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苏有朋版
03版的谢家灭门惨案拍的相当精炼。
什么前戏都没有,镜头直接给到成昆杀人时凶狠的眼神,和谢逊一家老小瞪大双眼满身是血的死状。
谢逊冲进来,成昆缓缓转身,婴孩的哭声是各版中最撕心裂肺的,成昆摔孩子给了恰如其分的慢镜头。
这一段明显成昆比谢逊演得好,谢逊全靠瞪大眼,震惊远多过伤心和仇恨。感觉每个版本的谢逊在处理这段时都挺单薄,反倒是成昆们大多很出彩,一个眼神就是戏。
03版有借鉴78版之嫌,也是成昆杀人后和汝阳王大讨论。
先是一场草原骑射,尽显游牧民族彪悍之气,汝阳王百发百中证明他是一个合格的军人,辽阔的草原也显示出内地武侠市场的巨大优势,真山真水的效果真养眼!另外蒙古包和汝阳王的扮相也不错。
78版设计用屠龙刀引起纷争的是汝阳王,03版变成成昆。
其实是谁策划不重要,反正结果都一样。但这里有个细节:汝阳王问计时成昆已经放出屠龙刀被运送进京的风声。
作为一个客卿也好手下也好,擅自替王爷拿主意还付诸行动未免有点越权。想想一个下属直接对领导说我已经替你做了决定而且已经先斩后奏了……
其实只要改成:我建议,不如我们放出风声,不知道王爷意下如何?就完全没问题!好吧,我是细节控。
2009年邓超版
09版成昆找谢逊商量对付阳顶天时才意外发现他做了明教护教法王,一怒之下决定拿他开刀。
镜头一晃,谢逊很有气势地推开门,看到成昆在逆光中举起孩子。看不到成昆的脸,只有谢无忌痛哭的小脸特写,特别可怜。
谢逊眼看着孩子在眼前被摔死。
他的吼声无论音量还是情感都不错,唯一的问题是谢逊整场戏嘴巴都张得特别小。
像这种悲痛欲绝的怒吼,很明显只要表情够痛苦,嘴巴咧的够大,叫声够撕心裂肺就基本成功了。可他居然莫名其妙的用小口型吼,明明有好几个开口音但就是不见张嘴,我真搞不懂他嘴巴张那么小是怎么发出那么震天动地的吼声?
不知道演员是怕毁形象还是怎么回事,整场戏都不太敢做大表情。出来的效果就是破坏感觉,让人出戏。
谢逊到处杀人留书。(字有点小,不大气,另外书法太差,谢逊不是出名的文武双全吗?)
空见出场。老和尚不知为什么笑得特别暧昧啊?
分别给了两人一个脸部特写后,谢逊一拳打得空见衣衫破碎,空见就被打死了?
如果没有旁白我会觉得这个空见太弱!
即使谢逊回忆说他使诈打死了空见,还是觉得太弱!因为前面十三拳根本没交代,直接就一拳打死了。
我发现09版真是太精简了!精简到可以一张婴儿脸一声怒吼一个照面一拳下去就讲完谢家灭门和空见之死的全部经过!这个节奏,简直是邵氏版加电影版的合体!然,为什么还会拍出40集呢?
2.人物篇
(1)空见
老实说我并不喜欢空见,尽管他是四大神僧中武功最高心地最好最容易让人有好感的。我不喜欢他,一是因为他迂腐固执,谢逊对他的评价说得明白:“固执得很”、“迂的可以”,谢逊想起他时一定咬牙跺脚又悔又气;二是因为他霸道自以为是。虽然很多人觉得他慈悲为怀,但我还是打小就想不通他凭什么代表成昆去找谢逊挑战逼他放弃报仇?就因为他武功高强又是少林高僧,谢逊就算不给他面子也要给少林面子,就算不给少林面子也打不过他,所以他一句轻描淡写的“我挨你十三拳,你就不能再找成昆报仇”谢逊不答应也得答应?还什么“尊师酒后乱性,实非本意”,什么“我跟你打一场赌”,谢家十三口的血案就凭这么两句话就要人家罢手?“打赌”二字尤其令人心塞,那么多条人命是给你打赌玩的吗大师?
