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邓普顿: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长,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毁灭!

(2024-01-16 11:33:00)
分类: 股市学习

以下是正文:


邓普顿亲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30年代的大萧条70年代的大熊市1987年的大崩盘……在至暗时刻邓普顿从没有忘记太阳依然会升起

在股市哀鸿遍野之际邓普顿问自己一个关键的问题我怎样才能以极低的价格买入一只股票他的回答是除非有人急于抛售否则绝没有其它因素能让一只股票下跌至极低位置他总结你必须在别人拼命想卖出的时候买入

在该投资思想下他多次逆势抄底成就了卓越的投资业绩如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美国开始经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大萧条在战争的号角越来越响之际邓普顿斥资1万美元现在约合18.3万美元逆势买入股价跌至1美元以下的104家饱受诟病的美国公司坚定持有5年后这104只股票中有100只获利了赚的钱大概是本金的5倍这也是他的发家史

1954年邓普顿成长基金成立随后38年的时间里该基金的年化收益率达到14.5%即一开始投入的10万美元最终增值到1700多万美元……

90年代末在接受媒体作家威廉·格林采访时85岁的邓普顿将他60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成6条指导原则

邓普顿六条投资原则


第一避免情绪化

大多数人在投资时会被情绪误导他们在获利丰厚时过于粗心乐观在损失惨重时变得过于悲观和谨慎邓普顿认为资金管理者提供的一项主要服务是帮助客户摆脱这样的情绪主义这是导致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邓普顿并不只是避免掉入自身情绪的陷阱他还利用了其他投资者任性的情绪在他们不合理地看跌时从他们手里买入股票在他们不合理地看涨时把股票卖给他们他说在其他人绝望地抛售时买入在其他人狂热地购买时抛出做到这一点异常因难但能获得最大的回报

无论是选择职业挑选股票还是决定在哪里定居邓普顿都会权衡考虑各种因素在搬到莱佛礁之前他拿出了几张纸在每张纸的顶部都写上一个地名然后在下面列出每个地方的优点他强调说整个过程是不受情绪干扰的

第二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可能是比情绪误导更大的问题……有如此多的人得到一点消息就贸然买入他们真不了解自己买的是什么记住这个简单的事实每一笔投资交易都涉及两方一方很有可能事先掌握了最丰富的信息交易前要做大量的工作要开展大量的研究和调查

邓普顿声称勤奋对他的成功所起的作用要比天赋大得多他经常说他打算多打一些电话多进行一些会谈多做一些研究旅行他也致力于终身学习他说年轻时我四处寻找一切关于投资的书面资料现在我仍在这么做甚至在他80多岁的时候他还说作为一名投资者我每年都在努力拓展知识面

邓普顿认为业余人士和专业人士都必须摒弃这自欺欺人的信念获得优异的投资业绩很容易即使是专业人士也鲜有人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投资之道就是问自己我比专业人士更有经验和智慧吗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你就不要自行投资找专业人士为你投资更好不要过于自负不要认为自己会比专家做得更好

第三为避免受自身弱点的影响投资组合应多样化

据邓普顿测算他在职业生涯中至少做出过50万个投资决策多年来他一直详细记录着他给客户提供的股票买卖建议这些记录揭示了这样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他约有三分之一的建议是不明智的他总结说投资非常困难最优秀的投资者也应该认识到无论他们多么努力他们的决策正确率也不会超过三分之二

控制好自我和风险敞口不要把所有的钱交给任何专家不要把所有的钱投入任何一个行业或任何一个国家没有人能聪明到稳赚不赔的程度因此明智的做法是投资多样化

值得关注的是邓普顿还在接受杰出投资者文摘中提出所有的资产都有风险——特别是现金长期看生息资产比现金黄金古董或其他资产更容易保持其价格

邓普顿建议普通投资者至少持有5只共同基金每只基金都集中投资于金融市场的不同领域他补充说研究基金经理过去的业绩很有益但这并不能保证基金经理未来的持续成功再次强调我们要实事求是地了解自身知识的局限性不要太自私自大不要以为你知道谁会预判精准

第四成功的投资需要耐心

邓普顿在二战爆发时买入了美国公司的股票他虽然知道这些股票非常便宜但他无法预测市场会花多长时间才能认可他的看法他的优势不仅在于他具有超群的洞察力而且还在于他愿意忍受年复一年的痛苦煎熬直到形势发生预期的转变

邓普顿热爱数学这使他更加坚信保持耐心是有益的为了说明这一点他提到了1626年荷兰移民花24美元买下曼哈顿的故事他说如果美洲土著卖家以这笔钱进行投资每年的收益率为8%的话今天这笔钱的购买力将远远超出曼哈顿的总价值包括上面所有的建筑邓普顿把这视为解释基本金融原则的极端例子为了得到好的投资结果你要能沉住气他警告说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太没有耐心了他补充说那些一年调一次仓不停地以一只基金转换到另一只基金的人更多的是基于情感而不是事实行事

