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物游戏》教学设计

(2016-11-14 11:08:43)
标签:

教育

分类: 观课议课

《分物游戏》教学设计

邢玉婷

教学内容

《分物游戏》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一课时内容。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

2. 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画图或用语言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3. 经历与同伴进行讨论、交流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 能解决小数目的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感受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难点

看懂别人的画法,会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教具准备:

    课件、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今天是大树爷爷的生日,瞧!它请了许多小动物来家里做客,咱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小动物)你知道这些小动物最爱的食物吗?

   师:看大树爷爷多好客,准备的全是它们最爱的食物。

   今天树爷爷想请大家帮个忙,看大树爷爷说什么?

   同学们,请帮爷爷把这些好吃的分给大家好吗?(板书课题:分一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小猴分桃子

   师:从图中你知道是几只小猴要分几个桃子?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如何分桃子?

出示几种不同的分法,说一说你认为哪种分法最公平?为什么?

 引出每只猴子分的一样多

活动二:小兔分胡萝卜

1.师:从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老师强调每只小兔分到的萝卜一样多)

2. 学生动手自己分萝卜,用圆代替小兔,用小棒代替萝卜,强调摆出分的过程。

3. 组织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怎么分的?几次分完?结果是什么?

4. 小结:刚才我们帮小猴分桃子,帮小兔分萝卜,虽然分的过程不同,但最后让它们都很满意,因为分完后它们分得一样多,在数学中我们把这分种法叫作“平均分”。

活动三:小狗分骨头

1. 师:从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平均分给3只小狗是什么意思?

2. 学生拿学具动手分一分。

3. 小组内交流分的过程。

4. 出示三种不同的记录方法,学生交流、理解。

5. 用你喜欢的一种记录方法记录自己分骨头的过程。

6. 汇报、展示。

三、练习巩固。

 数学书59页的练习题

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分一分

 

一样多---------平分均

教学反思:

《分物游戏》是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一课时,该单元共安排了三次从简单到复杂的分物活动,每一次的分物活动重点不同。第一次“分物游戏”让学生通过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积累平均分物的活动经验;第二次“分苹果”,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平均分物的不同分法及最后结果的特点;第三次“分糖果”则是让学生体验把大数目物体平均分的过程与策略的多样性。通过三次平均分的活动,实现学生对“平均分”意义的理解,为后面正式学习除法的意义做好铺垫。

而本节课通过三个环节认识平均分,第一环节:小猴分桃子,让学生感受分法的多样性,同时感受到分得一样多的方法是最公平的;第二环节:小兔分萝卜,让学生感受到平均分物活动中方法的多样性与结果的一致性;第三环节:小狗分骨头,在前面两问题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己的方式独立操作解决分骨头的问题,并能将分的过程记录下来。

我将重点落在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过程中,难点定为:用图示法记录分的过程。为了突出重点,在小兔分萝卜这一环节,我让孩子们用小棒代替萝卜分一分,用语言表述分的过程,在活动中学生初步体会平均分分法的多样性。分几次把萝卜分完,每次分几根萝卜都可以不同(即过程不同),但只要每次每只小兔分到的萝卜一样多,就能确保它们最后每份分得一样多就是平均分。突出“每份分得一样多,就是平均分”。在解决小狗分骨头的问题时,我先让学生用实物独立进行分一分活动,同桌互相交流分的过程,然后把书的三种不同的记录方法分别展示给学生,淘气和笑笑的记录方法学生较容易看懂,所以我只让同学相互说一说,而智慧老人的方法是三种方法中最不容易理解的,我重点讲了第三种记录方法。为了突破难点,我先把记录方法展示给学生,当然看到这么复杂的记录图,许多孩子看不懂,之后,我带领学生一边讲解一边画,这样学生很轻松的理解了第三种记录方法。然后让孩子们选择一种喜欢的记录方法把刚才分的过程记录下来,通过观察学生的记录方法,我发现学生掌握的还不错。

在巩固练习的过程中,只和孩子们完成了2道题,反思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有点前松后紧,重复的话比较多,只怕孩子们不会,反复讲反复说,这是一个习惯性的毛病,一定努力改正,留下来更多的时间可以多做一些练习题,把整节课上的更完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