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

标签:
旅游投资心得杂谈股票 |
2016年调研、开会、同学周年聚会、陪同父母回浙江大学母校与他们耄耋之年的同学聚首、参加品牌公司在人民大会堂的产品发布会…….也去了不少地方。值得记述的是云南之行。
启程原因之一是褚时健的传奇以及褚橙的品牌。
作为产品主义的信奉者以及品牌的信仰者,褚时健的传奇以及他80多岁高龄创立的褚橙品牌具备足够的吸引力。之前朋友推荐的《褚时健传》也深深打动了我们。于是有了金秋彩云之南的行程。
http://s6/mw690/002gNcr1zy78wFNS1AV35&690
工匠精神、管理能力、商人本色
《褚时健传》是获得他本人认可,或者授权的传记,也是王石强推的。贯穿全书或者说贯穿他一生的是工匠精神,对质量极致的追求。
“因为我这个人认真,不管是什么环境,活儿到了自己手边,就是要做好,不然过不了自己这一关”。“自己的性格里有知命的一面,经历了世事变迁,当然坚强有力量。但他愿意把这些强韧藏在顺命的表面之下”。书中如是记述。
感叹上帝造人有各种不同,褚时健属于天生的能工巧匠:小时候烤苞谷酒;在元江、新平下放时候,他翻过的地、种的菜、看管的甘蔗、捕的鱼、烤的酒……都比别人多、好。这也许是出于本能的对技术的迷恋,而人的本能,或许与早年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当年飞驰在米轨上的米其林火车給他带来的性格底色。他壮年时期新平糖厂的技术改造,尤其是玉溪卷烟厂的技术改造成就了空前绝后的红塔品牌。
纵使天生能工巧匠,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褚时健深谙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好的原料、好的设备、好的管理。书中详细描述烟民被要求在9-10月花全部谢掉,再养10-15天才能采摘烤制;在此之前,全乡镇的烤房都要锁起来不准烤;他观察烟叶的成熟过程:烟叶和人一样,足够成熟了就该长老年斑了。细胞开始破裂,如果去摸就会有些硌手,但仍然有弹性。这时候就是最丰满成熟的状态。
对细节的无限追求体现在上述三方面:好的原料:烟叶的种植。系统培训农民,形成“十条规范”这样的可操作性的条文;拉大株距行距,使植株有足够的阳光和土壤肥料;根据当地土壤条件调节人工施肥的配方;自驾行程中路过玉溪红塔的种植示范基地,曾想停车拍照,又以为会再次遇到这样的示范基地,却再也没有机会。可见机会稍纵即逝,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下图:新平县水果基地、褚橙庄园
http://s11/small/002gNcr1zy78wxzcyvwda&690
科学的管理:烟叶有三年的醇化时间,因此从原料到生产到销售,必须有总体的全盘规划。后期上升到制定行业标准。
组建有效的团队和明确、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在烟叶种植上归纳总结的纪律、方法,也用到了冰糖橙的种植上。关于在基地见到几位作业长,每人分管大约20人,每人每天、每周、每月的工作都井井有条,按照农时规范化进行。把农业进行工业化改造。
从糖厂到烟厂到种橙,经验和方法,管理和规章,利益与组织......仔细回想这几十年、若干事,每个用心想过的人都会得出一个结论,他的成功不是偶然,有系统性的方法,成功才是可复制的。
回到数目字层面,不计成本提高原料质量,从短期看是不利,但带来的是超高的质量和更高的销售价格和毛利,非但弥补了成本的增加,还带来丰厚的利润。这必须是在品牌消费品的品类里面才能做得到――消费者愿意为高质量买单。之前,普遍认为农产品就是大宗商品,不大具有品牌消费品的特点,但褚橙颠覆了我的观念。水果是可以做出差异化的,人的味觉是可以分辨出好和坏的。在返回深圳之后,从本来生活网上订购的褚橙也到货了,在一个皎洁的月色下,和朋友们盲品褚橙和赣州脐橙,在场的人一致认为褚橙口感更细腻、香气更浓烈,虽然赣州脐橙已经非常甜美多汁。
褚时健除了对产品的极致追求以及管理能力强大,他还是天生的商人。这点非常类似乔布斯。1994年拍卖方式订货会,玉溪卷烟厂不按照飙升的价格销售,仍然按原价销售。因为当时的零售价格无法改变,价格越低,越能保证经销者的利益,而褚时健从一开始就未打算把红塔山打造成贵族香烟。他要的是大众市场不搞高价自杀。联想起后来茅台的不涨价,也是希望占领尽可能大的市场份额,所以过去两年白酒的复苏,最大的受益者是茅台。
