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沉浮,如何拒绝飘摇,稳如泰山?
(2022-12-12 09:46:01)
标签:
财经大盘股票股指沪指 |
分类: 股市学习 |
【精读道德经】股海沉浮,如何拒绝飘摇,稳如泰山?
立即加星标,每天
1、求稳定性是一种贪欲
我们大部分人都非常追求稳定,在投资中更是想要有持续稳定的盈利,就好像我们是在给一家叫做“证券市场”的公司打工一样。我们希望我们能够稳定的获得我们的工资,最好是每天都能有固定的收益那才好呢。
假设我们投入了10万资金,然后我们很可能希望每个月能够获得1万的薪水,如果真的实现了,我们就会很高兴。但是,如果这个月只有1000,下个月亏了5000,那么即便第三个月我们获得了34000的工资——加在一起依然是3个月3万——但是相比于第一种每个月都有1万收益的情况,我们大部分人都会偏爱前者那种更加稳定的收益模式的。
但现实情况却是,即便你遇到的是第二种不稳定的情况,也已经是你在现实中所能遇到的最好的结果了。而大部分冲进市场里的投资者们,却总是想要得到第一种结果,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贪欲在作祟!贪欲另我们痛苦。
此时,你会想要责怪市场的不稳定性吗?或者说是因为存在其他聪明、狡诈的竞争者,才导致了你不稳定的投资结果吗?显然,那个最应该把责任背起来的人,正是你自己!
不过追求稳定性这个贪欲却是我们人类长久以来的演化过程和其间的需要促成的。因为种庄稼的收成相对更可见和更稳定,所以我们从不稳定的打猎和采摘模式,慢慢过渡到了农耕模式;因为工业化方式更加高效,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更稳定的结果,所以我们又从农耕模式,慢慢过渡到了工业化生产模式;直到我们现在的信息社会,以及后来很可能会出现的人工智能社会。
也就是说,追求稳定性、确定性的需求,是根深蒂固地烙印在我们的基因当中的。而那些缺乏此种需求的同伴们,在过去数万年的时光里,估计已经被淘汰殆尽了。所以不论是你、我还是他,我们其实在这方面都没有什么差别,大家都一样的。这就是我们的人性之一,而且可以说是那个影响我们投资绩效最主要的那个人性了。
而且你知道吗?即便我们获得了一个持续稳定的投资结果,比如就像上面假设的第一种情况,我们每个月可以稳定地获得1万元的投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依然会被我们的贪欲所影响,只不过这个时候我们追求的不再是稳定性和确定性了,而是会去追求更多和更刺激。
并且这个对更多和更刺激的追求,是在之前稳定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也就是说,首先要保证每个月有个1万收入,然后在此基础上,最好是每个月还能逐渐再多一些。比如1月是1万的话,最好2月是1.5万,然后3月是2万,4月是3万……以此类推。我这么说,有没有戳中你的心坎儿?
