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宦官历史重现——田义墓整修开放

(2009-08-24 13:17:00)
标签:

杂谈

 


    上周末,我国惟一的宦官历史陈列馆——田义墓开放,刘墉和纪晓岚合作撰写的墓志以及北京本地出土的古尸等大量珍贵文物首次亮相。

    田义墓位于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古道上,田义历侍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官至司礼监掌印太监。这里是我国目前保存规格最高、最为完整、面积最大的宦官墓园。从2007年开始,政府投资95万元对田义墓进行修缮改造,进行了整体落架修缮,恢复了原来的建筑结构。奥运会前发现的明朝大太监王承恩的墓室也被整体迁移到了田义墓墓园。

    陈列馆从太监的来源、阉割、机构设置乃至太监的信仰、养老和墓葬,用大量的文字、图片、实物和人物模型等,完整展示了我国几千年来的宦官历史。

田义墓与宦官文化陈列馆背景资料:

    田义墓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村西,它是北京地区唯一保存尚好的一座太监墓地。宦官文化陈列馆是在田义墓园区内建成的,它做为中国的第一座以宦官文化为题材的陈列馆已于1998年9月10日对社会开放。

    田义墓座落于风景秀丽的翠微山南麓,北倚高山南临村落,是一环境幽雅处所。墓园建成于明朝万历年间,属明代陵园的建筑风格。沿中轴线依山势顺次建有门楼,华表,石像生,棂星门,碑亭,享殿,寿域门,石五供,墓碑,坟冢。


    田义墓历经400年沧桑,其建筑规格基本保持完好。虽然享殿在民国时期被村人拆毁,但是石雕及器物完好如初。田义墓的价值在于石雕堪称一绝。在石景山享有“法海寺的木工,田义墓的石工,承恩寺的地工”的赞誉,可见田义墓石雕不同凡响,局部雕刻之精巧,细腻,风格之独特,可与故宫和清东陵相媲美。


    宦官是指经过阉割,失去正常性能力后进入皇宫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男性官员或仆人。中国的宦官又称太监或公公,在我国约有三千年的历史。


    宦官文化陈列馆通过大量的图片、文字向人们介绍了这一畸形的文化。展览由一、宦官的制度沿草;二、宦官的来源;三、宦官的职掌和使命;四、宦官和婚姻家庭、生产;五、宦官的生理、心理特征;六、历史上著名宦官;七、宦官制度的研究资料等部分组成。 

    田义生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卒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别号渭州,陕西华人。他八岁净身入宫,儿时的田义聪明过人,后被选入内书堂学习,万历皇帝时升为文书房管事,在处理皇帝奏章时由于谨慎认真,又封为内官监太监。因其办事得力、功德显著,又被任命南京副守备。西边的碑亭中专为此记载了田义奉旨押发秦府永寿王府辅国中尉怀庸送至凤阳一事,由此深得皇帝信任。后官至司礼监印,酒醋面局印,总都礼仪房等重要职务。


    田义墓只是一座太监墓园。为什么有这样高的营造规制呢?1998年春石景山文化文物局对该墓重新挖掘(解放前曾被盗),从地宫中的墓志铭中可见一斑“公周慎简重,练然志成,历事三朝,未尝有过……独公始终宠遇不衰,禄米岁增,至六百余石”。由此可见田义做为三任朝廷的太监,深得皇帝宠爱。 

    据史料记载:田义在这二十四衙中曾任7种职务。因此,在他死后给予特殊礼遇,赐白金宝钞,祭三坛,穿冢以葬,并树享堂碑亭。故此田义享有其它太监不能得到的待遇,因而他的墓葬规格较高。


    由于田义的功德和气质,有别于其它宦官,尤其是和留有骂名的魏忠贤,刘瑾,王振等有天壤之别,故明清两代追随田义气节的太监以此为荣,他们有的死后葬于田义墓两侧,其中西面的一座为明代太监马荣墓,他的规格也较高。其余几座因无文献记载不知所葬何人。

    田义墓是一座以田义为首的太监墓葬群,在北京有一定规模。它对研究明代历史,明代文化和石雕艺术有重要价值。中国首座宦官文化陈列馆在此建立,对于人们研究这一畸形文化现象,揭露封建社会之糟粕,有着特殊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