第五低点买入

寻找便宜货的最佳方法是研究过去5年中表现最糟糕的资产然后评估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是暂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大多数人都会本能地被那些已经获得成功并广受欢迎的资产所吸引无论是一只猛涨的股票基金还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但是当资产的价格已经反映了其光明的未来时投资它可能是愚蠢之举

第六不能盲目跟风

邓普顿说作为一名投资者最重要的是不能盲目跟风 20世纪80年代邓普顿基金会出版社出版了永恒的经典著作大癫狂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疯狂(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这本书是查尔斯•麦基Charles Mackay于1841年写成的讲述了郁金香热潮和南海泡沫的历史邓普顿在这本书的前言中为防止疯狂的投资行为提供了一剂良药投资者避免大众幻想的最好方法是不关注前景而是关注价值

他建议投资者应根据一系列具体的估值指标包括公司的市价与每股销售额每股资产净值以及过去5年的平均每股收益之间的关系做出实事求是的判断这种对投资基本价值批判性分析能起到防范群体性癫狂的作用

另一方面邓普顿多次强调众口一词的投资注定是平庸的如果大家买了同样的股票最后的结果是肯定无法取得超出一般的业绩只有你和大众不一样时才能获得杰出的投资收益如果十个医生告诉你吃某种药你最好还是吃这种药同样如果十个工程师告诉你用某种方法修建大桥那你最好用那种方法修建大桥但在选择股票时众口一词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十个证券分析师告诉你买入某类资产记住远离它它的股价必然已经反映出其受欢迎的程度


二、悲观情绪和经济衰退蕴藏着机会,要从心理和财务准备好抓住这个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邓普顿在1992年2月14日接受美国杰出投资者文摘的采访时旗帜鲜明地指出不要等到经济周期反转时再行动那时已经太迟了彼时美国宏观经济持续向好股市也进入了爆发期从1990年到1999年美国股市上涨了三倍多

邓普顿称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股市的下跌趋势会结束我从不知道如果我有那么聪明的话我肯定比现在富有多了……我总是试图预测经济周期和市场周期但我们的投资业绩与我的预测并不相符

他表示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预测准确率超过60%的机构或人所以他们并不把这个作为一个主要的投资策略但是他坚信肯定会有反弹我们知道每个熊市之后都会紧跟着一个牛市我们知道每个经济衰退期之后都会紧跟着经济繁荣期我们知道每个企业都会达到顶峰股市也一样我只是不知道具体的时点

他总结如果你等到经济周期好转时再买入就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上升空间……如果你打算在市场底部买入必须在其他人还没有看到好转的迹象时进入市场

而对于熊市邓普顿表示他们一直在试图让客户为熊市做好心理上和财务上的准备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熊市会来临但我们知道每隔12年至少就有2次熊市而他们是欢迎股价的大幅波动在他看来大幅震荡会困扰某些投资者但他们来说这种大幅震荡增加了其提高投资业绩的可能性

三、人们要学着忽略悲观情绪,学着忽视媒体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90年代的大牛行情开启伊始1990年7月至10月美国股市还一度暴跌20%当时邓普顿表示从未见过投资人像1990年10月那样悲观即便在1992年时市场虽然不再像过去那样悲观但市场上还是有很多悲观主义者这是不难发现的不管是在报纸上电视上或者仅仅是与专业投资人聊天——许多人对未来仍然充满了恐惧他补充

他认为如果市场上充斥着悲观情绪那便是买入股票的好信号这说明你的投资是相对较安全的熊市从来不会在恐惧时启动熊市总是在市场高度乐观时出现我不认为目前可以被称之为过度乐观目前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反市场而行之——熊市论者在商业界预测明年会更好的人数是19年来最低的国外也到处是悲观的情绪在一片悲观声中正是买入的良机

邓普顿认为人们学着忽略媒体上的悲观情绪

他表示信息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人的痛苦实际上人性中有对大灾难的盼望面临可怕事情的时候人们会变得兴奋如果你想去卖报纸在头版上放些最恶心最可怕的事情会促进销量如果想让人们观看你的电视节目也可以做相同的事情……我们现在可以畅通无阻地沟通如果你想在信息沟通领域取得成功必须去迎合人们这种喜欢可怕事情的弱点现在信息比我刚成为投资分析师的时候要多得多那时没有电视也没有关于投资的节目现在我们充斥着各种信息结果是我们被坏消息所围绕这种坏消息使人们变得沮丧我们应当非常乐观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幸福我们变得悲观只是因为我们看到那些悲观的事情

他相信只有部分坏消息我们需要承受当我们习惯了坏消息会慢慢学会忽视它而他也相信我们可以学会忽视媒体上的悲观情绪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我们有如此多的机会共享各种信息发生在亚洲的大灾难谋杀和其他类似的事情如果放在50年前我们可能根本没有听说过但现在它们占据了报纸的头版头条这带来了悲观的效果最终它会逐渐消失

节选自

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作者威廉·格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