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庆大热的电影中,《我和我的祖国》无疑是最引人泪目,也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影片。
在《夺冠》这个单元中,导演徐峥借助小男孩冬冬的视角,讲述了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的故事——
少先队员冬冬和乒乓球班的小美是好朋友。女排决赛当晚,小美正好要和父母一起移民美国,而冬冬正准备给她送上一份礼物。
可是整条街只有冬冬家有一台电视机,街坊邻居们都想通过电视屏幕观战决赛。恰逢冬冬爸出门工作,家里的信号又不好,冬冬只能站在天台上一直举着天线。
https://pic.wenwo.com/fimg/67068364458.jpg
中途有好几次机会,冬冬都想放弃责任,好好跟朋友道个别。可是看到焦急等待比赛结果的邻居们,看见头上飘舞着的五星红旗,冬冬还是决定回到天台,好好履行责任。
比赛结束,女排赢了。
大家把冬冬抛向空中以示感谢和庆贺,可冬冬却哭成了泪人。
等到再一次见到小美,已经是在30年后了……
责任感,是家庭教育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也是孩子走好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
但责任感不是无缘无故就有的,需要家长从小对孩子开始进行培养。
《正面管教》中提到: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
因为生活条件变好,他们不需要为家庭生计付出努力,反而是被爱的名义给予太多,理所应当享受一切。
而且太多父母认为,好父母就应该保护好孩子,让他们免遭任何挫折和失望。正是这种过度的保护,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的信念——自己有能力把握生活中起伏的机会。
https://pic.wenwo.com/fimg/67340364459.jpg
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出孩子的责任感呢?
其实我们正可以从电影中一探究竟——
1.家长以身作则
冬冬的爸爸是街坊邻居们信赖的电工,所以大家找冬冬帮忙时说“冬冬爸肯定把一身本事传给他了。”
有一位对工作尽职尽责,与邻居们和谐相处的父亲,冬冬也注定会受到感染,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想要培养出有责任感的孩子,家长们首先要以身作则。
2.让孩子意识到事情的结果
刚开始时,冬冬并没有把街坊们要借电视看女排决赛的事情放在心上,只是把邻居爷爷的话转告给了爸爸。
但是随着电视前的人越聚越多,女排的比赛越来越激烈,冬冬慢慢意识到了扶稳信号天线背后的意义。
很多家长安排孩子做事,只是强制性地安排“你必须这么做”,却没有让孩子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和结果。
https://pic.wenwo.com/fimg/67636364460.jpg
3.家长给予支持和帮助
在冬冬抢救信号的过程中,大人们还是给予了一定帮助,比如派出了一堆年纪稍大的双胞胎上去帮忙。
很多家长在引导孩子做家务的时候,自己却进入了享受的状态,让孩子觉得不公平,也感觉不到大人的支持和帮助。
在培养孩子责任心的过程中,家长也一定要参与进来,而不是站在一边当看客,或者仅仅是监督。
4.对孩子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褒扬
在女排夺冠后,大家把冬冬抛在空中以示感激和庆贺,这也是很好的案例。
孩子照顾自己或者是做家务,这些事情虽然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在培养习惯和塑造性格的一开始,家长也需要对孩子的优秀表现给予肯定和褒扬,给予他们正向反馈,推动未来的行动。
https://pic.wenwo.com/fimg/67897364461.jpg
海姆·G·吉诺特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说到:“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就是要在跟他们有关系的事情上让他们有发言的机会,如果必要,让他们自己做出选择。”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应该从小事开始逐渐放手,让孩子们逐渐掌握对于自己人生的发言权。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先让孩子学会照顾好自己,自己学会穿衣、吃饭。
孩子长大一点之后,家长就要尝试让孩子对家庭负责,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来,接受孩子的大方分享。
孩子进入学校后,家长们就要开始慢慢让孩子适应团体和社会,做一个对伙伴们有责任心,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比如鼓励孩子参与班级活动、校级活动,或者带孩子一起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工作。
家长就要尽早开始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就相当于给孩子锻炼出一副强有力的“肩膀”,让他们勇敢承担责任,承担对自己、家庭、团体和社会的责任。
有了这样勇担重任的“肩膀”,孩子才有可能创造更大的成就~
关于今天的话题,你还有什么想法吗?欢迎留言评论,和我们一起交流哦。
如果宝妈宝爸还有什么其他想了解的话题,可以告诉我们。写文不易,多多帮我留言点赞转发哦,雨滴医生谢谢你了!
免责声明:本人的科普,科普内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人就职单位无任何关系。 如果我的科普内容有误,请留言告诉我,我非常愿意核实并更正。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删除。
https://pic.wenwo.com/fimg/6827936446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