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权威报社评选:这句话对孩子伤害最大,大部分家长都说过

(2019-10-15 00:21:45)

厦门市集美区妇幼保健院-小儿内科- 罗艳萍

前两天小区里发生了一家大事,一个五岁多的男孩子丢了。

我们小区的治安一向很好,孩子怎么会在小区里走丢呢?

在热心大爷大妈的追问下,孩子妈妈说出了实情——

她去接孩子放学,可是儿子一路上要这要那的,走到玩具店门口非要买一个小汽车,而那个玩具家里有一个十分类似的同款。

妈妈很生气,臭骂儿子一顿,拖着他往家走。孩子被骂之后也不高兴,一直磨磨唧唧的,跟妈妈的力量对抗,走得特别艰难。

https://pic.wenwo.com/fimg/904385752.jpg

进入小区之后,妈妈觉得孩子自己也能找到回家的路,就把儿子的手一甩,赌气地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啊,妈妈不要你了,你爱去哪儿就去哪吧!”转身自己就先回家了。

按照她的设想,孩子应该会快速跟上来,乖乖地回家。可是这位妈妈回到家后淘米做饭,十几分钟后还是没等到孩子,上小区里溜达了一圈也没找到人,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在小区业主群里求助,后来还报了警。

近四个小时后,孩子找到了,在地下车库的角落里一个人待着,所幸身体状况无碍。但当家人要领走他时,他仍然不愿意回去,哭着说“妈妈不要我了。”

国内权威报刊《生命时报》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妈妈不要你了”是最被讨厌的逗孩子的方式,并且对孩子的伤害也最深。

这句话也是很多父母喜欢的讲的话。

一、大人为什么这么说?

1.家长威胁孩子听话

没当过父母的人或许难以想象,“我不要你了”这句话可能正出自于最爱孩子的妈妈、爸爸、奶奶或者外婆。

https://pic.wenwo.com/fimg/1347385753.jpg

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家长把这种威胁恐吓的方式当做对孩子最有效的管教,却不知道小孩子没有分辨能力,分不清大人的初心。

短时间看来,孩子的确听话了不少,但是时间一长,孩子的身心都因此受到了严重伤害。

2.成年人恶意戏弄孩子

还有不少远方亲戚或者邻居会故意逗孩子,尤其是现在二胎政策开放,很多家庭有了二宝后,成年人更会把“你妈妈不要你了”这句话,当成是自己逗乐的玩笑话。

很多家庭在生育二胎之前下了不少功夫引导和安抚大宝,却因为旁人的一句恶意戏弄,闹得孩子跟爸妈不和,对弟弟妹妹心生嫉妒,做出攻击行为。让一家人的心血功亏一篑。

二、这种说法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危害?

1.安全感严重缺失

按照心理学中的马斯洛需求理论,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需求自低到高依次表现为:生理需求(呼吸、食物和睡眠等)、安全需求(人身安全和健康保障等)、社交需求(友情、爱情和亲情)、成就感和自我实现。

https://pic.wenwo.com/fimg/1500385754.jpg

成年人对孩子说“我不要你了”,相当于剥夺了孩子的安全感,严重威胁了孩子的人身安全,导致孩子的心里充满恐惧、焦虑和痛苦。

2.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塑造

因为从小缺乏安全感,孩子很难感受到稳定的“无条件的爱”,因此很容易走向两个性格极端——自卑或者叛逆。

因为孩子缺少安全感,所以心底里总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因此便总是盲目地断定自己处处都不够好,始终处在自卑的状态。

叛逆的孩子则是这么想的:如果你不要我了,那我就更要搞出一些大动作来吸引你的注意力。因为比起家长坐视不管,被骂的感觉好像更接近于被爱。

3.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因为缺少安全感,孩子在社交方面也做的不好。尤其是到了应该考虑婚恋的年龄,他们就发现自己很难充分信赖别人,因此也很难建立亲密关系。

他们的内在逻辑是这样的:如果跟我有血缘关系的父母都会轻而易举的“不要我”,那我又怎么能指望其他陌生人爱我、包容我呢?

https://pic.wenwo.com/fimg/1905385755.jpg

带着这样的想法,他们在社交过程中就会表现出敏感、多疑、情绪不稳定,很难正常地维护关系。

大多数家长都不是真的不要孩子了,所以千万不要对你最爱的孩子说出这句伤害最深的话。

同时,如果你发现身边人有用这句话故意戏弄孩子,也要及时阻止,并且通过沟通和拥抱来帮助孩子恢复内心的安全感。

身为家长,保持情绪稳定和理智绝对是育儿过程中的根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