也许是小时候白蛇传的故事看多了,特别讨厌法海那种吃饱了没事干非要干涉人家私生活还美其名曰救人出苦海的霸道和尚!你救人之前有没有问过当事人的意愿?也许人家就愿意下地狱就愿意沉沦死了都要爱呢!法海自以为在救许仙,却不知也许人家正乐在其中嫌他碍事呢!空见自以为在化解成昆和谢逊的仇恨,做了一件大功德,却并不了解成昆的狠毒和谢逊的伤痛。我就闹不明白一个四大皆空的老和尚怎么能理解人家谢逊父母在堂妻儿和睦的小日子过得多滋润,一旦失去意味着什么?最尊敬最崇拜的师父突然化身恶魔朝他心口狠狠捅了一刀又一刀是什么滋味?他不能设身处地理解谢逊的感受,凭什么大言不惭用一句回头是岸就想要人家宽恕?
退一步讲,就算他真的点化了谢逊,以成昆的狠辣还不是照样搅得天下不宁生灵涂炭?他既不能对谢逊的痛和恨感同身受,又不能了解成昆的卑劣人品,毫无识人之明,只有一腔不切实际的救世热忱,除了武功高强心地不错,我实在看不出他哪里像个高僧。他的死我只觉得是自找!这么大年纪的人收徒弟都不搞个品德考核,他说什么你都信,空见大师你阅历呢?智商呢?难道年纪都活到汪汪身上了?还巴巴地主动跑来替他还债,被打死了能怪谁?谢逊打死空见事件,我只觉得谢逊比较无辜可怜:莫名其妙碰到这个白痴和尚非逼着他比武,莫名其妙背上打死他的罪名,莫名其妙为他的死承担一世的良心折磨。
空见临死前叫谢逊去找屠龙刀,我始终觉得这老和尚是知道自己被耍了咽不下这口气,决定报复回来:想我空见身为四大神僧之首居然轻信成昆这个奸贼给他当替死鬼!因为他之前口口声声说要化解仇恨,如果他此时还抱着这个念头,正常的思路难道不应该是求谢逊看在他的份上答应不再报仇?以谢逊当时的心情难道会拒绝?就算真的拒绝起码空见尽力了也没什么遗憾。可他只求谢逊别再滥杀无辜,压根没提饶了成昆的事,而且他还引导谢逊去找屠龙刀。他太明白谢逊如果真的找到屠龙刀,真的破解刀中秘密,只会更积极努力地找成昆报复,他还是告诉他要报仇就要先找到屠龙刀。所以这个老和尚……我更喜欢不起来。
一个人活在世上难免犯傻,难免被骗,难免付出惨痛代价才知道自己犯傻被骗。虽然他付出的代价稍微大了点,但谁让自己没长眼睛呢?他能怪谁?如果空见足够有骨气的话就男人一点,看错了就看错了,傻瓜了就傻瓜了,到了这个地步满口牙都碎成渣了也合着一口老血吞下去,就算不值得,起码让自己死的体面一点,我也佩服他是条好汉!如果空见足够得道的话就看淡一点,不就是被骗了吗?不就是信错一个人吗?我修我的道我度我的人,我阻止的是杀孽,我救的是无辜枉死的冤魂,这一切和成昆是个什么样的人有关系吗?他利用了我的慈悲,但慈悲本身没有错,我努力化解谢逊心中的仇恨也没有错。该做的能做的都做了,管他成昆是何居心,管他是否躲在暗处偷笑我的迂腐?就算心知肚明被他骗了也吊着最后一口气告诉谢逊:仇恨是蚀骨毒药,最后只能毁了你,放下仇恨不是放过成昆而是放过你自己!如果空见有这样的修为我会佩服他是个得道高僧。可结果呢?这老和尚拿不起也放不下,最后一句话居然是教谢逊如何报仇?!真是让人看不起,我一个小女子都看不起他!
1978年郑少秋版
78版空见我不是很满意。
大约是为了表示神僧的慈祥,他一直笑容满面。但笑容太多、幅度太大就容易失去一代神僧的气度,慈悲心肠也不是靠微笑体现。
一个拦路碍事的老和尚,还从头笑到尾:我来和你打个赌啊!你不要去报仇了啊!谢逊不揍他都见鬼了!
