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婚姻:女娲和伏羲

(2020-02-13 22:11:33)
标签:

女娲

伏羲

人祖山

第一讲 婚史:曾经沧海难为水

---人类婚姻制度的演变(二)

 

 

【续前】

 

(2)血族婚

血族婚是人类婚姻史上第二种婚姻制度,也叫“班辈婚”或“兄妹婚”,它通行于新石器时代初期,距今约10000年。

血族婚排斥氏族内部亲(父母)子(子女)之间的婚配,只允许同辈男女(兄妹或姐弟)互相婚配。这就是说,在氏族内部,同辈男女,既是兄妹(或姐弟),又是夫妻。恩格斯说:“在这里,婚姻集团是按辈份来划分的,在家族范围以内的所有祖父与祖母,都互为夫妻;他们的子女,即父亲和母亲,也是如此;同样的,后者的子女,构成第三个共同夫妻圈子。”

 

我国古代神话中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即关于伏羲、女娲的传说。伏羲、女娲本是兄妹,在人类遭遇灭顶之灾后,世界上只剩下他们兄妹二人。为了延续人类种族,兄妹二人不得不结为夫妻。


[转载]《中国婚姻文化讲座》之第一:第一讲 <wbr><wbr>婚史:曾经沧海难为水    [转载]《中国婚姻文化讲座》之第一:第一讲 <wbr><wbr>婚史:曾经沧海难为水

            人类始祖:伏羲和女娲既是兄妹又是夫妻


这一神话故事在唐代李冗的《独异志》里有着完整的描述: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伏羲、女娲兄妹二人,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以自羞耻。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妹以扇蔽面。”我想,故事中的女娲“以扇蔽面”,可能是后人的想象吧。后人觉得伏羲、女娲本来是兄妹,如今要结为夫妻,妹妹女娲一定会感到害羞的!?


伏羲、女娲的兄妹婚,在河南南阳汉代画像石中也有所反映。画像中的伏羲、女娲皆“人首蛇身,两尾相交”。“两尾相交”是夫妻的象征;“人首蛇身”是“龙图腾”的标志。


             [转载]《中国婚姻文化讲座》之第一:第一讲 <wbr><wbr>婚史:曾经沧海难为水
               画像中的伏羲、女娲皆“人首蛇身,两尾相交”


南阳的东汉梁武祠的石室里,还有这样一幅画像:伏羲、女娲两尾相交;两人上方,尚有两小儿,也是两尾相交,这两小儿应该是伏羲、女娲的后代。这形象地反映了血族婚的特征:同辈通婚,共妻共夫。


       [转载]《中国婚姻文化讲座》之第一:第一讲 <wbr><wbr>婚史:曾经沧海难为水

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就是:在山东省沂南县北寨村汉墓中,墓门东侧的支柱顶上,有一幅燧人氏、伏羲、女娲三人合抱图。根据古代传说,燧人氏是伏羲、女娲的父辈。对之,学者郑慧生先生认为,这幅图画恰好反映了原始群婚上下无序的特征。

可是,在山东省费县南武阳东厥的画像石上,则变成燧人氏端坐中间,两手扶着伏羲、女娲(在南阳的画像石中,有画作伏羲、女娲二人站在燧人氏的肩膀上的画像)。由之看来,这时的燧人氏已经主动退出,只玉成伏羲、女娲兄妹二人,自己不再介入了。这证明我国广为流传的伏羲、女娲的故事,应该产生原始群婚向血族婚的过渡阶段。

[转载]《中国婚姻文化讲座》之第一:第一讲 <wbr><wbr>婚史:曾经沧海难为水

             伏羲、女娲的故事应该产生原始群婚向血族婚的过渡阶段


血族婚通行于母系氏族社会。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在氏族中占有统治地位,享有无尚的尊荣。这不但突出了女性在养育人类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也导致了我国“姓氏”的起源。

“姓”是一种族号,而“氏”则是姓的分支;“姓”是不能变的,而“氏”则可以自立。汉字中的“姓”字从“女”从“生”,这就有力的证明了“姓”起源于母系社会。

    

  汉人班固认为“姓”有三个作用,一是“纪世别类”,二是“别婚姻”,三是“崇恩爱,厚亲亲”。三个作用中,第一、二项都与婚姻制度有关:第一项排斥了亲子通婚(纪世别类),第二项则进一步排斥了同姓部族中兄弟姐妹间的通婚(别婚姻)关于这一点,将在下面的“亚血族婚”中予以详细论述。


               [转载]《中国婚姻文化讲座》之第一:第一讲 <wbr><wbr>婚史:曾经沧海难为水

                在新疆出土画像中的伏羲和女娲

随着社会的进步,血族婚很自然地依次让位于亚血族婚、对偶婚和一夫一妻制的婚姻。但是,在人们的“语言”中,却仍然保留着血族婚的“影子”,那就是:夫妻和情侣以“兄妹(或姐弟)”相称。这里,让我们“戏说”一首歌来作为证明。

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情歌,歌名叫《婚誓》。歌词的第二段是:“阿哥阿妹情义深,好像芭蕉一条根。阿哥好似芭蕉叶,阿妹就是芭蕉心。”一对“情侣”(发展下去就是夫妻)以兄妹相称,原因是“同根同族”(一条根);阿哥是“叶”,阿妹是“心”,“叶”生就的是要“心(主径)”的。所以,阿哥就应该围绕阿妹来,这不是形象地再现了往昔女子的尊荣地位吗?


         [转载]《中国婚姻文化讲座》之第一:第一讲 <wbr><wbr>婚史:曾经沧海难为水

当然,我这里将歌曲《婚誓》中的第二段作这样的解释,肯定是胡说八道!但愿歌曲的词作者不要生气,不要较真。如今不是风行“别传”和“演义”吗?我这里只是对歌曲《婚誓》添加了一点点的“戏说”而已。随手拈来,目的是消除大家的“审美疲劳”,这也是我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学来的

《百家讲坛》的风格我认为很好,比经院式的“坐而论道”其效果要好上百倍。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不是早就对他的学生说过:“以吾一日长乎尔,勿吾以也!”还是放松一点的好。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