2、追求稳定性会带来巨大的风险
那我们又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你想要获得更多的收益,那么你就必须承担更多的风险。比如你为了1个月赚1万,你承担了5000的风险,那么你为了能赚到2万,你就必须将5000的风险额度提升到1万才行。
因此,随着你贪欲的增加,你所承担的风险金额也就会越来越大。而且因为市场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即便你的投资方法确实很牛逼,但它也会在某个时刻遭遇到市场沉重的打击,甚至是暴击。在这个时候,如果你承担的风险过大,那么你必将会经受过去从没有经受过的巨大亏损。
而这样的损失发生时,譬如,你当时承担了2万的风险,然后市场让它变成了现实当中的实际亏损。面对想要盈利4万的期待转瞬间变为了2万的亏损。你的内心会作何感想?我想你的大脑里首先会冒出来的念头就会是,我要马上、赶快把这2万的亏损全给弥补回来。
接下来你将面对的情景大概率会是,更加频繁地承担更多的风险,甚至会直接偏离你的投资方法——尽管它过去让你成功了许多次。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你的账户资金很可能就会面临迅速的、大面积的回撤。
如果此时你进行一下行为上的对比就会发现,最开始之所以你的收益很稳定,那是因为那个时候你基本上处于一种老子说的“无为”的状态。你把一切的决定权交给符合了道的投资系统,一切的“为”都是系统的“为”,而你只需要执行就好了,也就是处于一种不造作的状态。
但是当你开始追求更加稳定,开始追求稳定之上的更多和更刺激时,你就会偏离你“道”,也就不会时刻遵守之前令你很成功的那套东西了。于是,你开始妄想和造作。你承担的风险超过了你的能力边界,你操作的频率也超过了系统能够承载的上限。于是,对于你来说的那个灾难也就很快降临了。
而我们刚才又说了,追求稳定性的欲望是我们根深蒂固的人性,那么如果它无法被克服或者得到有效释放,我们在投资上不是永远也没有累积财富的可能了吗?因为一旦我们的欲望不可避免的再次出现,我们的财富就会跟随着它不可避免地消失不见。
别沮丧,有方法的。在老子《道德经》的第三十七章。也就是《道经》的最后一章中,老子给出了解决方法,他是这样说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这段话的意思翻译过来是这样的:道永远是顺应自然的,好像是无所作为,实际上又是无所不为的。侯王如果能够持守它,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自生自长而产生贪欲时,我就要用“道”的真朴来镇服它。用“道”的真朴来镇服它,万事万物就没有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地就会安定了。
3、十条返璞归真的投资定心法则
道的真朴就是那个能够镇服贪欲的利器。在投资里,什么又是“真”和“朴”呢?就是那些纯粹而又简明无误的规则。
如果只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我认为那就是“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这句话虽然被我算作是投资的第一性原理,也就是我所认为的投资的“道”,但是对于很多缺乏相关认知和体验的朋友们来说,这个概括可能太过于简明扼要了。虽然它很真实,又朴素,但并不利于你的理解。我想可能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老子才用了5000多字来解释“道”。
我最近阅读的本·卡尔森写的《投资者的心灵修炼》一书中,我发现与作者诸多的共鸣处。而且他的认知和建议就体现出了异常的真实和朴素,非常适合咱们今天的主题,所以我就将他这本书最后给出的10条投资建议分享给你,以便你可以从这些更加落地的建议当中,感受到投资最朴素的道和真理。
第一条:少即是多。
简单投资计划的魅力,在于你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还能实现投资目标。没有附加意义的财富毫无价值。
第二条:聚焦你能控制的因素。
