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他人负责,学会合作》主题班会

(2011-07-21 07:53:10)
标签:

教育

分类: 班主任管理

对他人负责,学会合作

东平县接山镇第一中学

活动背景

在当前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科技高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行业竞争也越来越剧烈,这些变化都使得团结合作能力成为了限制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团结合作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之一。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合作,需要合作,比如说分析讨论问题、做值日、参加运动会、参加班级晚会等等。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明确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合作并善于与他人合作。

2、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合作竞争意识,形成良好的班级合作风气。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活动1:欣赏录像:

多媒体播放《千手观音》片段,学生谈感受。

老师:刚才这精美的画面,是由21位聋哑演员表演的,为了春节晚会上这短短6分钟的表演,他们和自己的伙伴、编导老师、指导老师、手语指挥互相配合,在中央电视台春晚的排练大厅里共同度过了无数个艰辛的日日夜夜,他们的成功正是许许多多人的心血、汗水凝聚成的。也与他们的精诚合作分不开。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任何人想要成功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任何孤军奋战,单打独斗的行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将寸步难行。

活动2:做游戏 

  (一)穿针引线  

  1、宣布活动规则  

  (1)每组二人,每人一根线,一枚针;  

  (2)等老师的”开始”指令。小组的任务是在10秒内两人通过配合共同将两针穿入孔中。  

  (3)最先完成的小组胜,最后的小组或到时不能完成的小组输。  

  (留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  

  2、颁奖  

  (二)分享活动体验  

  过渡:为什么有的小组同学穿得很快,有的小组却很慢,甚至在规定时间内都不能完成呢?我想对于这个任务,大家都有很多体验后的感受要与你们组其他成员分享,接下来请同学们交流你关于这次体验的一些思考。

我想把大家的观点综合一下,主要归纳了三点:  

  (1)只有团队成功,个人才能成功  

  (2)要学会关注别人,为他人着想、为团队着想  

  (3)了解影响合作的内外因素:成员个性(自以为是、自私、宽容等)和能力、计划与策略、合作意识、旁观者压力等。  

(让学生尊重每一个人,感受合作的乐趣、作用。)

活动3:联系生活感悟合作

老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有没有亲身经历过或者看到过关于合作的事情呢?好,按我们平时的四人小组交流一下.小组长可要组织好了,让组里每个人都要说,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人要认真倾听,并及时加以补充,并推选好各自的代表来交流.

思考:1)、请列出你或他人通过合作克服困难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列出你或他人不善于合作导致失败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如:运动会上的接力比赛、班级的黑板报、学校的体操比赛)

活动4联系前段时间班级中的情况进行反思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会从属于某个团队,比如班级、学习小组、同宿舍友、学生会等等,在生活里面我们也会出现合作不良的情况,例如班级大扫除中有的同学自私自利逃避任务;元旦晚会中有的同学不愿承担力所能及的项目;(例:这次晚会举办的还算成功,表扬同学:李玲等同学的诗歌朗诵;柯瀚与晓霞(合作)的街舞;吕婧、媛媛、旖旎的歌曲;章华、媛媛的合作节目主持;志鸿、章华的相声小品等体现出了他们对班级活动的积极参与和对班级的热爱);遇到同学请教学习问题不乐意回答;晚自修、时政课、眼保健操、自习课纪律不好、爱讲话、爱做小动作;头发过长、校微没戴、上课迟到(星期一升旗要求7:15分到校20分开始升旗)等都会影响班级的共同荣誉,因此希望大家生活在同一个大家庭中要有团体合作、奉献精神。  

  老师:“现实生活中你有合作不良的表现吗?原因是什么?今后你会如何做?”请同学们先思考再小组内讨论交流。  

活动5:齐唱《众人划浆开大船》

活动总结:希望大家能将这种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精神运用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从小事上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让自己成为一个善于与人合作,有团队精神的人,在班级中自觉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真正发挥班级中每一位同学的力量。

课后实践作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知足心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