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敦煌画家关雷:投身敦煌艺术的关雷

(2012-02-26 16:48:40)
标签:

敦煌画家关雷

分类: 新闻资讯
http://s2/middle/7be72b82tba38ed655f91&690

    唐代贾岛诗云:“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这十年才磨就的一剑,大概只有喻征的意义,可画家关雷创作敦煌艺术佛像十年未果却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一般学院派画家的学习经历,是从美院附中到美术学院,然后再报考研究生。关雷的学习之路先是在北大荒一望无垠的原野中生活了11年,积攒了生活的素材,然后到中央美院国画系进修了两年国画,又随美院去丝绸之路,钻进敦煌的佛洞中临摹壁画达一年之久,每张临品都灌注了他的心血,倾入了他的才气和悟性。一般人在洞子里呆半个月最多两个月就难以忍受,而他却痴情的一呆就是一年多,对敦煌艺术的酷爱令他迷恋忘返。从这一时起,就注定了他将把此生的全部身心和艺术才华都投入到敦煌艺术中。他在敦煌的宗教艺术课堂里虔诚的顶礼膜拜,吸收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从此踏上了以重彩绘制壁画题材的创作之路。关雷的特殊经历铸就了他特殊的毅力。张大千、常书鸿都是敦煌艺术的崇拜者,也画过不少“供养人”的画,但终究只是作为文化营养融入了其他创作中似关雷这样摹壁画、画壁画与其终身相伴者,老一代画家中没有,中青年画家里也没有第二个。这种执着的追求,为纯艺术而奉献一切的精神,使关雷成为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
    古希腊诗人色诺芬尼说:“人按照自己的模样画出或塑出神像。”关雷的创作精神和毅力来源于对敦煌艺术的感染,他是真正对敦煌艺术有研究的人。他创作的一幅幅壁画造像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壁画,而饱蘸着他的理念、他的思想,会出的是他自己的灵魂。
    他十年茹苦仍未绘完的巨幅佛像,使力拔千钧之作,每一位有幸见到这幅作品的人都由衷的发出惊叹。这幅巨作体现了关雷的素描能力和造型能力都是一流的,在色彩的运用上他借助了西画的某些技法、中西融汇的风格,增加了视觉上的明快感。他细致的把握着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营造者恢弘的空间气势,用笔细腻而不失粗犷、厚重的阳刚之气。他的画不是那种“小桥流水人家”的小品文人画,而是有个性画家的大手笔,是一种色彩的追求、气韵的追求、意境的追求,源于壁画、高于壁画,就像意大利早期巴罗克画家卡拉瓦乔说过的:“自然的表现不是单纯的模仿。”关雷的巨幅佛像是精神境界高度升华的创作,没有消沉、没有压抑,给人以积极、欢娱的感觉,是仰慕、是崇拜,寄寓着美好的理想。佛像安谥、飘逸、清隽,人们的私欲在它面前受到鞭笞、心灵得到净化。这是真正的壁画艺术、大型艺术、敦煌艺术。我曾在一首诗里称赞关雷:“十年造像志不渝,半生心血付戈壁。”表示了对这个极富个性艺术家的尊敬。
   
http://s5/middle/7be72b82tb9da13f07ea4&690
    关雷偶尔也做些小品,他天赋和悟性都很高,人物山水都拿的起来,对冰雪山水也做过一番研究。但他的主要成就还是用现代绘画手法创作的敦煌壁画作品。刘勃舒、袁运甫对此都曾有过高度评价。敦煌研究院院长常书鸿在关雷的摹品中提到:“关雷仁弟摹本,深得此中三味,实系难得之作。”
    唐初休老子庙,庙有吴道子壁画,老杜题谓:“冕梳俱秀发,旌旆尽飞扬”。形容了笔画的生韵和灵动。用杜甫的两句诗转誉关雷的壁画艺术,我以为并不过分。

 
美术评论家、中佳拍卖公司书画室主任   齐建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