你要记住,绝大多数因素你完全无法控制。因此只聚焦那些你能控制的因素,建构合理的资产配置方案,理解你的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是降低或减轻那些折磨无数投资者,并在错误的时间产生致命错误的负面情绪影响的最佳方式之一。
第三条:最佳投资流程指你愿意且能够跨越市场周期而坚守的投资方式。
如果不能跨越诸多不同的市场与经济环境而坚守,你采取何种策略实际上并不重要。所有人都得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第四条:情商及对行为偏差的理解,远比智商更为重要。
如果没有良好的性情,缺乏常识,不能理解自己及人性,讨论任何复杂的问题都毫无意义。
第五条:你肯定不会是下一个大卫·史文森,但没有关系。
非凡的投资业绩只属于世界上占比很小的伟大投资群体,他们中的多数人有一些你永远无法模仿的优势。放弃这一白日梦,是成为较优秀投资者的第一步。
第六条:选股更加感性,但是资产配置对你的总体投资绩效与风险承受能力重要得多。
资产配置虽然不一定完美,但是如果投资者愿意长期坚守,跨越较长时期的多元化资产配置方法,会给投资者带来更高的成功概率。
第七条:慢慢变富,千万别急。
在你的投资计划中,储蓄应当是压倒一切的最优先事项。作为投资者,时间套利是你拥有的最大优势之一。不要轻视这一点,长期收益是唯一重要的关键问题。
第八条:如果不偶尔输钱,你不要想在股市赚钱。
如果你不能承受损失,则应当将更多资金配置到低波动性的资产。但是如果你持有风险规避型的资产组合,为实现财务目标,你需要储蓄更多。
第九条:金融行业普遍缺乏简单、纪律、耐心及着眼长期等特征。
采取长期投资策略而不是短期投机,将提高你长期成功的可能性。风险管理应当总是优先于追求短期业绩。控制资产组合风险的最优方式之一,是准确理解你持有哪些资产与持有的理由。
第十条:如果没有附加价值,财富什么都不是。
只有当你运用财富能提高生活的幸福度和满足度时,财富才有意义。如果你能够把卡尔森的这十条真实朴素的投资建议执行起来,落到实处,那么慢慢地也许你就能够感受到投资之道了。像“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这个投资的第一性原理,也就会被你慢慢地理解和运用出来,并融汇到你投资事业的每一个角落里了。
此时,你很可能就能体会到老子所说——“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的感觉了。这个时候,你才会有非常真实的稳定感,因为它是由你的内心透射出来的稳定,而不仅仅是投资结果上直接反映出来的虚假的稳定。
这个时候,你会着眼长期的问题,而短期的不稳定反而成为了引导你发现长期稳定的契机!你不仅不会讨厌短期的波动,甚至还会感谢它们,感谢它们给了你致富的机会!
【精读道德经】为什么只有傻瓜才能赚到钱?
1、不凋花基金,居然凋落了?
如果你聪颖过人,毕业于美国名校数学系,参加工作后立马展现出了良好的交易直觉和技巧,并且通过你的能力为你所在的公司赚到了大笔的利润。此时,你觉得自己未来的事业是否将会一帆风顺呢?
我想大部分人可能都会觉得,一个如此聪明并展现出才华的人,未来的财富之路怎么可能会不顺利呢?那咱们就来看一看这样的人后来如何了。
这就要说到著名的对冲基金失——不凋花基金——的失败案例了。
2005年的夏天,当时美国夏天的天气比以往凉爽很多,所以之前预备用于发电降温的天然气需求下降,导致库存积压。要知道,天然气不比石油,它在常温下是气态的,远距离运输比较麻烦,所以价格严重依赖本地的需求。只要库存一积压,当地的天然气价格很快就会降下来了。但是你要知道,天然气的总体需求还是挺稳定的,尤其是一到冬天,大家都要取暖,这会导致需求回升,价格自然也就回升了。
当时,一个叫布莱恩·亨特的明星交易员就发现了这个机会。亨特毕业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他主修的是数学。2001年,他移民美国,加入了德意志银行担任天然气交易员。在加盟德银的第一年,他就为公司拿下了1700万美元的盈利,第二年再度为公司创造5200万美元的盈利,第三年更直接成为了德银天然气市场的交易主管。
2005年,刚加入不凋花基金不久的他,很想在新公司立下一个更大的战功。于是亨特开始大量买入价格非常便宜的天然气期权,而且他在研究了美国历史上气温和天然气价格的变动规律之后,买入了行权价格很高的期权——简单来说就是,他根据大量历史数据做出判断:天然气价格不仅会回升,而且还会大涨。
