些数学问题?

课堂小结(2分钟)

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作业布置:第23题。

板书设计

小树有多少棵

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方法一:  20202060(棵)

方法二:  2×3   20×360(棵)

方法三:  20×22060(棵)

答:小树有60棵。

课后反思

本课我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比较注重计算方法的,而忽视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也没有创设这方面的练习题,我准备下节课在这方面适当加强,以提高学生常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需要多少钱

首案:邢玉婷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2——33页。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法:引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4分钟)

暑假里,有三个小朋友,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出示挂图:同学门自己观察这幅图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二、自主学习(8分钟)

(一)出示自学目标(小黑板出示)

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技巧。

(二)出示自学指导(小黑板出示)

自学课本第4页“试一试”以上内容,并解决以下问题:

1.观察情境图,并根据图提出问题。

2.精选最有价值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3.尝试计算: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三、反馈交流:(10分钟)

1.小组交流,列式计算。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乘法算式:12 × 3=

全班交流算法。

2.解决问题(小黑板出示)

3个球需要多少钱?

每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式,尝试解决,再交流、汇报。

四、精讲点拨: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五、当堂训练

课本“练一练”的12 题,学生独立完成

课本“练一练”的3 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讨论交流。

作业布置:第3312题。

板书设计

需要多少钱

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12121236(元)

12×336(元)

先算:10×330

再算:2×36

最后算:30636(元)

答:需要36元。

课后反思

在探索口算方法这一环节给学生留出了充分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去交流和探讨不同的算法,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环节,旨在贴近学生的生活,很好地抓信了学生的兴奋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这一环节不足之处,学生的活动面还不够了广,可以进一步研究如何有效地安排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丰收了

 首案:邢玉婷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4——35页。

学习目标

1.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为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情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探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商的位置,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格式。

教法:引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口答

13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224里面有几个8

320里面有几个十?

4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420是多少?

2.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都准备了学习用品。有两个同学一共买了16枝铅笔,平均每个同学买了多少枝?

问:怎样列式?你是怎样算的?会用竖式计算吗?

3.谈话:那边还有两组同学在买铅笔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买铅笔中的数学问题吧。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1)课件出示:情景图左半部分。

①问:从这两个兔子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②师:要求“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怎样列式?板书:60÷2=

③师:60÷2等于多少?独立思考如何得出这个结果的,与同桌相互说说,并把结果填在书上。

④组织全班交流。

预设:A.因为6÷23,所以60÷2=30

B.6个十除以2等于3个十,3个十就是30

C.6捆胡萝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捆,就是30

2)完成“练一练”第2

①让学生独立完成。

②问:你在做题时是横着做的还是竖着做的?为什么竖着做?

让学生比较每组上下两题在计算上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形成算法。

3)完成“练一练”第3

①先让学生完成前两题,指名板演。

师生共同评价板演情况。

问:这两题都是分几步算?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商分别写在哪里?

②独立完成后两题,集体订正。

③问:每次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注意余数。

你认为除法笔算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深化、拓展提高

师:在买铅笔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相应的口算和笔算,下面就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

1.完成“练一练”的第1

1)让学生仔细看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2)独立解答。

3)集体交流。

四、全课总结、内化新知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吗?

丰收了

60÷2=30        30×2=60     60÷2=30

160÷8=20       6÷2=3       60÷2=30

课后反思

在备课时,我重点放在了计算方法的教学上,先是出示教学情境,接着就是纯粹的计算教学,而第二次上课,增加了解决问题的环节,先是直接在黑板上出示题目,在学生理解后,抽象了数学模型,把50份平均分成二份,第份是多少,用除法来计算,之后让学生汇报计算的方法。注重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和算理理解,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学习了计算方法。

不足之处,有的同学只会计算,对于算法的讲解有些听力,不过我相信,只要在以后的课堂上,经常做这样的训练,同学们就能够准确表达。

              

                             植树

    首案:邢玉婷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6——37页。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让学生们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法:引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4分钟)

同学们,秋天到了。为了今后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绿色,今天我们就要去进行植树活动。

二、自主学习(8分钟)

(一)出示自学目标(小黑板出示)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二)出示自学指导(小黑板出示)

自学课本第10页“试一试”以上内容,并解决以下问题。

1.观察图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解决“每组3人,可以分多少组?”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列出算式后,思考怎么计算。

三、反馈交流(10分钟)

提问:1.与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2.全班汇报交流,鼓励不同的思考方法。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四、精讲点拨(8分钟)

让同桌互相检查,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互相讨论讲解。

五、当堂训练(10分钟)

做试一试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抽几题让学生说方法,最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有什么发现?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可以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中整十的部分,再去除被除数的个位数,然后把两次除得的结果合起来。如果有道理,也可以用你喜欢的其他方法来计算。生活中有很多问题的解决都要用到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同学们要做一个有心人,下课后,我们可以试一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还能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作业布置:第11页的1题。

板书设计

植树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36÷312(组)

12×336

30÷310

6÷32

10212

竖式

答:可以分12组。

课后反思:学生知识背景及个性,一个数学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维方法必然会不一样,他们往往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学时,我把计算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比较中体会算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