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09博客大赛】2009
我自豪地走过

岁末寒风中传来新年的钟声与喜庆的鞭炮,坐在电脑前,看着我那1个T加800G被塞得满满的电脑中的十几万张照片与一摞摞光盘,像农民看到满囤的粮食一样充满丰收后的喜悦感。刚刚逝去的2009年象电影大片似的在我面前演绎,从2009年新年零点狂欢到刚刚结束的天通苑社区居民辞旧迎新联谊会,这一年我与祖国共同走过,我记录了许多珍贵的镜头,我经历了太多难忘的事情。
秋收冬藏,岁月更替,每一个人都要经历,但每一个人的经历都会有所不同。在这一年里,我们迎来了共和国六十周年华诞,隆重的盛典让人至今激动不已。今年赶上金融危机,许多行业不景气,楼价狂涨,股市狂跌,希望来年转运,国家昌盛,人民富足。
忙忙碌碌又一年,我去年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参加了许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服务公众;我参与管理的千龙网北京拍客论坛蒸蒸日上,访问量、上帖量都创了历史新高;我用夫人送我生日礼物的佳能无敌兔相机又拍了十几万张新照片,通过摄影活动还结交了许多新朋友,我的摄影作品亦不断得奖,获得了没有统计明白也没有时间去计算的奖状与奖金;苦心经营两年后我的搜狐博客点击率超过百万,受到许多网友的拥捧,颇有一种成就感;今年的我继续是海内外媒体追逐的新闻对象,除了国内媒体频频采访,就连日本电视台也大老远找到我,做了2期中国摄影师纪实报道,套句时髦话讲,为国争光了,呵呵;今年中国空军成立六十年之际,八一飞行表演队师长慕名特邀我进入机场零距离拍摄战机芭蕾,让我过了把瘾,圆了儿时就有的军事梦;今年作为公民记者的我依然将镜头对准社会热点,拎着相机满世界转悠,从国际友人到草根百姓,持续追踪拍摄了大量社会新闻新鲜事及民俗风光,发表在了博客、论坛和报刊杂志上,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盘点2009,除去些许的遗憾,唯有收获泛滥成灾。火红的年代刺激着我激情的创作,每天我日以继夜的劳作,白天拍新闻,晚上拍夜景,半夜三更回到家,边吃着爱人端上来的烩饭,边打开电脑整理刚拍回来的照片。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又开始上论坛发帖灌搏,在我管理的论坛评帖加精置顶,回复影友提出的问题,总要熬到天蒙蒙亮才和衣而卧,只睡几个小时又要出门投入新的战斗。我曾经不止一次跟朋友说过,我觉得睡觉对我来说是件奢侈的事情,人要是成天不吃饭不睡觉该有多好。辛勤的劳动肯定有所回报,一年下来我收获颇丰,看着我的事迹变成报纸的内容,我的作品变成明信片集邮品问世,心里非常知足。我所取得的成就属于支持我的朋友,我挣得的薪酬奖金属于关心我的爱人。知足常乐,谦逊奋起,这是我的人生座右铭。
总结我的每一年都在进步,这或许是最畅快的事情。回首2009,我可以骄傲的说,我没有虚度。时间一如既往,似水年华依然继续。我希望我的2010年,身体健康,家庭平安,心想事成,再创辉煌。在事业上大发展,在金钱上大丰收。而这看似庸俗的愿望或者也是很多人都期待着的。愿我们的2010年,天天都有好心情,愿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天眼摄郎(陆岗)2010年1月写于北京
以下是我从2009年所拍摄的十几万张照片中精选出的5张照片,忍痛割爱的过程是痛苦的,区区5张照片尽管反映不出我在2009年的全部收获,希望她作为一个缩影,让我们从中回忆起这段光辉历程。

图一:《国庆焰花不夜天》
2009年10月1日,国庆六十周年大典的焰火晚会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我无缘亲历这个盛会,但又不甘心放弃这60载难逢的美景,经过不屈不挠的寻找,终于在位于北京中轴线的永定门找到一处20多层楼的制高点,在这里我记录下了国庆焰火五彩斑斓、璀璨夺目的光彩瞬间。
——2009年10月1日拍摄于北京永定门

图片二:《消逝的工业革命活化石——蒸汽机车》
去年春节期间,我跑到山东与东北寻找传说中的运行着的老蒸汽火车,出发前上网查,出发后到处打听,也扑了空,也走了弯路,最后终于找到了所剩无几的行驶中的蒸汽机车,此时我的心情不亚于发现了大熊猫,要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内燃机、电力机车已经彻底取代了工业革命时代的蒸汽机车,在我国,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贫困山区矿区尚有几辆在苟延残喘的运行,更多的老蒸汽都化为废钢回炉或者趴在博物馆里供游客欣赏合影留念。我记录下的这些镜头弥足珍贵,作为摄影师记录历史保存档案使我们的社会责任。
——2009年2月9日拍摄于辽宁南票矿区

