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米快速跑》说课稿
(2013-04-30 15:26:47)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实录和设计 |
《50米快速跑》说课稿
一、课的设计: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已经发展到一个关键的阶段。新的《课程标准》已全面推行。本课教学以新课标为依据,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教材为依据,以团结协作、竞争欢乐为主题,以游戏练习为主线,选用“一材多用”、“大容量、高密度、小强度”的教学模式,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教材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激励的手段,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学生充分感受体育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探讨,互相合作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根据水平二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力求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能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掌握运动技能,从而提高全面的身体素质。50米快速跑是水平二的教学内容之一。它在人们日常生活、劳动、体育活动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也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自然活动能力。一个正常的学生不用教,其自身已经具有一定跑的能力和实践经验。把50米快速跑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因为通过反复练习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强身健体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技巧是小学三至四年级体育教学的主要教材内容之一,比一二年级滚动与滚翻教材提高了动作的难度。四年级学生是柔韧和灵敏素质发展的敏感时期,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但感知事物直接视听和形象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思维方式和认知事物往往离不开具体形象事物。学生对动作的模仿能力较强,且好奇、好学。教学内容从创设情境开始,过渡到单个的起跑动作,然后上升为适合学生实际难度的快速跑组合动作。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直观示范法,多种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教学内容:
1.教材:技巧——50米快速跑
2.游戏:网鱼
四、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前滚翻的技能,渗透三个领域的目标。
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通过学生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50米快速跑的基本技术,并提高奔跑能力。
3.培养学生的群体责任感,提高合作、竞争的意识和能力,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运动负荷目标:预计练习密度在40-45%左右,平均心率130-140次/分。
五、教学准备:
画有跑道的操场
六、学练过程设计
本课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分散与集中,友伴分组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师的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尝试练习为主.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体育运功的愉悦,并能很好地掌握运动技能技巧。
1.课堂常规:培养良好的教学常规。
2.准备活动:教师创设参加运动会的情景,让学生想象在游览过程中所见动物的走与跳,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
3.复习跑步的起跑姿势,让学生深刻理解50米跑的起跑动作要领。
4.学生自主体验尝试50米跑的起跑动作.互相探讨动作。
5. 学生大胆展示动作,学生评价。
6.教师评价表扬,讲解动作要领,示范动作。
7.学生分组练习50米跑的起跑和冲刺动作,互帮互助练习。
8.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语言表扬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勇敢尝试。
9. 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
10.集体练习50米起跑和冲刺。
11.小组进行50米接力赛。
12.教师组织游戏网鱼。
13.放松舞蹈:在优美的旋律伴奏下,师生共舞,动作优美舒展,身心得到充分放松。
14.学生自评,教师评价,表彰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