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水心S
水心S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26
  • 关注人气: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内视角(人物有限视角)

(2020-05-11 11:23:17)
标签:

转载

内视角(人物有限视角)

在第三人称叙述中,内视角指的是叙述者采用故事内人物的眼光来叙述.人物的眼光往往较为主观,带有偏见和感情色彩.人物的感知与其言行一样,属于故事这一层次.但是,人物的感知替代叙述者的感知成为观察故事的叙述工具,因此,又属于话语层次.由于人物视角同时属于故事层和话语层,故事与话语在这里自然难以区分.人物感知在充当叙述视角时,成了叙述者手中的修辞策略之一.

一.   人物固定式有限视角.

人物固定式内在视角的叙述者,仅仅采用一个人物的感知.这种视角,有的事件是一个人讲述,而他不知道的事情,只能交给其他人去讲述.在<<宠儿>>中,有着丰富的例子.

和保罗D的相遇唤醒了塞丝麻木的心灵.标志是她开始恢复对颜色的感知能力.

(P49)”跪在她常去说话和思考的起居室里,塞丝豁然开朗,明白了为什么贝比萨克斯那样迫切地渴求色彩….”

  124号颜色的匮乏反映了塞丝的家庭在奴隶制度废除后许多年依然贫穷,生活条件没有改善.塞丝对颜色失去感受的能力,暴露了心灵深处因为女儿鲜血而带来的精神创伤.她对以颜色为象征的幸福的麻木,突出了奴隶制度的残酷.她的心灵复苏也体现了她因保罗D到来而恢复一起面对历史的勇气.

(P342)”现在,他归来和出走的路线正好相反….一个高个子小孩的房子.”

保罗D的视角下的场景反映了124号的孤独与荒芜.同时,褪色的报纸,一根被遗弃的短绳和成罐成罐的死萤火虫使读者越来越相信宠儿是塞丝死去女儿的肉身还魂.

第二卷中有四节内向独白,严格来讲,是人物固定内视角的典型例子.

  当塞丝确信宠儿的身份之后,她停止了她和外在世界的有限的联系.她,丹芙和宠儿沉浸在自身内在世界的”不可言说的天地”里.塞丝的独白以”宠儿,她是我的女儿,她是我的”开始.读者逐渐理解了她对宠儿无微不至的保护.她杀宠儿的无助和紧迫,她的忏悔,以及宠儿回归带给她的幸福.它展示了塞丝深沉的母爱,奴隶极端糟糕的生存环境,读者从而理解她的逃跑和杀丝女儿---正是为了避免女儿成为奴隶.它展示了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面,并强调了奴隶制的极端残酷性.

  丹芙的独白开始于”宠儿是我的姐姐”,表达了她对杀婴的恐惧,她对外面世界的恐惧,和渴望宠儿成为她的伙伴.,借助祖母的描述,想象她心目中父亲的模样.通过她的独白,读者能够感受到黑人拥有深厚的亲情.黑尔在小说中没有详细的描写,然而,丹芙的想象却使他的形象变得清晰.

  宠儿的独白占据了两节.在第一节独白里,没有标点符号,接踵而来的是纷繁的意象.但是仔细阅读,读者仍然是可以理解的.第一段描述了非洲黑人摘花的场景,第二段描写了奴隶被贩卖到美洲的船上的悲惨经历.宠儿的心理活动在非洲幸福生活的记忆和对母亲塞丝的记忆间来回跳跃,它表达了宠儿对传统生活的怀恋和孩子对母爱的渴望.当宠儿死时,她只有两岁,但是在她的记忆里,却有着”中间通道”的奴隶的经历.我们可以说,宠儿是一个负载了集体无意识的人物.这是种族记忆的重现.莫里森旨在重写对待”六千万甚至更多”的不公平遭遇.所以,宠儿拥有没有出生前的经历被认为是悲惨死在贩奴路上的奴隶的亡魂的归来.独白显示宠儿作为冤魂重返更符合逻辑.它再现了宠儿失去母亲的场景,并在肉身还魂后寻找母爱的经历.第二段独白比第一段独白更符合逻辑,但是都不如塞丝和丹芙的独白清晰连贯.也正是宠儿独白的无逻辑性反映了她身份的神秘.无论如何,宠儿的内在独白不能仅仅解读为单个个体和家族的精神世界,而是美洲黑人种族记忆和集体无意识.