如果价格真的大涨了,那么他手里这些期权就会很值钱。结果那年8月,幸运女神真的降临了。2005年8月25号的晚上,美国发生了一次历史级别的大型飓风:卡特里娜(Katrina)飓风。当时飓风席卷了整个美国,很多地方受灾都很严重,自然灾害也影响到了天然气的生产。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天然气价格就翻了两倍多,加上亨特使用了大量的杠杆,他的交易在这次波动中获得了巨额回报。
而亨特的这笔交易,也将整个不凋花基金的业绩扭亏为盈了,基金那年的回报达到了15%。
这么好的成绩自然吸引到了更多的资金进入,而且不夸张地说,亨特简直成了整个公司的救世主。经此一役,31岁的亨特成为了不凋花的绝对核心,拿到了超过7500万美元的奖金,甚至被允许自由操控仓位,但是不凋花也因此越来越依赖于纯粹的能源投机。
不凋花内部对亨特的约束也越来越少,他甚至把办公室搬离了格林威治总部,迁回了自己的家乡——加拿大。在这里,公司总部的风控团队根本就无法实时查看他的仓位,对他的交易更是鞭长莫及。
2006年1月,老天又给了亨特一个“赚钱的机会”。那年是个历史级别的暖冬,美国天然气的整体需求下降,带来的结果就是价格走低。当时亨特再次进行了判断:他认为下一个冬天不会再这么暖和了,天然气需求会很旺盛,价格一定会回升。
于是他开始仿效之前的交易逻辑:做空近期天然气合约,做多远期天然气合约——也就是他短期内不看好天然气的价格,但是他认为天然气的长期价格会涨回来的。当然,他这时候已经不满足于小打小闹了,而是投入了巨资。
亨特投资了多少钱呢?据说当时某个月纽约商品交易所里70%的天然气空头仓位都是亨特一个人的。那么亨特这次交易成功了么?在2006年的前几个月时间里,亨特的交易完全正确,他又为公司赚了20亿美元。
如果这次再成功,亨特就不是一战成名,而是两战封神了。然而到了8月,黑天鹅事件再次发生了。由于有新的大量资金入局做空天然气,之前亨特研究出来的规律突然失效,天然气期货合约的走势变成了短期走高而长期下降,这和亨特短期做空,长期做多的交易逻辑正好是相反的。结果他这次出现了巨额的亏损。
据说当时,两周前基金的市场负责人还在和投资者夸耀说,那年他们可以盈利25%左右。结果没想到,饭吃完没两个礼拜,整个90亿美元规模的基金,已经亏损30亿美元了。
对于绝大多数交易员来讲,这时候最理性的方式就是及时止损。于是老板和亨特通了话,商量处理对策。但是通话之后,亨特不但没有减仓止损,还说服老板又投了更多的资金进场。
结果一个多月之后,整只基金的亏损达到了60亿美元——直接跌没了70%。这时候,再厉害的交易员也回天乏术了。基金只好关门大吉。亨特也从之前的华尔街明星,变成了载入史册的失败者。
2、以迂为直,乃为正道
亨特失败的原因,我们可以通过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六章的内容窥得一见,他是这样说的:“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这段话的意思是,想要收缩它,必先使其扩张;想要削弱它,必先使其坚强;想要废弃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是虽然微妙但却又很显明的道理。柔弱一定是会战胜刚强的。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池渊,否则必死。国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轻易用来吓唬他人,否则将会失效。
如果我们再对其精炼一下,那就是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是治国的根本,如果不以柔弱为根本去治理国家,那么国家必将灭亡。像权谋、刑罚,这些凶利的东西是不能够施加于人民的。
道的本质是负反馈,是物极必反,是否极泰来。所以如果你想要让对方如何,那么往往最有效的方式并不是一直顺着自己一帆风顺的道路走下去,而是要经常做反其道而行之的决定。而且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达成目的只能采用迂回的手段,否则我们永远都无法实现它。
