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吴启华版
很多版本,张无忌都是一离开冰火岛就把义父忘了,01版张无忌在海上漂了好久,仍闷闷不乐想义父,想着想着就哭,简直不要太重感情。
殷素素安慰:好多坏人想害你义父。如果他跟我们一起回来,会很危险,你是不是想义父有危险?
张翠山也跟着劝:现在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你快点学武功,能保护义父,就可以把他接回来了。
两夫妻一唱一和,把孩子唬的一愣一愣,马上破涕为笑,抓紧学武功,努力加餐饭。
张无忌只是牵挂义父,就闷闷不乐好多天。
殷素素要担心的,是武当会不会接受她,天鹰教会不会接受张翠山,当年的真相会不会被揭发,他们能有多少太平日子?
张翠山以为,她只是怕被拆散,许诺永远不会离开她。
他没听懂、也没在意的,是殷素素最后那句:就算我要下地狱,你也会陪着我吗?
他以为,下地狱,只是她挂在嘴上的杞人忧天,只是她对年少任性、杀人不眨眼的忏悔。
他并不知道,她口中的地狱、她真正害怕的,究竟是什么?
她的恐惧,他并不懂。
他的承诺,也终究会落空。
他们看到天鹰教的大船,有天鹰教徒被杀、扔进海里。
殷素素的反应是:赶快躲开,不要和熟人碰面!
这时,有武当弟子被扔到海里。
张翠山立刻不淡定了: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看书的时候,总觉得金庸不公平,永远是女主单方面迁就男主的理想、信念和家庭,岳父一家就是拿来牺牲的。
就连黄蓉这么通透聪明的姑娘,也要靠抽丝剥茧、层层推理、破案,为她爹平反。换了郭靖的师父,一次次骂她、杀她,只能哑忍,还要接柯镇恶到桃花岛养老。
倚天小说里,殷素素失踪十年,回中原都不敢提回娘家,乖乖随夫君上武当、给张三丰拜寿。
想必张翠山连岳父生辰都不知道吧?
后来血溅华堂,殷天正数年来屡次请求见见张无忌,都被武当拒绝,害老殷直到光明顶上才见到张无忌。
老殷还没敢抱委屈呢,反而武当上下一直对天鹰教颇有怨言,连张三丰都觉得,是他们连累张翠山早亡,谆谆教诲张无忌千万别入明教。
01版这个小细节虽然书上没有,但我想,如果让金庸写,多半也是这样:天鹰教死了多少人,殷素素都应该装看不见。武当只要死一个龙套,张翠山都必须现身阻止,殷素素不许不满意。
殷素素明显有个又震惊、又担心的眼神。
她不想和过去的熟人相见。
为了和张翠山在一起,她连父亲、兄长都可以狠心不见。
但他做不到!
看到武当弟子出事,他势必要露面,势必要重新和过往的人事扯上关系。
这是她最害怕面对的局面,但她阻止不了,也找不到阻止的理由。
终究,她的恐惧和割舍,都抵不过他的兄弟情深。
家人团聚,两边都很喜悦,直到张翠山叫殷素素和张无忌过来相见。
殷六只是有些愕然意外,宋大却把介意和担忧直接写在脸上。
谈判时,正派坐一起,天鹰教坐一起,张翠山一家三口坐一起。
宋大提出:先让张翠山回武当,再向大家解释十年前的谜团。
殷野王对张翠山这个妹夫明显很满意,顺着宋大说:我没意见。
其他门派不同意,不是要找谢逊报仇,就是要追究王盘山事件,众口一词、凶巴巴逼问谢逊下落。
张无忌从小长在冰火岛,哪见过这阵势?吓的直往殷素素身后缩:这些坏蛋好可怕!
对他来说,父母和义父是最亲、最好的人,这些人逼问他父母,要找他义父算账,当然都是坏蛋无疑。
他只是孩子气的嘟囔两句,班淑娴一代掌门夫人,居然当众和他吵起来:你说谁是坏蛋?你义父才是坏蛋!你娘才是坏蛋!
喂你姿态太难看了!瞧把孩子吓的!