  通过内心独白形式的内在视角,读者能够充分理解黑人丰富多彩复杂深刻的内心世界:母爱,亲情,对自由的渴望,以及为之付出的沉重的代价.内心独白也辛辣的讽刺了种族歧视,也给读者呈现了生动的黑人形象.同时,也能使读者更好理解人物.

 

二.   交替式内在视角.

交替式内在视角指不同人物视角以非常快和难以察觉的方式交替进行转换.<<宠儿>>中,存在许多这种情况.

首先,有必要指出,塞丝,丹芙,宠儿的四章独白,单独拆开看是固定式内在视角,但从整体上看,它们在文本中紧密衔接,可以视为交替式内在视角.视角从塞丝转到丹芙再到宠儿.交替式内在视角呈现给读者不同人物的心理状况.

   其次,塞丝与保罗D十八年后相遇,两人之间不只一次互相倾诉心曲,还有不知疲倦的无言的眼神交流.人物之间的”凝视”成为无言的特殊的交流工具.这时候,视角在塞丝和保罗D之间来回交替,两人的视角互相弥补,互相参照.在塞丝的眼里,保罗D是和她有着共同经历的男人,自然成为她情感倾诉的最佳对象.”好象你只消引起他的注意,他就立即产生和你一样的情感.”塞丝的世界是孤独封闭的.女儿丹芙不能理解她的情感,保罗D的出现为她打开了与现实世界沟通的一扇窗户,她与人沟通倾诉的欲望不再需要借助鬼魂.鬼魂自然就消失了.因为有了保罗D,她不再需要每天击退纠缠不休的鬼魂.同时,保罗D是和黑尔一道成长的男人,伙伴.对黑尔的思念之情又通过移情作用而使塞丝对他产生特殊的依赖感情.

   塞丝的特征在保罗D的视角里得到深刻的描写.这是他们初次相遇时候的描写.

”铁的眼睛,铁的脊梁.”

“一幅挖空了眼睛的面具.”

“她的眼里还是没有映出一丝光芒.它们就像两口深井,让他不敢凝视.即使毁掉了,他们仍需要盖上,遮住,标上记号,警告人们堤防那空虚所包含的一切.”

饱受悲惨的奴隶生活摧残的共同经历促使两人很快走到了一起,有了共同生活的可能.初次见面令两人兴奋不已.但是,保罗D的视角里,他依然还是称塞丝为”黑尔的女人”事实上,塞丝的身份是”黑尔的女人”成为两人走向夫妻关系的一个障碍,何况,塞丝此时还不知道枇,依然在苦苦守候他的归来.所以,保罗这种罪孽的感觉后来通过他被宠儿引诱而产生的罪孽感表现出来.另外,塞丝对待奴隶制度压迫挺身反抗的决绝态度(铁的意象喻指)又正是保罗D身上缺乏的.这是两人最终结为眷侣的一大障碍,也是保罗D不能接受塞丝杀婴的深层原因.铁的意志也是黑尔缺乏的.面对搅乳机旁塞丝受白人侮辱,黑尔在马廝上没有下来,无力反抗疯了.保罗D当时被套上了嚼子无法抗争而被”噤声”.但是,保罗D深知自己内心同样有软弱的因子.他缺乏西克索纵使被白人活活烧死也大笑不止的彻底的抗争精神.相比之下,保罗D不止一次的感觉惭愧.这又是他没有勇气向塞丝倾诉的内心秘密.所以,那只特立独行的”先生”公鸡,不只一次地出现在案他的意识和话语里,成为他渴求拥有的坚强不屈的品质的替代象征.塞丝与保罗之间的分歧还在于,一个是”不能放下剑和盾”,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另一个是把所有的记忆都埋葬在烟草罐里,忘却历史的苟安者.两人的关系正是黑人民族中对待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的两种态度的隐喻.

两人的初次相遇的一见如故之外,还没有马上成为精神上的朋友, 两人的分歧暂时为激情掩盖了.所以,在两人交合的时刻,塞丝的视角里才有”狗”这一词.纯粹的欲望,使得两人毫无准备的结合在一起.但是毕竟两情相悦是自然发生的,保罗D的来到使关于和黑尔一起生活的幸福回忆又重现在塞丝的脑海里.

“花丝多么松散,多么美妙,自由.”

正是保罗D的到来,唤醒了塞丝对幸福的回忆和憧憬的能力.

 

三.多重内在叙述视角.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