图片三:《龙腾虎跃》
反映部队军营生活的题材我已经坚持记录了20年,许多当年我曾拍过的新兵如今绝大多数都已返乡有所建树,剩下不多的也已经在军内身居要职。他们成长了,我老了,这就是自然规律。拍摄军人,锻炼了我吃苦耐劳战胜困难的毅力,他们的朴素的战友情一遍遍打动我的心扉,让我与他们一起呐喊,与他们一同落泪。我的军营题材作品除了见诸于大小报刊杂志外,在国家博物馆举办过展览,军事博物馆亦有收藏。这张照片记录了武警战士在冰雪中腾跃格斗的瞬间,战士们高超的战术动作令人惊叹。
——2009年11月10日拍摄于武警某训练基地

图片四:《晚霞辉映天通苑》
北京天通苑社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适用房社区,居住着40万人口,天通苑已经走过了10年。对比起10年前那个在荒地和垃圾场上建成的社区,这里的变化确实让正在努力中的人们感到欣喜。
从入住这里第一天开始,我就有意识的去记录我的家园。起初的一段时间,污水沟、堵车等画面充斥着我的镜头,但是随着社区环境的改变,这样的画面渐渐淡出我的取景框,取而代之的是社区公园、湿地野鸭岛、大型商业场所进驻、地铁5号线通车等天通苑地区的标志性事件。
《中国青年报》冰点专刊报道说,有学者看完陆岗(天眼摄郎)拍摄的照片后评论,像陆岗(天眼摄郎)这样的社区摄影师的出现,标志着天通苑社区逐渐萌发的公民意识,“已经从自发上升到了自觉的阶段”。媒体的持续报道提高了天通苑的知名度,我拍的这些照片也因此受到一些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关注,昌平区档案馆决定破例为我单建一个图片档案库,将我所拍摄的二十余万张反映昌平区及天通苑地区的照片,作为记录发展的珍贵史料,供后人研究与收藏。
——2009年7月1日拍摄于天通苑立汤路
图片五:《战士责任重》
照片描述了火场上一名消防战士正在用水降温的情景,此片在爱北京照北京摄影大赛中获奖。
6月12日下午1点半,听到楼下传来阵阵急促的警笛声,一辆辆消防车从楼下呼啸西去,同时我看到西北部天空腾起几十米高的滚滚黑烟,有火情!刻不容缓,我拎起摄影包,驾车向西追去。起火的地方是昌平区沙河镇马家地3号院的一个超大型废品回收站,火就是从这里着起的。
火势很大,眼前堆放整垛的旧衣被褥、塑料废纸与木头喷吐着红红的火舌,滚滚黑烟冲向数十米高的晴朗蓝天,太阳被遮挡成了月亮。我挎着三个相机与消防队员一起冲进火场,他们开始奋力救火,我开始拼命记录火情。
当时现场场面非常混乱,前来增援的7个消防中队编制都打乱了,哪里都有火,哪里都有消防队员在扑救。我是看到哪里火大烟大就往哪里跑,快门不停地按,腿都快抽筋了,这些都顾不上,只是注意保护新买的相机别被水浇烟熏火燎了。
那天的北京城气温35度,在火灾现场更高,有的战士将头盔盛满了水浇在身上降温。火灾现场到处流淌着臭臭的泥汤,我双脚泡在水里,一双旅游鞋很快开绽。废品燃烧的烟夹杂着毒气,十分呛人,经常眼睛熏得流泪而对不上焦点。
经过6个小时浴火奋战,大火终于被英勇的消防队员扑灭,灰烬还冒着屡屡蓝烟,消防队员在仔细清理火场,防止死灰复燃。据分析大火是由堆积的旧衣服在高温的烘烤之下自燃,万幸此次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我赶紧回家整理拍得的2000余张照片,报社在急等要当天的现场照片发稿。这时候西边的天空燃起绚烂的晚霞,面对美景我无暇去搞创作。我看着电脑里一张张惊心动魄的画面,由衷的敬佩救人于危难之中的英雄消防官兵,也希望人们注意火灾,注意人身与财产安全。
——2009年6月12日拍摄于北京沙河马家地。

全文完,谢谢朋友们欣赏,更多盘点2009相关照片请看我的博客:
【图说】天眼摄郎 用镜头盘点2009(上)
http://lgtysl5808.blog.sohu.com/140451482.html#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