班淑娴吵完,又换何太冲吵。
(果然是两口子!)
两口子你一言我一语,张嘴妖女、闭嘴妖女,说的都是西华子的台词。
这些话,西华子说,最多算他毛躁鲁莽,但何太冲一代掌门,当众说出这些话,未免大失身份。
和他们相比,殷素素简直涵养满分。
从始至终,面对他们的指责和辱骂,再生气也没有针锋相对。
张翠山站起来维护老婆,和何太冲据理力争。
张无忌也跟着帮腔:我娘是好人!你们才是坏人!
殷素素眼看局面越来越失控,他们的目标是谢逊,只有尽快给个说法、打发他们。
她骗他们谢逊已死。
说这番话时,她几次和张翠山对视。
张翠山和她心有灵犀,秒懂她话中的玄机,果断配合。
这个眼神对视太赞了~
别的版本,要么夫妻全程无交流,或者眼里没内容,要么眼色打的太刻意,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作弊,个别版本甚至还需要画外音脑补交流的含义。
(喂,你们是两口子!难道不是一个眼神就心领神会?还要在心里写一篇论文,才能分析出对方的意思?)
01版的几次对视,坚定清朗、迅速达成共识,这才是夫妻间该有的默契。
张无忌起初傻愣愣地听着,似乎不知道他们说的是谁,后来听张翠山也说谢逊死了,眼泪开始在眼眶打转,冲出来拉着张翠山说义父没死。
小演员的表演还是不够自然,从懵懂到激动,过渡的有点生涩。
但起码情绪爆发、眼泪涌出来这段演的很好。
对殷素素大喊义父没死时,眼睛里有点不敢置信的小委屈、小倔强,在小演员里算是不错了。
殷素素那一巴掌,真是打得又无奈、又气愤:好容易想出这个主意,既能保全谢逊、又能保全一家三口,偏偏被张无忌一语揭穿。
打过之后,又难免心痛:孩子没有做错事,他只是不懂这个俗世的法则。
米雪的表情拿捏到位,从愤慨到懊悔,班淑娴讽刺她说谎,她都没心情反驳,只顾心疼地看着儿子。
随着班淑娴的讽刺和指责,她把满腔怨气都出在这些人身上:要不是他们咄咄相逼,她何至于在儿子面前说谎?何至于打他?
她气恼转身,一语揭破他们的私心:你们说的好听!找谢逊真是为了报仇吗?还不是觊觎屠龙刀?
遮羞布被扯掉,大家都觉得没面子,吵吵嚷嚷要动手。
殷野王当然不会让人欺负他妹妹和外甥:打架就打架!谁怕谁?我和你们打!
张翠山不愿武当和天鹰教牵扯不清,生怕影响武当的名声,始终强调:这件事和天鹰教无关,我要回去请示我师父!
殷素素却是把夫家当自家,眼看有人挤兑殷六,站出来帮他挡驾,免得他年轻经验少,被套路。
好不容易赶走这些人,殷素素安慰张无忌。
张无忌不懂:好人不应该说谎!我娘是好人,为什么要骗人?
殷素素回答不上来。
除了张无忌,别人不是把她看成彻头彻尾的妖女,就是改过迁善的妖女。
从来没有人说她是好人。
她原本也不是好人来着!
至于骗人,她这辈子骗人估计比说实话还多。
张无忌心中的殷素素,只是他眼中看到、心中认定的好人殷素素。
不得不说,这是他一个人的一厢情愿。
张翠山替她解释:一个人说话、做事,要看动机和目的,而不能只看他说的是不是实话。如果说实话会害人,说谎话会救人,那么说谎就不算坏事。
01版张翠山颇有良心,知道殷素素也离家十年没见亲人,愿意陪她先去天鹰教,再上武当。
这是第一个主动提出拜见岳父的张翠山,其他版本要么绝口不提,要么是殷天正纡尊降贵、亲自下山堵他们。
殷素素回门。
殷天正板着脸生气。
殷素素主动请罪,机灵地拉儿子过来,希望走外孙路线,哄老爹高兴。
张无忌也是可爱。
别人看见老殷生气,大气都不敢出,只有他无知无畏,指着殷天正的眉毛:真好玩!你的头发、眉毛都是白色的!
