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时肥胖影响一生,真的吗?记住这三招,让肥胖远离宝宝

(2019-08-23 00:20:57)

厦门市集美区妇幼保健院-小儿内科- 罗艳萍

今天下班回家在电梯间,正好碰到邻居家爷爷带小朋友出门。

虽然受台风影响一直在下雨,他们还是决定要出去活动一会。

原来隔壁小朋友瑶瑶三岁半了,非常活泼,喜欢蹦啊跳啊跑,在家里攀爬沙发椅子床很是利索。

她的肌肉很结实,小时候吃奶量大,现在饭量也大,一直身体倍棒生病少。

人人见了她都说她壮,比很多男孩子还壮实、精力好。

现在已经36斤了,于是有不少人建议她是不是要减肥了。

这不,晚饭后,爷爷正要带她出去散步。爷爷就问我,怎么知道孩子是不是超重了,到底应不应该减肥呢?

听到这些,我突然想起亲戚家一位小侄女现在10岁了,也是比一般孩子要高一些壮一些,她妈妈说现在儿童最大号的衣服都不合适了。

常被人说能吃胃口好,平常有一些腼腆,自卑,不喜欢参加室外活动。

https://pic.wenwo.com/fimg/1543213821.jpg


那么孩子是否肥胖或者超重,到底如何确定呢?引起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呢?

爸爸妈妈该如何帮助他们。

01 怎么知道孩子肥胖了

首先,只看孩子的体重并不能判断她是不是超重,科学的标准是看孩子的体重质量指数。用通俗的话讲,就是看体重和身高的平方的比例,再参考这个年龄段的标准,而且不同的民族、性别,标准也有差异的,特别要关注脂肪量。

对2岁及更小的宝宝直接将体重与同性别、同身长的儿童比较,在85%-97%为超重,超过97%为肥胖。

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及成人,医生会用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作为诊断肥胖的标准,BMI=体重(kg)÷ 身高²(m)。

也就是说,当宝宝的体质指数在同龄儿童平均数据的最后5个百分比时,就一定要引起重视了。

https://pic.wenwo.com/fimg/1958213822.jpg


具体到体重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儿童体重标准计算公式,如下:

1~6个月体重(克)=出生体重+(月龄×600克)

7~12个月体重(克)=出生体重+(月龄×500克)

2~14岁体重(公斤)=(年龄×2)+8公斤

根据以上标准,加上身高综合来看,对于5岁以下,体重为36斤的女宝宝来说,如果她的身高低于94cm,那么就肥胖了,肥胖会带来一系列身体健康问题,需要开始预防和控制。当然,标准有差异,您可以咨询医生来了解自己孩子的对照标准,再者肥胖的临床诊断、治疗或处理应由临床医生决定。

02 什么原因引起的肥胖

2017年我国发布的首部《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当前我国7岁以上的学龄儿童肥胖人数近3500万人,而主要大城市7岁以下的肥胖儿童人数超过400万人。

https://pic.wenwo.com/fimg/2591213823.jpg


除开少部分遗传因素和疾病引起,日常的饮食、行为习惯,是造成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比如:

1)摄入太多。胃口好,什么都好吃,喜欢吃;只要孩子喜欢,家长总是尽量满足。

比如,很多家长多半认为多吃肉类和奶制品比较利于孩子的身体和大脑发育,却忽略了谷类、蔬菜和水果。

其实,应该能食用以上三四类,均衡而平和。另一方面,就是为了省事挑孩子喜欢吃的,看到吃得多,还心满意足 。

2)运动太少。比如久坐不动看电视,玩手机游戏,写作业拖拉、时间太长,运动量小等等。

以上这些注意事项,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电子产品的诱惑大,家长自身也常常沉浸手机和网络之中。

另一方面,在孩子比较年幼时,看家长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陪伴游戏的情况,逐渐长大,就看孩子与同龄小朋友活动的情况。

https://pic.wenwo.com/fimg/2805213824.jpg


3)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不吃早餐,过量食用含糖饮料或零食,经常食用高盐、高脂快餐。

不仅晚睡,晚饭之后还吃东西,这些饮食习惯是不是主要家庭成员也有,从而也影响孩子。

03 如何帮助孩子控制体重,不同成长阶段的建议

1)出生至1岁 坚持母乳喂养可预防体重过大。如果是非母乳喂养,要注意不要过量、过饱。

2)1岁至5岁 养成好的饮食习惯。少喝汽水、甜品等,避免把不健康食物带回家。

换用小份额餐具,食物切小,少吃多餐。不要强迫孩子按家长要求完成预备食物。

不用甜食奖励表扬孩子或阻止不良行为。陪伴孩子多做运动、亲子游戏等等。

3) 6岁至12岁 在上一项的基础上,继续鼓励孩子每天运动,尤其参加同龄人的团队活动,培养孩子自己选择正确食物的好习惯。

对所有年龄的孩子,早睡早起,吃好早餐,不要边看电视边吃饭,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含糖饮料、快餐零食要适量,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当中,等等。

而家长,平时多注意,自己在采购食物时,要避免把不健康的食品带回家;可以发动家里人和老师,一起来为孩子营造好的饮食和运动氛围;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吃和健康的关系;如果孩子已经体现出有一些这方面的困扰,应该及时寻求周边的专业人士帮助。

https://pic.wenwo.com/fimg/3304213826.jpg


小结

一句话就是家长要以身作则,平常从孩子的生活细节出发。

第一控制吃,关注能量的摄入。

第二,增加活动的时间,自在且愉悦,身体循环系统有序舒畅,帮孩子建立健康自信的生活习惯,孩子少生病,妈妈少担心。

我是你的儿科医生雨滴,写文不易,你的点滴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请多多留言关注点赞哦!(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