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不变的规律》教学设计

(2013-11-18 20:03:27)
标签:

教育

分类: 观课议课

 

《商不变的规律》教学设计

                                              晋城市实验小学 桑涛涛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7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2.会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3.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探索发现商不变的规律,运用这个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

    学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很高兴和大家又一次来这里一起上课学习。首先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个故事。

   (讲故事,并请学生简谈感受。)

二、自主学习,探究发现

1.共同学习本节课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案(一)1,并请学生发言交流。

3.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新知: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    ),商不变,这就是商不变的规律。

三、应用新知,内化提高

完成学案中的学习任务(二)、(三)。

四、当堂训练、评价反思

完成学案第三关,并自我反思。

【板书】

                       商不变的规律

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附学案】

自主学习方案

                           班级      姓名          

课题:商不变的规律

▲第一关

一、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2.会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3.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

二、学习任务:

(一)探究新知:

1.计算并观察下面几组题目,找一找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化的?

÷              ÷   =

               ×(  )    ×(  )                ×(  )     ×( 

8 0 ÷ 2 0          24   ÷  12  

      观察上面两组题,发现被除数、除数都乘(          ),商不变

8000  ÷  2000 =           120 ÷  6 0 =

               ÷(  )     ÷(  )                  ÷(  )    ÷(  )          

800   ÷   200           60  ÷ 3 0 = 

      观察上面两组题,发现被除数、除数都(             ),商不变

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的发现:

 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                             ,商不变,这就是商不变的规律。

(二)应用新知: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9÷3=(9×5)÷(3×□)

24÷8=(24○□)÷(8÷4)

42÷6=(42÷□)÷(6÷□)

14÷2=(14×□)÷(2×□)

(三)拓展延伸:计算950÷50,你有更简单的计算方法吗?

方法一:                    方法二:

 

 

 

 

 

▲第二关

一、基础题60分.

1.不计算,把商是4的算式打上“√”。(每题10分)

4 8   ÷  1 2  = 4

(48×3)÷(12×4)=     (   

(48×3)÷(12÷3)=     (   

(48+6)÷(12+6)=     (   

(48÷3)÷(12÷3)=     (   

2.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的结果,直接写出第二、第三个算式的得数。(每题5分)

12÷4 = 3                       480÷40 =12

120÷40 =                        960÷80 =

1200÷400 =                       240÷20 =

二、提升题40分.

下面是淘气计算“400÷25”的过程,仔细观察计算的每一步

400÷25

=(400×4)÷(25×4)

=1600÷100

=16

你能用这个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吗?

300÷25                    2000÷125

                              =

                              =

                              =

 

▲第三关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导学案”指引学生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开始设计一个“猴王分桃”的故事情境,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学生后面的探索交流以及自主探究;之后是根据学案提示观察4组除法算式,直接切入主题,并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观察、思考和发现隐含在算式中的变化规律;同时,在学生观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规律时,不对学生的发现加以限制,而是及时引导学生验证、反思自己所发现的规律,肯定自己的成功,发现自己的不足,充分体现出数学教学的核心,实现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课堂教学效率明显得到提高。;在总结规律的时候,不是急于总结归纳,而是让学生根据所发现的规律,进行自我反思质疑,思考总结的规律是否有不完善的地方。并最后在学生思考和教师提示的基础上得出“0除外”的重要条件。随后在根据规律完成补充算式的过程中感悟规律的真正含义和思考怎样把规律所蕴涵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在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真正感悟“商不变规律”在除法算式中的简算功能,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突出了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变化的规律,又能更好地在汇报活动中帮助学生思考和理解,同样体现出教师的引导作用。整个教学活动,贯穿着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载体,让学生在不断的观察、思考,交流与讨论的学习过程中,掌握观察--思考--猜想--验证--应用的探究方法,并让学生在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感受探究与发现的快乐,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另外反思本课不足之处总结为三:

1.平日学生没用过导学案自主探究学习,对于本次教学,一部分学生没能很好地体现其自主地位,于是被一些学生牵着鼻子走。看来,这样的学习方式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常态化。

2.自设的导学案,形式上不够简洁,部分环节的设置可能影响了学生的视听,进而课堂效率受到了影响。

3.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应该在学生充分质疑,大胆发表自己想法等方面再努力、再深化、再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