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益-《金矿2》书评

(2011-08-31 13:58:04)
标签:

金矿

改善

toc

杂谈

分类: 探索精益
《矿子2》(也就是《金矿2》)已经看完了(用了十天的晚上,每晚不到2个小时吧,大部分忍不住就要看到半夜12点,践踏了我11点前睡觉的规定),个人感觉个《矿子1》差不多,小说一脉相承,《矿子1》中的断路器企业的生产副总(也就是矿子1的主角)因为和合伙人不和,已经分道扬镳了,他收购了一家濒危的企业并得到了发展,《矿子2》讲的是他得到发展以后,又收购了一些公司,其中一个法国的公司,在面临被解散的境界下,如何通过精益起死回生的。

《矿子1》中的老父亲在《矿子2》中还在,而且性格还是那样直接。而矿子1中的人事经理,就是那个女孩,已经和矿子1中的第一人称,也就是老父亲的儿子,那个心理学老师结婚了,她和她公公一起成为精益的咨询顾问,在矿子2中,她成为了这个法国工厂的咨询顾问。

记得我看过一本丰田生产方式的书,就是那个十四项原则的那本吧,书中将丰田生产方式形容为DNA,DNA有两条线,如果矿子1讲的是DNA1:持续改善(精益工具方法学),那么矿子2讲的是DNA2:尊重员工,也就是矿子2更偏向精益文化层面的,矿子2中针对持续改善的工具方法只是一笔带过,如果想要详细了解,只能去找矿子1了。

最近这一年,我着迷于两样东西:一是TOC,二是精益,总的来说看书方面还是精益较多(应该是4本吧),为什么精益看的多呢,因为精益方面中文书较多,而TOC的中文材料较少,只有英文的,我试着翻译一本,但是目前仅翻译到第二章,说到这里,我心里小罪过了一把,我的英文水平实在太差了,高考只考了75分,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痛了。(现在正在从新概念第一册开始学,坚持4天了,哎)。我想我一定要将其翻译完,谁有没有兴趣呢?

再回到矿子2,如果让我现在去回想其中的内容,最深刻的是:现场观察、明确目标、团队合作,而拉动、看板、一个流、节拍、快速换模,在矿子2里已经很少见到,这也是作者为了更想在矿子2中向读者阐述,仅仅有工具和方法是不行的,必须有文化作为依托才行,这种文化是什么?就是管理者(就是办公楼的那些人)应该到生产现场去,到现场去不是为了玩,而是为了发现问题,通过与一线员工通力合作解决问题,并且要为管理者、一些员工明确目标,只有明确了目标才有方向,建立持续改善的意识,通过团队合作来加以执行。

矿子1/2是两本管理小说,是小说就存在小说的弊端,特别是将小说和企业管理(改善)结合到一起去,小说都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我们如何走进小说,又如何走出小说是我们面对的问题,当我看这两本书时,我时常想起我以前工作的汽车零部件工厂,如果让我现在回到那个工厂,我改如何去改善?每个人都喜欢当事后诸葛亮,而真正面对问题是都成了刘备,只有哭的功力了,不过我倒真的对汽车制造业欣欣然了。到时我也写本书,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矿子3》,现在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就是《矿子3》还差十万多字就截稿了,届时欢迎大家点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