下图:褚橙庄园
http://s12/bmiddle/002gNcr1zy78wy9cAQ31b&690
人情练达也是他值得称道之处,想要做成一件事情,必须让相关各方面利益能够平衡,都能从中获利;做生意不能只想着自己赚钱,适当让利,常常或获得更大的利益。利益平衡成了日后知道他在经营中做出决策的重要思路。真诚坦率中的人情练达。
上述关于工匠精神、产品至上、严格管理的描述,在参观过程中得到一一验证。
近90高龄的老人,带领大家参观果园,这是最初承包下来的田地,也是核心产区,从水源地修建了引水渠道,能抵御反常气候的影响。(想起罗马的引水渠,在以色列的凯萨利亚、突尼斯等地,都见到留存至今的庞大水利工程)。
老人抚摸果实,说今年的果子好,是因为砍了几万棵树,扩大了树间距,能让阳光照进来;树间距大了,通风好了,虫害也大大减少。做减法:剪枝控梢是四季的事;而做这个决定,导致今年产量下降20%多。这么大的拍板,只能他来做。
http://s12/mw690/002gNcr1zy78wEJmvQn4b&690
人,终究有自身的缺陷,褚时健自称是不善与家人沟通的原始人:自述心里是有这个家的,而且定位于为家庭成员吃好,增加营养。所以难得的返家期间,有限的时间都匆匆去捕鱼、劳作。忽略了与家人的精神情绪交流。80高龄以后才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或者说家人来陪伴他,他最终说,家庭始终是一个人的归宿。而在90年代深陷漩涡中,且痛失爱女,是褚时健一生难以忘怀的伤痛。一行人在参观了褚橙基地,聆听了产品发布会之后都有一个疑问,近90高龄的他,对接班人是如何安排的?有唯一的儿子,也有早年就参与褚橙销售的外孙女、外孙女婿,这恐怕是褚橙品牌最大的不确定性。
当然,行前和之后的疑问和困惑也一直有:恢复自由后,闲不住的老两口准备做点生意,种花、卖米线…..各种尝试均未打动他。最后选中了冰糖橙。是什么原因让他看中了这门生意?估值、商业模式、产品,是三个境界,其中最简单的是估值,最高境界是看懂产品,是什么要素让他决定搞农业?又,在选择扩大冰糖橙的种植基地的时候,选中了有南恩河的哀牢山,为什么第一要素是水?而不是土壤?或者交通?
消费品品牌,第一要素是资源吗----特殊的风味、地缘地理因素吗?我们熟知的强品牌,几乎都是根植于某个区域源于某个特殊的资源:赤水河的水、阿胶的井水和驴皮、镇江的醋、云南的白药…….这是因还是果(后来的我们依照靶心来画圆?)
这些疑问并没有答案,只能慢慢去体会吧。好在巴菲特说,做投资最重要的是长寿,如果我们活得足够久,大约能体味出个中一二吧。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褚橙对新媒体的运用。整个产品发布会和果园的参观有花椒直播,搜“本来生活”应该能找到。而本来生活的电商占其销量的一半。此外还有天猫旗舰店等线上渠道。很难想象在传统媒体时代,一个产品能得到如此多的关注。当然了,凡事利弊相辅相成,互联网时代,热点的切换如此的迅速,任何人和事都难以长久占据头条。褚橙的成功,有一大半是因着褚时健本人的传奇,而他的传奇不得不说有励志的成分。在《中欧商业评论》上看到一篇文章,文中谈到“平心而论,谁也不愿被人视为励志者”,真乃大实话。76岁开始种橙子,80多岁才能等到结果实,这种淡定,坦然,内心的强大,不容易。这篇文章的结尾说,……褚时健说“我们是经历过活了今天就没有明天的人,过去将来如何都不重要,现在目前,就是一辈子”。他的魅力在于,与他相比,大家不够真实。信然!
http://s4/mw690/002gNcr1zy78wETOr2X03&690
告别哀牢山,一时不知去哪里更好。云南的旅游资源及其丰富,除了著名的昆明、丽江,四线城市如普洱、西双版纳、思茅等,均是青山秀水,可圈可点。决定在大理逗留数日,苍山洱海、古城、崇圣寺三塔、双廊、喜洲等等,一一游荡下来,一周时间都不够,且商业化程度远远低于丽江。下图:洱海
http://s12/mw690/002gNcr1zy78wFn7vLB1b&690
奋斗了一个春节假期,终于将2016年的游记粗粗整理一番。吐槽新浪博客的贴图功能、文字编辑功能实在太烂,有1/3的时间浪费在贴图上面,至少有1/3的图片未能上传。在自媒体日新月异发展的当下,新浪曾经是占据了最佳的风口,但却起了大早,赶了晚集,甚至晚集都赶不上。
再次致敬那些热爱自己工作的人,那些兢兢业业有工匠精神的人,那些永无止境追求最高品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