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维导图应用于习作教学中

(2015-07-22 09:52:21)
标签:

育儿

教育

分类: 思维导图与作文

思维导图应用于习作教学中

思维导图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教育兼心理学家创造的一种笔记方法,与传统的直线记录方法完全不同,它是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是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思维导图总是从一个中心点开始,每个与其相关的词或者图像都成为一个子中心或者联想, 整个合起来以一种无穷无尽的分支链的形式从中心向四周放射, 回归于一个共同的中心。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将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或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和空间等建立起记忆链接。

思维导图在优化语文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 通过教师引导,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逐渐培养思维方式。习作是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从学生的习作现状发现,学生对习作望而生畏,缺乏兴趣;习作只求形式,不求真实,缺少新意;有无米下锅之困,感觉无从下手,语言干巴巴。如何写好文章,把握全局,有一些难度。如果在学生的习作阶段,提供学生一些可操作的方法,那么既会降低习作难度,又能教给学生一些习作的方法。

纵观思维导图的各项特征:它的放射性思维模式符合语文学习知识面广的特征;跳跃性的思维联想能激发人超常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作用于小学习作教学中极具优势写作时,学生可以围绕某个关键词进行自由发散,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知道作文怎么写的难题。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将复杂的知识体系结构直观化、图像化,帮助学生强化关键词,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想象力,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它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能够用文字将你的习作想法“画出来”。通过对作文思维过程的精细剖析与层层展示,帮助学生掌握作文方法,提供思维训练,优化教学策略,在写作时发散思维、理清思路、有条有理,达到授人以渔,同时增强习作的兴趣和信心,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我在本次的观课议课活动中,将思维导图主要应用于帮助学生选材中。

以我授课的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内容“成长的故事”为例。

习作要求:人的成长既得益于成功收获的喜悦,又受教于失败总结的教训。在你的成长经历中,总有这样的一件事情始终让你时时想起,从中汲取成长的力量。自拟题目,选材真实新颖,叙述具体生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前,确定主题,组织学生选择材料是指导写作的第一步。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抓主题并理解“成长”,即成长不单指我们身体上长高变壮,更重要的是心灵、思想上要有收获。再确定体裁,写一件事情。在分析主题后,学生会遇到选材的问题:有的同学认为生活日复一日,没什么事情!有的同学却有许多有趣的事,选哪件呢!又是伤脑筋的!

老师在此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抓住主题帮助自己选材。随后利用小树的成长图画将授课直观化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头脑风暴:

教学片断:

我们每天的生活大致分为几方面?

板画------玩耍  学习  运动  劳动等

现在让我们大家来分享各自丰富的课余生活吧!老师最喜欢的学习活动是看书,运动偶尔会打乒乓球,令我最兴奋,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劳动------老师去年坚持了一学期的一件事就是做早点,它帮我养成了早起的好习惯,而且吃美味的早餐身体也愈加健康了,现在时时想起这件事我还是特别开心。

板书-----看书  做早点

那么,你呢?老师邀请四名同学帮忙(写字工整速度快)。其他同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方面用一个词语写出自己最愿意分享的事情,举手示意,我们的小志愿者快速过去写下来,写满贴在黑班上。

老师读一读同学们的分享(选择性念一些),看到别人的事情,你有没有立刻想起自己也曾经做过的,有这件,还有那件------真是精彩纷呈!

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选这件事吗,它使你收获了什么?

大屏幕出示:仿说句式。教师贴树叶书写收获,完成思维导图。

小结:一个人的成长主要得益于两方面------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教训。这些丰富多彩的小事充实了我们的生活,给予我们启示,激励我们成长。

亲爱的同学们,再看看这棵枝繁叶茂的小树,从中选取一件还难吗!

收获:

思维导图为习作拓展思考的空间,提供多项选择,让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有了最佳选择。在写写画画的过程当中,思维的灵动随时闪现,思维不再受约束,也不再有无米之困。经过思维导图的梳理,在学生头脑中选择的范围就非常广,可写的内容也多。同时,学生在不断地思考“中心点”辐射出去的内容时,学生的个性的东西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彰显。有了导图的清晰展现,取舍也更有目的性,科学性,效果自然更佳。

同时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习习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在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中得以增长。

 

                                                  宋西玲

                                                 2015/6/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