比如《孙子兵法·军争篇》里面就有这么一段话:“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这段的重点是“以迂为直”,它的意思翻译过来是这样的:争取先机之利最为难办的是,如何把遥远的弯路变成直道,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采取迂回的途径,以小利引诱敌人,出发在敌人之后,却可以先敌人到达,这便是懂得变迂为直谋略的人。
比如流落荒岛的鲁滨逊·克鲁索,假设他在捕鱼的时候,用鱼叉1天可以叉到5条鱼,但如若1天只叉3条鱼,而剩下的本来用来插另外2条鱼的时间进行织网和造船的工作。那么虽然他会因此也许长达2-3个月每天都吃不饱,但之后他使用船和网来捕鱼的效率就会奇高。
反之,如果他不做任何迂回,那么这个更高效更有生产力的路径是不可能自动出现的。鲁滨逊能够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他的时间偏好不高,他不会被两条鱼的小利诱惑,而错过未来每天几十条,甚至上百条鱼的成果。
在投资中,那些有了利润就马上赶紧平仓走人的人,其实都是类似的被市场诱之以利,进而增高了自己时间偏好的人。这个时候,市场想要收缩你的账户,就会先让你的账户资金扩充起来;想要削弱你的投资能力,就会先让你觉得自己很强大;想要废止你今后的交易信心,就会先把你给捧起来;想要夺取你全部的账户资金,就会先以小小的利润来诱惑你。
所以现在再来看文章开头说的不凋花基金,有人也许会说它的问题出在高杠杆上,也有人可能会说不凋花的问题在于遇上了超过6西格玛的黑天鹅事件。这些说法虽然也都有相应的道理。但是这家公司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他们过度依赖某一个明星交易员,而这位交易员又过度依赖于他自己的某一个交易策略了。
亨特光看到了市场给予他的巨大的盈利可能,而没有看到这很有可能只是市场为了调大鱼而设置的一个圈套。我们遵循一个方法越成功,对一个人越信任,那么我们对这个人和他的方法就会越加追捧和使用。与此同时,巨大的成功也让使用这些方法的人,对自己的方法信心百倍。考虑到过度自信是我们众多心理偏差中最严重的一个。那么成功带来的信心爆棚和路径依赖,就会让我们很难在适当的时机转变轨道。最终,在这条路走到尽头之后,我们势必将会跌落悬崖。尤其考虑到,你走的越顺,你附带的东西可能就越多,那么当你彻底坠崖后,你的损失也就越大。
3、做到“柔弱胜刚强”的两个方案
那我们具体要怎么做呢?其实在这篇老子的原文中就直接给出了两个解决方案:
第一,柔弱胜刚强从上面的内容我们知道,如果一件事情发展到了极致,往往就会走向它的另一面。那么解决的方法也就很简单了,在它还没有发展到极致水平之前,我们自己首先主动去收缩、去削弱、去废止。那么当你带着觉察,反向去做的时候,也就是走上了迂回的路线,那么你自然就会在道的指引下,得到有利的结果了。
就像咱们上面说的孙子兵法中的“以迂为直”和克鲁索的例子,皆是如此。但是这样做是很反人性的,因为你要与大多数人背道而驰,而且在前期,你的成果往往是落后于大多数人的。“落后”和“逆向”两个因素,足以让我们望而却步了。
不过,虽然在一开始,也许你还做不到,但是如果你认同老子所说的,并且在每日的交易过程中,有意识地不断地去训练自己,训练自己不直奔目标而去,而是多使用一些迂回的战术——比如止损策略。那么长此以往,你会取得之前的你完全望尘莫及的结果。
第二,利器不可以示人其实这里并不是说你的方法和策略不可以给别人展示,以防止暴露自己的核心机密。而是说,我们不可以向别人炫耀我们的利器,并以此来威逼和利诱别人。
这是因为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就又回到了前面的死循环里,我们会重新开始依赖我们过往的成功路径,我们的自信心也会爆棚。不然的话,你为何会那么想要向别人炫耀和展示它呢?
有句真理说,“每一个模型都是错误的”。我们的每一个交易系统也都是不完美的,都是需要在未来不断基于新的情景和认知来更新迭代的。如果你在一开始就固步自封,并且想进一步榨取你系统的潜力,让它更加地高效。那么很可能,你就落入了想要以刚强胜刚强的泥沼之中了。
这个时候,因为你没有曾经后退过,所以对你来说,只有向前这一条路。于是,你的选择权将越来越少,最终把自己逼入注定覆灭的死胡同里。这是我们都不想看到的局面,对吧?
所以,对于第二点,你要注意的是,你需要时刻以谦卑的态度来应对市场,永远将自己看成是一个傻瓜。但是一个傻瓜为什么能赚到钱呢?
因为物极必反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