另外他小动作太多,一说话就双手乱动,不是挥舞手臂就是捋胡须,显得不够庄重。
1984年刘德凯版
84版空见创造了三项记录。
第一他是所有版本里武功最弱的。其他版挨七伤拳时就算不是笑得满面春风也要表现得云淡风轻,仿佛正被一个三岁小孩挠痒痒,所以谢逊才会震惊到十几二十年后还对他敬若天神。
但84版空见,我真没看出他是个高手!才挨了几拳就眉头紧锁咬牙忍痛。我觉得谢逊不必耍诈,实实在在的十三拳打下去,这个空见就算不趴下也基本丧失战斗力。
第二他是所有版本里最瞎的。谢逊寻死时假成那样他还跑去拉,当然这是编导和谢逊的问题,(假成这样导演是怎么给过的?)和空见无关。
第三他是所有版本里最没神秘感的。你看书上的空见多会装神弄鬼:大半夜偷偷跟着谢逊,拍一巴掌念句词就闪,谢逊回了几次头愣是没看到他的身形。可这个空见居然是大白天坐在大石头上等谢逊经过的!
当然,也有几个版本的空见出现在白天,但人家好歹知道玩拍一下就遁的游戏,还知道把谢逊引进小树林。哪个空见也不像他这么实在,什么前奏也没有直接就在一片沙漠中的大石头上出场。小树林还有点神秘感,沙漠算怎么回事?他这么老实难怪谢逊寻死寻得那么假都会上当!
1986年梁朝伟版
86版空见我比较满意。
慈祥感够了,神秘感也有,又不像78版慈祥过了头变成好欺负。高僧该有的姿态他有,而且我最喜欢他偶尔眼中精芒一闪,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角色。
在几版空见里,我觉得他是比较少有的将慈悲心肠和绝世高手的风范都表现出来的。毕竟空见收徒弟的眼光虽瞎,几十年的威名不是白混的,如果太软蛋太糊涂也做不了四大神僧之首。
如果说这个空见有什么不足的话,我觉得是还不够迂和固执。
1994年金毛狮王
本来这个空见是我最喜欢的。因为他一眼就看出成昆心魔未除,不肯收他为徒,这一点令我相当满意,空见终于不糊涂一回!
明知成昆心魔未除仍留下成昆是他的慈悲:希望成昆每天念经诵佛改过迁善,也希望他不要再和谢逊碰上引起什么冲突。
这版谢逊听说成昆藏在少林直接找上门要人,所以空见没机会玩神秘。他替成昆出去见谢逊也是一片好心,劝谢逊的那些话也最容易让人接受。
书上的空见劝谢逊总给我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虽然他的态度做的很低,但骨子里还是高人一等。这个空见给我的感觉是真的把自己放低,心平气和劝谢逊,被谢逊使诈偷袭后还自责没能化解这段仇恨。
临死前那段遗言尤其深得我心,一共两个内容:不要再乱杀人,他们都是无辜的!也不要硬闯少林,免得骚扰佛门清净!
没提什么屠龙刀。(因为这个故事没有屠龙刀的戏!)我觉得比书上那个由执着于调解仇恨到执着于加深仇恨的空见让我舒服。这才有点高僧的样子,被利用了就利用了,老衲心知肚明,但我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成昆而是为了我佛慈悲。
这个空见的人设是我最喜欢的,但存在感特别弱,(当然,在演技爆棚的成昆面前谢逊都显得特弱,何况是这个出场不多的老和尚。)而且没多少发挥空间。这段故事致力于讲成昆和谢逊的仇恨纠葛,在小说中作为谢逊回忆重头戏的空见在这里反而变得无足轻重。
1994年马景涛版
94版空见和78版正相反,78版是过分慈祥,94版是过分严肃。总是一副凶巴巴的样子训斥谢逊。谢逊激动生气,他简直比谢逊还激动生气,从头到尾都特别凶,一看就是脾气很坏的老头。
只有重伤将死的时候才表现出一点仁慈和气,但我只觉得这老和尚是敬酒不吃吃罚酒的典型:不能供着,一供着他就拽起来了,必须使用暴力他才能服软才能好好说话。
PS:开头他从一片红光和白烟中走出来。那时刚看完新白,第一次看这部剧时以为红光中会有什么妖怪跳出来。好吧我又乱开脑洞了!
2001年吴启华版
01版空见的演员本来并不为我所喜,总觉得他没气质没演技还浮夸,当年看他的姜子牙指手划脚摇头晃脑真难受!
