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专业摄影师天眼摄郎
专业摄影师天眼摄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601
  • 关注人气:7,1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家报道】十三陵茂陵系列报道之二 走进残败的茂陵

(2009-07-14 15:25:00)
标签:

杂谈

 

        本周五(7月17日),位于北京昌平区的十三陵茂陵将要启动正式维修。茂陵与峪陵是十三陵最后2个尚未修缮的陵寝,目前还保持着残垣断壁的原始景象。此次茂陵大修是继清朝乾隆52年(1787年)以来的首次大修,预计将投资1200多万元。将主要对地面主体建筑,如明楼、宝城、陵墙、祾恩门、祾恩殿遗址、三座门、月台等进行抢险加固,恢复茂陵原貌。修缮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目前施工用料已进入茂陵,能使用原有材料的均不会更换。其中,明楼和宝城修缮工作量最大。明楼上半部分的木结构损毁塌落比较严重,需要进行落架大修,工作人员会对所有构件进行拍照、标号,以求修复后的明楼最大可能地保持原貌。茂陵预计明年修缮完毕,但仍将实行封闭式管理,暂不对游客开放,

        即将修缮的消息我早已得知,于是托了几层关系设法进入了茂陵与峪陵,拍到了从没有人入内拍过的陵寝原生态景象。

         尚未修缮的茂陵里边用残败一词并不为过,这里遍地到处是琉璃瓦的碎片,明楼上半部分的木结构损毁塌落非常严重严重,上边的朽木与琉璃瓦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可能,墙上写着“危险严禁入内”,其实这里除了2个守陵老头谁进的来呀。宝顶树木繁盛杂草丛生,我们沿着护墙走了一周,看到许多地方已经塌陷,多是由半截处长出的树木给拱塌的,这次修缮时要先将树木移走,比较麻烦。我与爱人在里边细细的拍了一天,中午坐在阴凉处吃着带来的面包,苦中有乐,只要有收获就值得。

        7月17日茂陵开始修缮,我会抽出时间用相机持续去跟踪记录茂陵修缮工程进展情况。

      【背景资料】

          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茂陵的陵名定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十五日.同日,嗣皇帝孝宗朱佑樘下旨建陵。陵址由礼部右侍郎倪岳及钦天监监正李华等人卜定。内官监太监黄顺、御马监太监李良、太傅兼太子太师保国公朱永、工部左侍郎陈政奉命提督军士工匠营造。九月十九日,山陵启土动工,所役京营军将达4万之众。十二月十七日,葬宪宗及孝穆太后。弘治元年(1488年)四月二十四日,茂陵陵寝工程竣工,共用了七个多月的时间。陵寝制度大体如裕陵,但宝城内琉璃照壁后面设有左右两个方向的踏跺,可上登宝山,又与其他各陵均不相同。
        陵园建成后的第三天,天寿山突然降大雨,雷电风雹铺天盖地而来,各陵楼、殿、厨、亭及各监厅屋兽吻、瓦饰击碎很多。于是,大臣们交章上奏,请新登极的孝宗皇帝亲贤勤政,修德爱民,以回天意。显然,大臣们是用“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思想,解释灾异的由来,警示新登极的孝宗皇帝,在今后的执政期间,不要抑贤用邪,不要听信谗言,否则,上天还会降下灾异,以示惩罚。
        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时保存尚好,而且祾恩殿内的陈设也保存较多。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顺治、康熙年间茂陵的情况是: “十二陵惟茂陵独完,他陵或仅存御榻,茂陵则簨虡之属犹有存者。”
        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茂陵曾得到修缮.其修缮情况,除祾恩门连同台基一同缩建外,均同裕陵。至清朝末年,祾恩门因年久失修已经倒塌,民国年间祾恩殿本已残坏,又被拆毁。其现状情况同裕陵。

           无德游客八十年代留在碑上的涂鸦

                   彩虹佛光

                  夫人为我拍摄的工作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