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之生活日记(9)

分类: 杂谈 |
封城之生活日记(9)
2022年1月8日
隆冬的早晨,天亮的很晚,都六点多了天上还是一片星斗,大地更是沉浸在朦胧的沉睡中。再加上这一特殊时期,放眼望去,整个小区几乎没有一个窗口是亮着灯光的。可以说,全体人民的节奏就是晚上不睡,早上不起。
可我,早起的习惯已经十好几年了,无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我都从未间断过,甚至出差在外,都会带上运动衣和运动鞋。尽管早起锻炼是深受诟病的,有好心人还专门下了央视对早起有害身体的报道给我看,可我却始终执拗地坚持着。我始终认为,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必人云亦云。
在封城的这十几天里,虽不能出门,可我依然每天六点起床。如发现外面风声不紧,管控不严,就趁着夜幕的掩护溜出去走走,如不能,就站在窗前,眺望一会儿夜空,再打开窗子被冷风吹吹,就回到屋子里练练网上下载的形体操了。
今天早上,跟往常一样,我起床后先到窗前观察,看有没有出去的可能。结果却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今早的高层好奇怪,怎么好多个窗口都亮起了灯光?楼门口,还不时地有人影在晃动,看不清是住户还是保安。我很纳闷,难道又出什么大事了?
我迅速回到房间,打开手机,想到群里探究竟。我刚打开手机,还没输密码,就有一条新闻赫然跳了出来:今日凌晨,青海门源发生6.9级地震,甘薯、宁夏、陕西等省份均有明显震感。
地震了!原来如此!
这时,我点开公众群得知,我家前面的高层震感鲜明。难怪那么多窗口都亮了灯,还有人跑进跑出。
我家住多层,又是二楼,所以没有震感。
常言道,祸不单行。
这条地震的消息,让我看来就是噩耗。我们目前正在防疫,如果再有防震加身,那可真叫雪上加霜了。就防疫和防震相比,至少防疫是可以闷在家里的,如果要防震,那可是要远离家门,疏散到空旷的郊外去的。如果那样麻烦不就大了?这大冬天里,又怎么能挨得住?!
地震的消息让我开始不淡定了。整整一天,我都处在惶恐不安中,没过两个小时,我就看一下手机,时时关注着地震的消息。直到晚上,陕西新闻还有央视新闻,都对地震只是轻描淡写的报了一下就过去了。由此可以推断,地震的情况并不严重,目前,全市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仍是头等大事。
这样,我悬着的心才渐渐地放下了。
愿老天保佑吧,别再出啥幺蛾子了,我家有老妈,她岁数大了,要真的再防震,老人家可折腾不起啊!
虔诚祈祷吧,愿疫情快快消失,愿平安的日子早日到来!
***********************************************************
封城之生活日记
2022年1月9日
一眨眼儿,封城的日子已过去十几天了。总体感觉,每天,身边都发生很多事,而且大多都是鼓舞人心的正能量,让我这个每天都记录点什么的人,感到很是有料!可是,谁曾想,就一个不留神,便风云突变了。紧接着,一波又一波的实锤猛料,眼看着就把我们这座城市给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网络,舆论,太可怕!
我多希望这只是一阵台风,来的急,走的快。可是,经过几日的观察,风浪不仅没有减退,反而愈加猛烈了。
问题一旦出了,它就不给机会了。
对此,我曾像鸵鸟一样,把头深深地扎进沙子里。可是后来,还是忍不住地又把头从沙子里钻出来,因为,回避不如直面。
此次炸点之一,始于一个孕妇流产事件。
网络上发出一个视频,大冷天,一名孕妇倚坐在某医院外的石凳上,血顺着裤腿往下流,把地浸染了一大片。同期音告知,该孕妇,由于没有48小时核酸而被医院延误治疗,最终导致大出血后胎死腹中。
炸点二,就在孕妇流产事件发生之时,又一位男性老者突发心脏病,因同样的原因,遭医院延误而丢了性命。
两条人命,都死在救死扶伤的医院里,死在医院对病人的延误上。
炸点三,屋漏偏遇连阴雨。此波未平,一个孙姓男子的帖子紧紧跟上。这是一位已经确诊的新冠患者,却千呼万唤,喊不来医疗队,更得不到相关部门的隔离救治,直至在各相关部门的互相推诿延误下,最后使他们一家六口全被感染。
痛定思痛,究其责,谁之过?当然,医院和各级管理部门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那该死的教条主义,那非48小时核酸不得入内的硬性规定,无疑是这一系列事件背后的罪魁祸首。
上述事件的发生,不管什么原因,西安名声尽毁已是不争的事实。西安,曾被一本土名人称之为“废都”,也不知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这个名字又被重新叫响了。而这次,还人家还特意做了新的补充,即:北京是帝都,上海是魔都,西安是废都。
对此,我已无力吐槽,只呵呵而已吧。因为,不管谁再怎么处心积虑,历史就在那摆着,它会无声地对他们给予“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的蔑视的。
倒是,身为女人,我对那个孕妇流产事件更为关注。除了为她失去宝宝倍感难过和惋惜外,我的内心还有一种欲哭无泪的复杂感。我认为,除去外在因素,如果那位孕妇自身多一点自我保护意识,很可能此悲剧就会幸免。
疫情来了,全市封城了,这就意味着以往所有的常态都被打破了。那么,作为怀有八个月身孕的人,当务之急就是要把事情想周全:
第一、提前跟物业交涉,万一遇到突发事件,要确保物业为你及时放行;
第二、要随时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因为,在封城的特殊时期,48小时核酸检测就相当一个人的通关牌,就好比出国要出示护照一样,没有它是没人敢为你放行的。
第三、封城期间,街上没有出租车和任何载人的交通工具,这一点不仅要想到,而且还要自己提前备好车辆;
第四、在疫情期间,孕妇要提早跟你所建档的医院做好咨询和沟通,这样,你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就会淡定从容地去医院,找到你的主治医生。
我想,他如能做到这几项,说不定悲剧也就不会发生了。至少,风险会减少很多。
我从相关报道看,孕妇本人和她的家人,并没有做好上述应急准备,只是在孕妇突发不适了,才临时抱佛脚。结果,出门第一步就遇上了没有出租车的问题。还算不错,紧急呼叫到了110,他们是由110帮助选择了就近的医院。
到医院后,由于孕妇没有48小时核酸,被拖延,由于孕妇没有在这家医院建档,又被拖延,由于孕妇还有某种身体疾病,继续被延误。就这么一再延误,直至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试想一下,如果在前期,患者都能提前准备到位,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我们不仅要以此告诫自己,还要警示大家,自己的事要自己做,这样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怀着侥幸心理,把命运交给别人,那结果就不好说了。
据说,此事发生后,那家医院的领导被停职,上面还在更进一步追究更多人的责任。
追责是必须的,否则也不足以平民愤呀。
可是,这悲剧的代价实在是太大的,它不仅给患者造成不幸,还成为西安医疗界永远的污点,同时,也让这座城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要背负千夫所指的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