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报告--梁其安

标签:
教育文化情感 |
打造番茄王国 助推现代农业
自然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其安
我于1982年出生在乔官镇梁家村,是地地道道的庄户孩子。21年前,为了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我利用在学校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单枪匹马进城开办了乐昌第一家网吧,继而创立了昌乐信息港,为世纪阳光、梦金园、英轩等众多客户提供信息服务,挣得了第一桶金。在此基础上,于2014年创办了自然邦电商平台,网上经营昌乐西瓜、地瓜、芋头、西红柿等特产,成为最早的一批农产品电商创业者。在运营的过程中,我逐步发现我们的产品质量不稳,大小不一,好的供不上货,差的卖不出去。基于这个原因,我决定回归“三农”,自己种植,自己销售。这时,有位热心的亲友对我说:其安,你傻啊,现在除了“386199部队”,谁还呆在农村?他这一说,吓了我一跳,原来“386199”指的是妇女、儿童和老人。而我对他说,越是多数人不想干的事,我越要干,农村的能人都进城了,那我在村里就成了能人。因此,我以坚定的信心拿出所有家底,又以房产抵押贷款,凑了300多万元,在营丘的姜家河村投资建起了占地100亩的28个高温大棚,由我提供种苗、技术、肥料,由村民种植,产品由我的电商平台销售,最后总收入减去直接成本,进行三七分成,由村民拿大头。经过村支书刘培训的动员,所有大棚很快就被15户村民包下了。
2014年底,村民们满怀致富的向往,迎风冒雪,种上了西红柿。然而,当第二年春天结果的时候,却发现果实不多,而且大的大,小的小,口感也较差,这样,自然就卖不出去,约有10万斤西红柿白白地烂在了地里,村民们近半年的劳动汗水付之东流,我50万元的投资也打了水漂。事后,经过分析咨询,我终于找到了症结,这就是缺乏技术支撑。
于是,我走进潍坊农科院,又来到省农科院,拜师求教,并聘请了省院的3位农学博士当顾问。而就在我外出求索的日子里,刘培训书记组织带领村民清理大棚,整理土地,准备种植第二茬,以求东山再起。他们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并没有因上次的失败而埋怨和放弃。这使我感到,创业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而是承载了很多人的希望和梦想,我越来越觉得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技术顾问的指导下,我新上了精准水肥一体机、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等现代化的装备,使我们的黄金籽在这一季获得了好收成,种植一个大棚村民净收入达两万元以上。此后,我们通过寿光菜博会,引进了以色列、日本、韩国等新品种,几经探索,总结形成了从选种、育苗、栽培、浇水、施肥、采摘到销售的生态番茄生产技术标准规范,2019年,潍坊市商务局、农业局、技术监督局等发布文件,我们制定的标准成为潍坊市地方标准,换言之,自然邦的标准就是潍坊标准。我们自然邦也成为全省首家数字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
2018年,我们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为阿里的“淘乡甜”平台供应番茄。特别是阿里在线上搞了一场直播后,销量暴涨,好评如潮,就连阿里巴巴总部的中层以上管理者也成了我们的粉丝。然而,因我们的产能不足,满足不了需求而哑了火。为此,我们又与乔官镇的唐家店子村展开合作,规划了1100亩土地,建成了100多个大棚,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我提供种苗、技术及营销渠道,合作社提供大棚,农户提供劳动力,联合打造了“番茄王国共享田园综合体”,迅速成为天猫、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的番茄销量冠军,年营业额达1500多万元,带动了100多农户增收致富。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加大投入,在园区增设了儿童乐园、亲子草坪、蔬果采摘、野外宿营等项目,一举成为国家级3A风景区。
去年,我接到来自深圳的一位老太太的电话,她是昌乐人,通过直播从网上买到我们的黄金籽番茄后,说是“又吃到了家乡的味道”,激起了她的乡愁。由此让我认识到了直播的意义,专门请来专家,将50位村民培养成了小网红,使他们不再只是简单地种地,而是利用信息化手段赶“网络大集”,使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让农业产业链的更多附加值留给农民。去年6月,中央电视台记者专程到我们番茄王国采访11天,将“供应链+农户+消费者”的模式推向全国,并对我进行了《他教农民当直播》的专题报道。
通过番茄王国的打造,使我们实现了科技化、产业化、信息化发展,由此迈上了现代农业的康庄大道,黄金籽番茄成为昌乐火山“农8鲜”之一,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然邦被命名为潍坊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潍坊市工友创业园,我本人被授予潍坊市乡村振兴带头人、潍坊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潍坊好青年,给予我巨大支持的唐家店子村党支部书记张德增也被授予全省“担当作为好书记”荣誉称号。
后一篇:劳模报告--崔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