殷天正当着这么多人,被一个小孩指指点点,装也要装一下生气。
哪知张无忌根本不怕,他义父比外公凶多了!
张无忌:你的名字叫外公吗?好奇怪的名字哦!
殷天正大约也觉得他好玩,回答了一句:我是你外公,不是名叫外公。
张无忌抓头:我娘明明说你叫外公,你又说你不叫外公。怎么这么奇怪?
殷素素给他解释亲戚关系:他是我爹,我是你娘,所以他是你外公。
张无忌童言无忌:你爹好凶!我爹就不凶。
殷天正内心OS:哎呀太好玩了!我的外孙怎么这么有趣?
不行我要憋住!不能笑!一笑就威严扫地了!
我女儿和外孙都有我优良的基因,又机智、又风趣。
再看看旁边那位,从头到尾绷着脸,真是一点情趣都没有!
我女儿怎么会看上这种男人?
殷天正:木头桩子,跟我进来!
殷素素不知道殷天正对张翠山态度如何,大为担心。
张无忌也担心:外公那么凶,会不会揍我爹?
殷素素安慰他,但估计她自己都不信。
翁婿见面,剑拔弩张。
殷天正:我最讨厌名门正派,没想到招了个名门正派的女婿,真倒霉!
张翠山:我也没想过会娶邪门外道的女儿。你倒霉?我就不郁闷了吗?
殷天正:为了保护我女儿,我要你反叛师门,加入天鹰教!
张翠山:你做梦!
殷天正:那你自己走吧!我不让女儿跟你回武当!
张翠山:我们是合法夫妻,你这是非法强拆!
殷天正:他们是我女儿和外孙,我不会让名门正派欺负他们!
张翠山:我可以保护老婆孩子!我一定要带他们走!
殷天正:你能不能保护他们,挨顿揍就知道!看打!
(我说,其实你俩早就互相看不顺眼,憋着要打架了,为什么不直接招呼?说这些废话有意思吗?)
以下打斗时间……(划掉)以下张翠山挨打时间。
揍过瘾了之后,殷天正:你走不走?
张翠山:除非你让我们三个一起走!
殷天正:哈哈哈……说得好!说得太好了!我喜欢!
张翠山:……
殷素素和张无忌冲进来想救张翠山,哪知殷天正笑的一脸慈祥。
张翠山反应过来:原来岳父不是真想要我的命,只是想试探我会不会拼命保护妻儿。
(你想多了。他就是单纯想揍你。)
张无忌无比机智:外公爱娘,就像娘爱我一样。既然外公那么爱娘,就不会杀娘最爱的人。
殷天正对这个外孙真是越看越爱,看不够还要捏两把。
离开天鹰教,张无忌成天嚷嚷着想外公。
殷素素笑叹:这孩子就是心眼实。谁对他好,他就念念不忘。
张翠山也叹:真怕他用情太深、心肠太软,以后会吃亏。
(还真让你们两口子说着了!)
张翠山感叹殷天正父女情深:他们离开天鹰教去武当,殷天正派人一路打点一切,生怕他们吃的、住的不习惯。
殷素素则一心苦思:送什么寿礼给张三丰,才能投其所好,哄他高兴?
一家三口在路上遇到蒙古兵杀人。
张翠山打抱不平,玄冥二老趁机抓走张无忌。
殷素素冲上去想救儿子,被打了一掌。
张翠山知道追不上、也打不过对方,决定回武当求助。
01版张翠山太过理智,孩子刚被抢走,居然可以马上冷静下来,分析利弊。
殷素素居然也没失控,很容易就被他劝走。
张三丰出关,见到张翠山。
师徒久别重逢,两人的情绪相对到位,张翠山的感情更深一些。
这个张三丰太慈祥,完全一副回来就好、活着就好、没有其他要求的样子。
殷素素见张三丰,略忐忑不安,带着小心翼翼的恭敬。
张三丰当着殷素素的面说出那番正邪善恶的道理,被张翠山解读为:张三丰用这些话教诲殷素素,要好好做人?!
