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生意
(2013-06-11 09:42:17)
标签:
股票投资心得 |
最近纺织股成为热点,各家卖方纷纷点评、出报告,还有系列调研、电话会议等。其实,这类公司走强也有好一阵了。申洲国际创历史新高好些年了,天虹纺织历史新高,鲁泰B、联泰也快历史新高了,鲁泰A、魏桥纺织持续走强。
可惜之前的误区,老把它当成落后产能,没有股东价值的东东。说明自己还是标题党,还是以娱乐的心态看巴菲特。大众其实都在消费他,包括每年乌泱乌泱人山人海的股东会,真正读懂他的人,凤毛麟角。
如今回溯申洲国际、魏桥等的数据,发现净现金流、净利润、负债,折旧vs资本支出都是很好的状态,说明这是经历过充分洗牌,出清过的行业。服装的总需求其实是蛮稳定的,剩者为王的道理一点也不难理解。棉价在高位、产能迁移至越南、菲律宾等成本更加有优势的地方不过是叠加了剩者为王的利好。
这类公司是有最终股东价值的。
一间企业有没有股东价值,不一定完全取决于行业,例如所谓的朝阳夕阳产业。要想明白到底是台风中的猪,还是忍者神龟。在红海中生存下来的忍者神龟,或许还是好的标的呢――如果价格吸引的话。
一些行业有机会出清,能挑到为王的剩者。但有些行业就没有机会出清,集中度总是那么分散。例如餐饮,例如时装,可能是需求端太个性化了,反而是供应商(面料和设备这块,B2B业务)可以集中。啤酒算是一个格局相对明朗的行业,汽车和家电貌似前几大也有眉目了。不过太多行业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也许要重新补补产业发展史的课。
就国家和地区来说,美国的经济和金融,出现过多次危机,但都能浴火重生,重新找到新方向。咱这片古老的大陆,包袱太重,政府父爱情结太浓(官僚寻租愿望太强烈),所以真的好难出清。这也是金融股这么低估值却总是如履薄冰的原因。
感觉太多行业都在高原期,顶部区域,都面临毛利净利ROE的下降,还在去产能的漫漫过程中。如果放在美国,去库存,去产能,也许一两年就搞定,但咱这儿,三年五年不知能不能出清。一些热闹的小行业、新兴行业,不过是跑马圈地野蛮生长的初期,分分钟出现阶段性的产能过剩和洗牌。包括医药。
看懂生意,其实是很重要的。学懂这个本事,也难,也不难。需要经历,需要历练,需要一点点悟性,还有运气。
一颗谦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