所以他的空见一出来,我先就有三分失望:一个浮夸的空见配上一个狂躁的谢逊,不知道故事该怎么进展下去?
哪知这个空见表现还真不错!双手合十气定神闲,说话的语调都四平八稳起来,竟然将一代高僧演绎得中规中矩。
如果要挑毛病的话,就是演员自身的气质实在没有世外高人的范儿,我觉得他还是比较适合那种平易近人的世俗和尚,和蔼可亲。
2009年邓超版
09版空见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就是个微笑的人肉背景,只给了一个镜头就领盒饭了。没台词没情节除了一个笑容什么也没留下,真是精简到一定境界!
另外拜神奇的剪辑师所赐,这个空见也是史上最菜的一个。84版好歹皱眉咬牙忍了十三拳,他却是被谢逊一拳就打得衣衫尽裂当场死亡,前面十二拳都被剪掉了。(就算打不够十二拳,好歹给个三拳两拳意思一下也行!)
所谓绝世武功完全看不到,我看到的只是这个和尚毫无还手之力,身子骨也太弱。(普通的壮汉挨一拳也不至于倒的这么柔弱!)
总结起来就是要什么没什么,只有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镜头,所以我搞不懂剪辑到这个地步为什么还要留下这个镜头,就为了证明这个空见一无是处?大胡子你也是僧人派一生黑吗?
(2)谢逊家人
这场命案中最无辜悲惨的就是谢逊的父母妻儿还有那几个亲戚,而他们竟连名字也没有,潦草到只用十三口就一笔带过,除了襁褓中的谢无忌沾了主角的光留了名。果然小说家对纯草根的平民都没有兴趣!但我一向喜欢看小人物,因为自己就是个小人物。大英雄的故事虽动听,毕竟离生活太远,只有那些普普通通不起眼的小人物才亲切,就像我们身边的人。我关注谢逊的家人很多年,尤其是他的父母和妻子。谢逊28岁发生这件命案,在这之前他就已经成名立万当上明教的护教法王?!他的前半生实在太高效,一定每天不停地到处跑,不是建功立业就是广交朋友。在这期间,他的家人一直默默支持他、等待他,给他足够的自由去闯荡。好容易等到他成功了,满足了,一家人可以和和美美过几天小日子,悲剧发生了。这么多年来,他们付出了多少,承受了多少,又得到了多少?谁知道,谁又会在乎?
我始终觉得他的家人很伟大:能够在他想要征服世界的时候自己照顾自己,不用担心和思念羁绊住他的脚步。他们也很悲惨:他们只是一群平凡善良的小人物,和这个江湖没有半点关系,也没害过人,只因为他们的亲人谢逊的师父要报复一个叫阳顶天的男人,于是他们成了他发泄仇恨的工具。他根本没有醉酒,没有失控,没有看上谢逊的妻子,也没有恼羞成怒。他做的一切只是为了伤害谢逊逼疯谢逊!他们糊里糊涂成了这场仇恨的牺牲品,到死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死,还要日日在天上看着谢逊被逼成杀人狂魔。做人死的冤枉,做鬼也不得安宁,一切真相要到几十年后才能大白。少林一役,谢逊终于报仇,也终于立地成佛。谢逊的家人们,希望他们能够安息!
1978年郑少秋版
除了谢逊他爹有个特写,他娘和娘子都一晃而过。他娘子只有在成昆作案时才有个镜头,还特别糊,年纪有点大,不漂亮。
PS:第二张图最左边的小宝宝是谢无忌。
1978年邵氏版
邵氏版只有谢逊妻子给了特写,他儿子(还是女儿?)躺在一边当人肉背景,其他人都没看到。我的关注点还是一直停留在那句“奸杀妻女”的台词。
1984年刘德凯版
谢逊父母都有特写,他爹拼命阻止的表情还挺入戏,好评!
谢逊的妻子照样只是挣扎,仍然不漂亮。谢无忌根本没看到脸,估计是用襁褓裹着个娃娃代替。
1986年梁朝伟版
谢逊的妻子应该挺漂亮,虽然是夜间戏没给灯,演员又一直挣扎,但看脸还不错,我的第一反应是有点像戚美珍。
谢逊的爹娘只在拍门大喊时有个镜头,也不清晰。觉得谢逊他娘的打扮和78版谢逊他娘好像,难道又是旧衣新穿?