难道张三丰不是教诲张翠山,不要以名门正派自居、拘泥于正邪成见吗?
提到俞三再难康复,殷素素又难过、又懊悔。
张翠山提议一起去看他,殷素素以生病为由拒绝,眉宇间颇为郁郁。
张翠山自以为明白她的心意:当年她打不过一二三,才令俞三被折磨致残。她一定是心存愧疚,觉得没保护好俞三。
师兄弟相见。
这场戏俞三的表现非常好:
先是一个人独处时略暴躁。
一个年富力强的人,一夜之间四肢尽断,要靠别人照料才能生活,十年来,他必定激愤不满、又无可奈何。
突然见到张翠山,激动的说不出话,整张脸都焕发出光彩,眼中却饱含热泪。
随即想到张翠山虽然回来,武当七侠却再也凑不齐,他永远都不能和他们一起行侠仗义、除暴安良。
十年来的辛酸、委屈和绝望一起涌上心头,整个人瞬间枯萎,却强忍着,没有抱怨流泪。
为了怕张翠山担心,他强挤出一丝笑容:没事,我都习惯了。
习惯?
如果真的能习惯,就不会十年来愤愤不平、念念不忘要报仇,不会觉得生不如死。
他所谓的习惯,骗不了自己,也骗不了别人。
张翠山看到他这样强撑着说习惯,只会更加难过,更想查出真相、为他报仇。
整整十年,俞三纠结的,始终是当初有人用蚊须针暗算他,令他中毒昏迷,不然他不会被一二三荼毒,不会终身残疾。所以那个用蚊须针伤他的人,才是罪魁祸首!
听起来无懈可击,实际上漏洞百出。
第一,如果不是他捡到屠龙刀后,不找失主、不交给警察叔叔,而是直接带走,就不会引起别人的觊觎和暗算。
明知殷素素跟踪他,想要抢屠龙刀,如果不是过于自信,认为凭武功就可以击败所有对手,就不会大言不惭:想要刀就跟我回武当。
你这么嚷嚷,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是谁,生怕别人不知道去哪找你是吧?
第二,在明知道江湖上人人都想要这把刀、还被人跟踪的情况下,仍毫无戒心,明明觉得大船可疑,还要跳上去。
第三,他中针之后,虽然失去反抗能力,却没瞎、没聋。
只要稍微有点脑子,就该知道,有人出重金把他托运回武当,无论那个人是谁,都是一番好意,不是想害他。
仇要报,恩呢?也该托人到处找这位恩人,感谢一下吧?
怎么十年来,光看他说报仇,从没听他提过报恩呢?这也算恩怨分明?
第四,十年了,都十年了亲!
就算当时过于激愤,说出如果我没中毒就不会残废的赌气话,如今十年过去了,总该清醒、冷静一点,对自己和一二三的实力有点准确的判断吧?
殷六那么软弱的性格,被大力金刚指打伤后,都没抱怨一句:要不是我当时心神恍惚,一心为纪晓芙抛弃我的事伤心难过,就不会被他们害成这样。
俞三受伤,发生在张三丰90岁生日当天,殷六受伤,发生在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后。
相差20年,不要跟我说殷六不如20年前的俞三武功高!
如果殷六20年后,在没中毒、没昏迷的情况下,被一二三硬生生掰断四肢,俞三凭什么认定,他如果没中蚊须针,就一定能打败一二三?
虽然在夺刀大战中,他和神秘白袍客交过手,貌似稍胜一筹,但白袍客是被海沙派的毒盐逼走的,不能说是被他打败。
何况等在武当山下埋伏他的,不止白袍客一人。
更何况,他们还有剧毒无比的梅花镖。
就算公平比武,俞三以一敌三,有几分胜算?
一二三又没说要和他公平比武。
如果偷袭,俞三连殷氏兄妹都弄不过,换了一二三,难道有赢的希望?
怎么算,他对一二三,都是必败无疑。
那么失败之后,还不是被百般折磨,最后结果还不是一样?
整整十年,他不说反省一下,自己当初太过招摇大意,也不反省一下,自己为什么不把武功练得更好一点,而是花十年时间钻牛角尖:如果当初我没中蚊须针?!
就算要纠结中针问题,重点也应该是:为什么我会中针,如何避免中针,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如何应对吧?
怎么他花了整整十年时间,想的就是:为什么当初那个人要打我一枚蚊须针?
拜托,人怎么能寄希望于敌人不要出手?
正常思路难道不是如何强大自己、避免中招呢?
俞三看似强硬、坚强,其实就内心而言,是个绝对的弱者!
他永远都不愿审视自己的失误,永远都不愿面对自己应该负责的部分,永远将所有的问题和过错都推给别人:
如果他们不暗算我,如果他们不发暗器,如果他们不下毒,如果他们和我公平决斗……
所以都是他们的错!
他甚至觉得,是他命中有此一劫,无从逃避。
命里有劫的意思是,老天爷早已写好剧本,他就应该遭遇这一切厄运。无论他能力有多强、素质有多高,都逃不掉。因为在命运面前,他无能为力。
我就呵呵了~
原来他当时不想捡屠龙刀、不想带回武当、不想高调宣扬身份、不想上天鹰教的大船……
他当时心里极力反对,但老天爷控制了他的意识和言行,逼着他非这么做不可来着。
你这么大人了,自己选的路、叫的板、上的当,最后出事了,全推给老天爷,说一句命中注定有此一劫,自己一点责任和错误都没有?
是不是只要怨恨旁人、怨恨命运,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如果张翠山殷素素永远不回来,是否要这样怨天怨地、怨一辈子?
如果不是后来张无忌查出真相,是否要继续怨殷素素、怨一辈子?
他可以一辈子不知道真相,可以怨一辈子,但毫无理智的怨恨没有任何意义,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他如果不肯面对事实,不肯承认自己也犯了太多致命错误,那么终此一生,他只能做被怨恨奴役的弱者,永远跳不出自己设的迷障。
从这个意义上讲,张翠山和殷素素也是弱者。
殷素素担惊受怕,张翠山一回来,她忍不住试探:到底俞三对当年的事知道多少,记得多少?
张翠山咬牙切齿:我绝不会放过那个暗算他的人!
殷素素试探:也许那个人不是故意的,也许那个人已经知错了,也许那个人当时没想到后果会这么严重呢?
张翠山暴怒:我管他为什么?总之他害了我三哥一辈子,就是我仇人!挖地三尺,我也要把他揪出来!
果然是师兄弟,脑回路都是一样一样的:要不是暗算在先,俞三不会被一二三凌虐致残!
拜托能讲点理吗?
最低限度,能对自己的能力有点数吗?
一二三能用指力在金子上捏出那么深的指痕,你们能做到吗?
怎么就那么确定,如果公平比武,俞三就一定能赢?
还什么即便那个人比我武功高出十倍,我也不怕?
能不能有点脑子?
要是殷家兄妹武功真那么高,直接拦路硬抢不就得了?用得着暗算偷袭?
殷素素吓坏了:原来人真的一点坏事都不能干。
哪怕已经竭尽所能、想要挽救弥补,哪怕重金托镖、千里护送,还差点送命也没用。
他们师兄弟在乎的,就只是她当年打出的那一根毒针,其他都不重要!
张三丰寿诞。
师兄弟布置大厅,张翠山写字,殷六莫七悬挂彩灯对联。
峨眉派来贺寿,殷六羞涩,虽然我不知道他羞涩什么:他已经知道纪晓芙心不在他身上,纪晓芙也已经三番五次提出退婚了,怎么他还是一副马上就要当新郎的甜蜜表情?
各门派都有异动,宋大领着几个师弟开小会:这些人八成是冲着张翠山来的!这件事最好先瞒着他,别让他们夫妻担心。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帮张翠山想办法。宋大提出师兄弟一起做好事、抵消龙门镖局的血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