1994年金毛狮王
终于有一个版本肯将这一家子做详细点的交代,而不是随便找人一晃了事。
这一家子是我大爱!
谢逊的父母首先特别深明大义。家园刚刚被毁,一家颠沛流离,他们就能放谢逊去闯天下,并且一直好好照顾自己,绝不给他增加负担。
其次二老特别通情达理,做人仗义。成昆带师妹私奔,就是二老给了他们一个栖身之所。谢逊拜成昆为师是因为他武功高强又是大侠,谢逊的父亲对这个师父满意是因为看到他被阳顶天横刀夺爱还能体谅阳顶天。(虽然成昆是装的~)
谢逊的朋友来找他,不管白道黑道是男是女他们都热情接待,特别和善。另外如果没有他们一力撮合,以谢逊的头脑简单不解风情,真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娶妻生子?
所以我特别喜欢这对老人,就和我心目中的谢逊父母差不多,亲切随和热情开朗深明大义。
谢逊的妻子本没有名字,这部剧给她取名唐素青。这个名字我很喜欢,素青二字对这个女子的人品气质做了极好的概括,闻其名就可揣度其人。
这个女子有很多特别美好的品质。
一是坚韧。看似柔弱,(演员的外形和气质就属于柔婉型。)内心却强大。(一个弱女子在乱世孤身上路吃树皮讨饭也要替谢逊的父母找到儿子!)
二是贤慧。黛绮丝加入他们归乡行列的一段戏里,很明显有一个女人漂亮大气有本事又对她男友特别热情,她站在一旁默默看着他们说属于他们的话题那么投契那么开怀,居然没有吃醋没有不安只是稍微黯然了一下就静静听着。虽然她始终不懂他的世界,也不如黛绮丝能和他并肩作战,但这份从容宁静持久的守候和等待反而令他更有归入港湾的踏实感吧?
三是有眼光有胸怀。作为一个普通农家女,她没有局限于把心爱的男人留在身边过小日子,而是鼓励他去建功立业,他的理想抱负爱国热情她统统都懂,也全力支持。我现在突然觉得94倚天的片尾曲《你给我一片天》特别适合这个默默支持付出安静等待的美好女子。
所以她的悲剧令我分外难过,也能感同身受谢逊的绝望和痛恨。如果没有小说做蓝本,我真希望编剧能改写她的结局。
谢无忌在别的版本都是人肉背景,这里加了几段戏,也给他加了岁数。
特别可爱淘气的小宝宝,和爷爷捉迷藏为这个家庭带来欢声笑语,一个人玩乌龟也能玩半天。(为什么TVB武侠剧这么喜欢乌龟?)看到殷天正和成昆也能迅速打成一片伯伯师公叫的那叫一个嘴甜!想学武功就特别有毅力,不练好规定动作连饭都不吃!看到母亲受到伤害想也不想就冲上去打那个坏人。
可惜这么可爱的孩子被成昆活活摔死了,不知道他怎么能对这个奶声奶气叫他师公,整天黏着他逗他开心的宝贝下得去手?
素青的父母,也就是谢逊的岳父岳母,虽然他们在第一集就领了盒饭,但还是露一下面吧。
2001年吴启华版
01版最先引起我关注的是襁褓中的谢无忌啊表情怎么那么萌?
谢逊父母都是人肉背景,妻子是TVB长年串戏的女演员,长相气质都不算突出但也过得去,我始终觉得她比较适合家庭妇女小市民那类角色。
整场戏看下来还是对那个只出场一瞬就萌翻我的小宝宝念念不忘。
2003年苏有朋版
鉴于03版很多场面比较吓人,(比如阳顶天的死相~)大家要对凶案现场有心理准备。
这里只给血泊中几个死不瞑目的尸体一个脸部特写。分不出谁是谁,也许那个老头是他爹,那个女的看着挺年轻应该是他妻子吧?
PS:镜头都是倒着给的,我把图调了180度,脸正过来起码能看清长相。
2009年邓超版
09版谢逊一家死的也特别潦草,基本也是遍地死尸,分不清谁是谁。反而谢无忌有个大大的脸部特写,并在回忆中多次重复,所以印象深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